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修辞对比与翻译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fe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方法,但由于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不同,二者在修辞手法上也存在着差异。本文借助大量实例对英汉修辞进行对比分析,接着探讨了英汉修辞翻译的方法。
  【关键词】英汉修辞;对比;翻译
  【作者简介】苗勤,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一、引言
  修辞是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语言的表达效果具有独特的作用。修辞的使用可以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活泼优美、新颖独特,加强语言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是提高表达效果的语言艺术。
  二、英汉修辞的差异性
  首先,从语言及文字形式角度看,英语是表音文字,是由26个字母构成的,属于印欧语系;汉语是表意文字,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汉藏语系。其次,从词汇及读音角度看,英语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重音语言,注重简洁和理性,反对文字堆砌,即使同一个词重音位置不同,这个单词的词性及词义都会不同,甚至一个词可以有多种意思,因此很难做到词的对称和音韵的齐整。汉语是一种具有严谨的四声系统的声调语言,音、形、义可以统一于字上,结构上易于整齐划一,利于工整对仗。再次,从语言形态学角度看,英语是综合性语言,通过词汇的形态变化表达句子丰富多彩的语言关系和逻辑关系。汉语是分析性语言,词汇基本上无形态变化,主要靠词语、词序及暗含的逻辑关系来表达句子的语言意义。最后,从修辞角度看,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人民有着不同的民族历史、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这两种语言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也会有不同。比如在中国楚汉战争时期,用“四面楚歌”来比喻四面八方到处受敌,陷入了走投无路、孤立无援的境地。而说英语的国家没有这个典故因此没有这个成语。又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狗经常用于含有贬义的词语中,如挂羊头卖狗肉、狗腿子、痛打落水狗、好狗不挡道、狗咬吕洞宾等。而由于西方文化起源于游牧文明,狗在游牧民族的眼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英文中如果说一个人很幸运,就会说He is a lucky dog,但汉语中却很少用“狗”来赞美别人。
  三、英汉语修辞对比
  1.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与甲事物相似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这里对明喻和暗喻这两类进行对比分析。
  (1)明喻。明喻是对甲乙两个事物的相似点进行对比,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解的事物,使语言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更好地传神达意。英语中常用“like,as,as if”等引导,汉语中常用“像,像……一样,似,仿佛,宛若,如同”等引导。明喻的基本形式是:甲(本体)像(喻词)乙(喻体)。
  例1. Air is to man as water is to fish.空气之于人,犹如水之于鱼。
  例2.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分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儿。
  英语中还有很多明喻的成语,如as easy as ABC易如反掌, as long as the hills天长地久, as dull as a goose呆如木鸡等。
  英汉明喻的相同之处是在语言中所起的作用基本相同,使语言描写更形象、解释更具体、说明更透彻。不同之处:比喻习语的差异,汉语比喻成语的形式会更多一些;英汉明喻举行结构的差异,英语明喻的句型结构要多于汉语。
  (2)暗喻。暗喻的使用也是是语言描写更形象、解释更具体、说明更透彻、但是在结构上不用比喻词,而是本体和喻体融合在一起,其比喻的关系隐含在全句中。
  例1. 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
  例2. 当我在人的密林中分不清南北东西,时间是一个陀螺和一根鞭子。——罗洛《我和时间》
  2.夸张。夸张是用夸大的言辞来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对事物特征过分强调,以突出某种思想感情和思想,激发人们的想象,从而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例1. I beg a thousand pardons.千萬请你原谅。
  例2.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
  例3.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相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英汉夸张的相同之处:英汉两种语言的夸张都是运用丰富的想象,通过借助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渲染气氛,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都没有违反质量准则,这种夸大的修辞并不是欺骗,本质上都是符合事实的。二者有共同的语用功能。不同之处:汉语中使用缩小夸张的频率比英语要多,并且英语中没有超前夸张,而汉语中有。比如: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郑直《激战无名川》。另外,英语可以通过构词法,如形容词最高级进行夸张,而汉语中则通过选词用字来进行夸张。
  3.双关。双关是指借助同形异义词或同音异义词,使语言表达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通过双关可以使语言产生幽默、讽刺或诙谐的目的。
  例1. On Sunday they pray for you and on Monday they prey on you.星期日他们为你祷告,星期一他们对你掠夺。
  例2.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例3.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曹雪芹《红楼梦》
  英汉双关都是利用词语的同音或多义构成的,但汉语中的同音异性双关语要比英语多。另外,汉语中有大量的歇后语,英语中则没有。比如: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等。
  4.委婉语。委婉语是指用委婉或温和的词句来表达原本粗鲁、令人不快或使人感到尴尬的的语句,从而有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委婉语的使用主要有避讳、礼貌和掩饰三种功能,能够有效地避免那些粗俗表达可能带来的不满。英语的委婉语可以分为传统委婉语和文体委婉语,汉语委婉语可以分为婉言和曲语。   例1. He has gone off the rails.“发疯了”的委婉说法。
  例2.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英汉委婉语具有相似的功能、相似的语体特征和相似的表现手法。英汉委婉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委婉语的来源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避讳的对象不同、社会文化不同以及等级观念的不同。
  四、英汉修辞翻译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进行英汉修辞翻译时,要尽量保持与原文一样的修辞方式。但由于英汉修辞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就要改变原文的修辞方法,以达到原文的艺术效果,形意融为一体。
  1.直译法。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有相似或相同的修辞,为了尽量体现英语国家的民族、文化、历史等特色,翻译时会尽量保持原有的修辞法,也就是直译法。例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不要问你的祖国能为你做什么,而是要问你能为你的祖国做些什么。
  2.意译法。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有一些修辞我们不便采取直译,这时我们可采用意译法,把原文的修辞舍弃,但将原文的语用目的表达出来,以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例 Every dog has its day. 人人都有得意之时。
  3.注释法。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各民族都有各自的历史典故以及社会习俗,因此在修辞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加注解释才能把原文的内在含义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例Even before they were acquainted, he had admired Osborn in secret. Now he was his valet, his dog, his man Friday.他沒有认识奥斯本之前,已经暗暗佩服他。如今变成了他的听差,他的狗,他的忠仆星期五。注:星期五是《鲁滨孙漂流记》故事中Robinson的忠实奴仆。
  4.变通法。英汉两种语言在很多句子的表达方式上往往难以一一对应,这时就可采取变通的方法,采用汉语中合适的修辞法来进行处理。“变”是手段,“通”是目的,以提高翻译的准确度。例She is the apple of his eyes. 她是他的掌上明珠。
  五、结语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有很多修辞。修辞的使用可以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鲜明突出、加强语言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由于本文作者能力有限及篇幅有限,本文仅选取比喻、夸张、双关、委婉语修辞格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英汉修辞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借鉴和吸收对方的有益部分,丰富本民族的语言,提高本民族语言的交际能力。同时修辞也是翻译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对英汉修辞进行对比分析,灵活运用直译法、意译法、注释法、变通法等翻译方法对修辞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毛荣贵.英译汉技巧新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2]周咏梅.英语修辞要略[M].呼和浩特: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3]罗菁.英汉语篇对比与翻译[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6.
其他文献
最值问题是初中数学中的一类常见的问题,无论是在代数还是在几何中都会出现.它也是各类考试中的热点问题,以其表现形式多样、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综合性强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命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农村各方面建设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就包括农村电力系统,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就是在该环境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本文通
人教版《变量》是一节概念学习课,而概念学习中如何达成三维目标是有较大难度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对于这样的的概念学习课,大部分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中,对于过程与方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和复苏缓慢,中国的经济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压力。从2014年11月到2015年1月份的三个月PMI平均值为49.8,低于50的制造业荣枯线。很多企业都正面临着
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高科技企业数量、规模与日俱增,在社会经济中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地位。在高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很多问题在传统行业当中
媒体作为舆论工具,总是为一定政治利益服务,这是它的政治性,体现着它的社会效益,但同时作为传播媒体它自身又具有特殊的商品属性,这就是它的经济性,体现着它的经济效益。媒体
审计意见的披露对市场评判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合法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审计意见是否恰当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非常关注的难点与热点问题。近年来,有许
媒介形式大浪淘沙式的变革、新技术的迅速普及和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都给一贯强势的电视媒体造成了深入、广泛的冲击。近年来,不仅国内,全国范围内的电视行业都出现了收视率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创新教育,阐述数学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的
【摘要】双关语一般指的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在文学中加入双关语不但可以让语言表达富有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在如今的英美文学中,双关语的应用更是颇为广泛,双关语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同样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也将针对英美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及其翻译进行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英美文学;双关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