买菜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uan2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持续二十多天的秋雨总算停了。周六吃过早饭,爸爸欣然提议:“今天去喜神坝买菜。”我不解地问:“买菜不去菜市场,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爸爸认真地说:“因为喜神坝地处偏远山区,卖的菜和城市里的不一样。”我仍然觉得困惑:这菜还能有什么不一样呢?
  喜神坝位于米仓山腹地川陕交界处,是南郑县较偏远的一个集镇。约莫一个小时,我们抵达目的地。这里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店铺摊位鳞次栉比,南来北往热闹非凡。这里的许多商品和城里超市的大不一样,没有精美的包装,没有广告,也没有精明刁蛮的讨价还价。
  在集镇上逛着、寻觅着,在每个摊点、每个背篓、每个袋子里寻找我们需要的东西。忽然,我被前面的三个口袋吸引住了,妈妈说:“这是野生猕猴桃。”走到跟前仔细一看,个头小,毛茸茸的,和超市里的猕猴桃比差远了。旁边坐着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操着当地方言介绍着:“这是天然的、野生的,是我们昨天刚从山林里采摘的。”说话问,她双手从袋子里摸出两个熟透的猕猴桃:“你们尝一下,味道好得很。”爸爸告诉我:“这可是好东西呀,纯天然的,吃着放心。超市里卖的都是人工种植的。”我接过一个剥好的猕猴桃,果肉青青绿绿的,果汁晶莹剔透,我一口就吸进嘴里,清新香甜,味道好极了,跟以前吃过的大猕猴桃完全是两种口感。我们果断决定,三袋子的猕猴桃全部买下来。往前走十来步,我们在一位老爷爷的摊子前停下来,眼前是一堆个头不大、颜色不一的萝卜,我说:“这萝卜怎么这么小呀?”爸爸说:“山区海拔比较高,生长周期长,又不用化肥,所以萝卜的个头会小一些,但吃着放心。”妈妈接过一个塑料袋,很快装了半袋子萝卜,一边递给老爷爷称分量,一边说:“城区周边海拔较低,萝卜生长周期短,还过度追求产量,要施大量化肥。”我们拿着萝卜刚要走,爸爸的目光又停留在萝卜旁边的一小堆怪东西上,还动手翻看起来。那东西长相怪异:长条形、弯弯曲曲、扁细不均,上面还长着根须。爸爸见我满脸疑惑,就说:“这是野生山药,你还没见过吧。”我不解地问:“山药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爸爸进一步解释:“这是野生山药,在地下生长遇到石头阻挡时,它就会随弯就拐,穿缝钻隙,所以长得七扭八歪,极不规则,这可是聚集天地精华的好东西呀。”爸爸兴奋地将一小堆野生山药全部买下,装进了塑料袋。随后,我们来到一个卖肉的摊位前,认真辨别挂在眼前的几大块猪肉。卖肉的大叔说:“我卖的猪都是老百姓用粮食和猪草喂养的。”爸爸问:“这样的猪养多久才能长大?”大叔回答:“我们这儿的老百姓养猪一般要喂一年半左右才能出槽屠宰。”我诧异地问妈妈:“猪长大需要那么长时间吗?不是三四个月就长大了吗?”妈妈忙说:“自然生长的猪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长大,养殖场为了追求产量和效益,就在饲料中加入了激素、瘦肉精、生长素等各种各样的添加剂,猪三四个月就能长大……”经过一番挑選,我们买了一块肥瘦相问的猪肉。
  通过媒体,不时能看到因滥用农药化肥而危害健康的报道,去山里买菜的经历,让我明白了爸妈的良苦用心。下午回到家,全家人兴高采烈地享用着猕猴桃、萝卜、山药、白菜、猪肉这些普普通通的食物,之所以能够满心欢喜地享用,只是因为——放心。
  民以食为天。如果面对维系我们生存的粮食、蔬菜、猪肉、水果,我们都不能拥有一份“放心”,天下苍生,如何能够安心?
  佳作点评
  我们的很多生活经历都可以作为作文素材,而这位小作者独具慧眼,将周末与家人外出购买“放心菜”的过程娓娓道来。文章内容真实生动、鲜活有趣,同时,这类购物行为也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消费心理,在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的今天,人们崇尚各类天然食品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不过,许多专家指出,天然食品不等于安全、卫生的绿色食品,有些天然食品中也含有一些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成分,“天然的就是安全的”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李新)
其他文献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  读了某部作品或某段文字之后,心中产生某种感想,通过文字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写好读后感,内容上要把握好四个方面:引(概述所读作品内容)、议(对作品内容发表观点)、联(谈谈作品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结(总结全文,升华观点),“引”是全文的引子,行文应简明扼要;“议”“联”是主体,“结”是对所读作品的感想的概括,这四个方面的次序、详略及取舍可灵活处理,但后三者是
01   那天周五,是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那晚几个好友聚会,回家已是半夜。低头开门时,猛然见到一条巨大的鱼头赫然躺于门口,仔细看,是一条鲅鱼头。   嗯?哪来的?正疑惑,背后“喵”的一声。大粗嗓子。一回头,是经常潜伏在连廊外的一只大白猫。接着它又冲我“喵”了一声,转身跳入园子,夜幕里远远地看着我。   常来我家的猫不下十只,白猫起码有四只,夜黑看不清是哪个,都是大粗嗓子。突然明白了,鱼头是那
懒蚂蚁的作用 程刚  蚂蚁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是相当勤劳的,它们群居生活,不停地寻找、搬运食物。可在蚁群中,也有个别的蚂蚁什么活儿也不干,每天都在晃晃悠悠混日子,这种蚂蚁被科学家称为懒蚂蚁。  按理说,任何一个群体,如果大家都是勤勤恳恳干活儿的话,那么这个懒惰者很快会被清理出群,因为,大家都不希望有“吃白饭”的。  可在现实情况中,所有蚂蚁群落中的懒蚂蚁,恰恰生活得非常好,其他勤劳的蚂蚁对它们也非常
題目  生活中,我们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脚步匆匆。因为脚步匆匆,我们与许多美好擦肩而过。放慢脚步,你能听到花开花落的声音;放慢脚步,你能发现平凡生活中那爱的可贵;放慢脚步,你能反思人生中的种种缺失……  请你以“有时,应该放慢脚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题解  放慢脚步,表面上是说放慢走路的步伐,实际上更多指放松平时紧张的心态。很多人的生活总是忙忙碌碌的,总
不少人出于新奇,喜欢自己在家泡果酒,想泡什么泡什么,想怎么泡就怎么泡。其实,泡果酒也有很多讲究。   泡点水果酒是很好,特别是樱桃酒、杨梅酒、拐枣酒,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但也不是所有水果都能泡,水分越多的果子越不适合做泡酒。此外,很多植物根茎的成分比较复杂,特别是一些生物碱类的物质,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严重会中毒。比如,在酒里面加附子(一种中药),就比较危险。而且,很多成分并不溶于酒精,比如桑葚泡
我们奋力前行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自己。  ———电影《熔炉》  人们总说我们要适应环境,要改变自己。的确,渺小的个人几乎没有可能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尽力不让环境改变自己。韩国电影《熔炉》揭露了当时社会最黑暗的一面,多少人曾被伤害,多少人在黑暗中消亡。如果不是这部电影,我不知道还有多少孩子会在这样的环境里被毁掉一生。还好,还有人在努力抗争,在和环境斗争。他们没有迷失自己,没有被环境
老家的屋后有一方小小的院落,小院左边伫立着一棵老槐树,不知它是何年栽种的,但从我记事起,任凭春日蔷薇挑衅,夏日爬山虎侵犯,秋日寒风吹打,冬日大雪压迫,它始终傲然挺立着。  小院和老槐树就如两位看破红尘的老人,任外界风云变幻,我自岿然不动,不急不躁。去年年初,它们终于迎来了一些改变———爷爷奶奶决定重修老屋。老屋的重建,为爷爷奶奶原本平淡的生活带来了些许生气。作为“总工程师”的他们俩,仿佛年轻的后生
【民歌·下】  C小调2/4拍  旋律进行得缓慢而坚定,传递着忧伤,也传达着信念。变革总是沉重而痛苦的,但是流浪者们哪,别灰心,你们将看到一束光,指引你们通向未知但充满希望的道路。  早上睁开眼时,阳光已洒满屋子。我已经很久没这样舒坦地睡过觉了!  也许因为昨天那位大排档老板的话,也许因为父母在电话里那番鼓励的话,我的心情好极了,整个人放松地躺在床上,懒洋洋地感受着被阳光包围的温暖和惬意。昨天在外
被冷落在记忆里的,还有一架陈旧的木制纺车。  三十年前,当我即将远行时,最后一次端详了它沧桑的面容。这架纺车在耳房里被挤压在重物之下,几乎要散架,但它用单薄的身躯顽强地支撑着,好像不肯退出乡村生活的舞台。但是,作为农业文明的象征,纺车已经走完了它平凡的旅程。闲置在耳房里的纺车就像退役的士兵,它悠悠鸣唱,被无情地封杀在时光的尘埃里。  這架纺车是母亲出嫁时姥姥送给她的嫁妆,它自然成了两代女性心目中的
走进草堂,像是闯进了一千多年前一位落魄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中,又像是步入了后来人的景仰之中。这座在诗人笔下被描摹过多次的落魄寒酸的草屋被安置在一片气派的园林中最重要的位置,嵌在后来兴建的各式庭院走廊中,一旁点缀着几株松树、几丛茅草。乍一看,只觉得突兀碍眼,仿佛是哪个粗心的工匠有意画龙点睛,却弄巧成拙,反倒破坏了这一片好风景。  我在繁华的园林穿梭,穿过人来人往的走廊,走过长着青苔的石板路,一路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