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世而独立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zhou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八大山人的鹿图遗世而独立,出落凡尘、并世无双,笔墨浓淡之间将鹿的形态跃于纸上,一反传统的线描勾勒,采用细节刻画描写,形象生动;构图凸显幽处娴雅之性,见得超俗而出众,隐隐透露不与浊世为伍。通过对八大山人鹿图赏析,深刻了解八大山人描绘鹿图寓意,体会八大山人孤独的精神,倾听他内心的独白和晚来的孤寂之情。
  关键词:八大山人;鹿图;遗世独立;孤寂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1626-1705),字雪个,另号个山、人屋、道朗等,明代朱元璋17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在永乐初年,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改封在了南昌,在江西繁衍有八支,其中朱耷属弋阳王支。在《个山小像》题跋中有云:“瀑泉流远故侯家,九叶风高耐岁华。”其中,瀑泉即弋阳王朱多征之号,表明了八大山人是明朝后裔的身份;另有一方印印有“弋阳王孙”,也表明了八大山人是大明宗室的后裔。
  一、八大山人鹿图形成原因
  朱耷的鹿图成就于他的晚年。八大山人人生坎坷不堪,中年先后入佛教、道教,晚年时期还俗,生活较为拮据,靠卖画为生。他的好友叶丹有诗《过八大山人》曾形容八大山人的困境:“一室寐歌处,萧萧满席尘。蓬蒿藏户暗,诗画入禅真。遗世逃名老,残山剩水身。青门旧业在,零落种瓜人”。八大山人自己也嘲讽说“河水一担值三文”,用河水和自己的作品比较,反讽自己作品遭受的不公平。恰逢八大山人的挚交方士琯在自己的宅邸豢养了一些鹿,这些鹿给朱具体实物的参考,使得鹿的神情和形态进入人的视角。这是八大山人画鹿图的实际原因。
  八大山人在人生起伏跌宕时期先后入于佛教和道教。在佛教和道教的文化背景里,鹿均含有美好蕴意。在佛教故事中,鹿是正义、善良、吉祥的化身。众所周知的《九色鹿》故事中,九色鹿是菩萨的化身,救人于溺反而遭恩遭仇报。最后,九色鹿以自己的善行感化了因误听谗言而差一点杀死九色鹿的国王,国王责令“自今已往,若驱逐此鹿者,吾当诛其九族。于是众鹿数千为群,皆来依附。饮食水草,不侵禾稼。风雨时节,五谷丰熟。人无疾病,灾害不生。其世太平运命化去”。鹿在佛教中就显现了善良、吉祥的化身;在道教的文化含义里,鹿是长寿的象征。葛洪,东晋时期的道教学者、著名医生,在《抱朴子》一书中称:“鹿寿千岁,满五百岁则白。”意思是说鹿能活千年以上,从满500岁开始,其色就变白,成为白鹿。传白鹿常与仙人为伍,于是鹿富有了长寿的象征。据说老子就经常乘白鹿出游。八大山人在中年先后入佛教和道教的时候,这些思想在八大山人的绘画中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八大山人的鹿图赏析
  八大山人晚年绘图是他的成熟时期,淡笔浓墨错落有致,绘画意象饱满生动。朱在鹿图的构图上不同于以往的绘画风格,通常与松、椿等含有美好寓意的事物结合。然虽有对买画者祝福之意,也蕴含了八大山人一腔生活的感慨和情思,笔墨成熟、构图简练,其代表作有《松鹿图》《鹿鸟图》《月鹿图》《椿鹿图》等。
  《松鹿图轴》绘制于1701年,晚年时期作品,现故宫博物院藏。作品描绘的远景古松苍老经瘦,以浓墨赋色,加以秃笔皴法,树干古朴有力。树枝的伸展和树皮的刻画显现松树历经风雨、坚韧不拔的精神。古松扎根在峭壁上,似是有条羊肠小道蜿蜒在峭壁。小鹿踟蹰的望着远方,它惊惧的眼神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点,灵动而带着愤懑。小鹿整体以淡墨设色,轮廓以简练线条完成,加之皴法细节描述体貌特征和神态神情,描绘出的小鹿轻灵而又敏感多惊。小鹿举头向上望去,眼神里的忧郁直指人心,不知道它究竟是古树的苍劲和生命力感到惊异还是对前途无路感到伤心欲绝。这个眼神似是八大山人对这个世界的诘问。小路蜿蜒色调由浅入深造就了空间上的深远之境,小鹿的淡墨和古松的浓墨使得整体构图更加层次分明,小鹿的迷茫和苍劲的古树也形成了强烈对比,将八大山人的精神孤寂刻画得淋漓尽致。
  另藏在故宫博物馆的《鹿鸟图轴》其前景是怪石上蜷缩的小鸟,浓墨以身,淡墨以腹,八大山人凭借寥寥数笔将小鸟神态呼之欲出。怪石下的鹿眼神瞪大,整体以淡漠渲染,似是欲与小鸟对话,又似羡慕鸟的自由,鹿与鸟的相遇显示这个世界并不是真正的独我。鸟的视角和鹿的动势体现生活中的交集,茫茫相遇,最终分离。鸟飞进了鹿的视线,鹿驶离了鸟的界域,一切复归平静,飞翔、奔跑、停落,都了落无痕,两者紧密相离,又相互独立。
  八大山人的《月鹿图》构图简明,设色幽淡,意境深远。几笔淡墨勾勒出梅花鹿身上的斑点,脖子右转,脊柱突兀,四肢踟蹰向前,眼睛直直地望向天中的圆月。明月不同以往用直线勾勒的表现手法,以计白当黑的方式皴出想要遮住月光的云彩,点点晕染,留白的明月在天空中散发寂寞的光芒,透露出阵阵凉意,小鹿也深感悲伤。似是月光散发在布局的画面里,但观者所处的空间里不自觉地泛起点点悲凉。环境虽渲染的无言,而无言胜有情,透露出画家本人的浓浓情思,而不仅仅描绘的是鹿的思念。
  现存于南昌的八大山人纪念馆的《椿鹿图轴》描绘的是一只体态轻盈的小鹿,站在一方瘦峭凸起的绝壁上仰望上空,上空椿树枝叶横出,渴笔重墨,枝叶前后穿插谨严,羽状复叶清晰而有质感。树根紧扎在峭壁之中,顽强而倔强,绝处有逢生。顺着小鹿的角度向上看,椿树叶茂枝繁,不知小鹿是要与藏在椿树里的生物对话,还是对绿叶本身的渴望,以致它不惜性命爬上峭壁去寻索它的理想目标,孤独而无畏。
  三、八大山人鹿图的蕴意探析
  鹿在中国传统意义上代表着福禄,与松树、椿树的相配是财富和长寿的象征。在世人的视角里,鹿除了含有“禄”的意蕴之外,其中梅花鹿更代表着梅花榜的意蕴,借梅花鹿图寄托金榜题名、高官厚禄之想。世人多将松鹿图或者梅花鹿图悬挂于大厅,既是美好的祝福,也是无字的勉励,然真韵远在画面之外。八大山人借用鹿图向买画人表达了祝福,也巧妙地在画面中也表达了自己的情绪。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有说:“蒯通对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对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通对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描述的是群雄逐鹿的故事,代表着鹿是王权富贵,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唐朝宰相魏征在《述怀》诗中也提道:“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八大山人是明朝的后裔,是王朝的遗民,是没落的王权家族。在八大山人的鹿图中,含蓄内敛地表现着他遗民的不甘、无奈、愤懑、委屈之情。八大山人在鹿的构图上将鹿布置在中心的位置,醒目直接;描绘鹿的眼睛狰狞无奈,孤寂难解;描写鹿的四肢徘徊不前,茕茕孑立,踽踽独行。其刻画的鹿的形态和神情与朱身为明朝后裔的处境刻画的是多么相似,是多么如出一辙、细致淋漓!
  八大山人一生坎坷,飘零孤寂。曾题诗云:“蕉荫有鹿浮新梦,山静何人读异书”。这是来自“覆蕉寻鹿”的典故,故事出自于《列子·周穆王》。八大山人借典故之意,咏世事无常、叹浮生若梦。其18岁遭遇亡国,为避祸出家为僧,家破人亡,先后入佛教、道教,在中年更是两度疯癫。它的一生历经皇族、僧侣、道士、疯子等不同的身份,人生经历非常人所能承受。生活给了他无限的痛楚,他用强烈的情感和超凡的绘画回应了世界。八大山人的画是美的,是精彩的,是划时代的。德国美学家莱辛说:“凡是為造形艺术所追求的其他东西,如果和美不相容,就须给美让路;如果和美相容,也至少服从美。”八大的美在于生活的真实美,他将生活的苦痛化作无言的形象跃于纸上,不甘平静,直抒胸臆。这些晚年的鹿图是他精神上的慰藉,是他人生坎坷的总结,含有似梦非梦之意。他借鹿图向世人贺寿,也期待世人对他感情的理解和回应。
  四、结语
  荣格说:“原型是人类长期的心理积淀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因而是作为潜在的无意识进行创作过程的,但它们又必须得到外化,最初呈现为‘原始映像”。鹿图就是八大山人在他的时代通过艺术在无意识中激活转变为的艺术形象,他的鹿图里有他晚年的哀伤,一幅幅绘画似是他的悲歌在与世人述说。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经历,造就了他特殊的成就。八大山人的绘画没有人工雕琢的构图,没有矫揉造作的笔痕,完全是心灵的展现和精神的超越。
  参考文献:
  [1]常任侠.佛经文学故事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莱辛.拉奥孔[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4.
  [3]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荣格文集原型与集体无意识[M].北京: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
其他文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北宋词人周邦彦的这阙《苏幕遮·燎沉香》,描述了鸟雀鸣叫呼唤晴天,拂晓词人窃听鸟雀檐下呢喃的情景。雨过天晴,晴空万里,荷叶上初阳晨光,晒干昨夜喜雨,水面荷叶,一一清圆,挺出水面。如此良辰美景奈何天,不独周邦彦一人独享。当朝皇帝宋徽宗,也分享了那荼
期刊
作者简介:  作品名称《禅意系列》  邱莉莉,女,汉族,湖南汉寿,本科,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期刊
作者简介:  陈畅,江汉大学设计学院 教师(助教)。  作品简介:  作品名:马戏团  该作品以马戏团元素为创作灵感,将马戏团中常见的对象进行组合、构图,并搭配以丰富的颜色,从而展现一个充满活力与乐趣的马戏团场景。  类别:绘画类  尺寸:540mm×380mm
期刊
摘 要: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民间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民间艺术承载着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继续的传承与发扬则依赖于当前教育体系的推动。剪纸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已经成为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成功地走进美术课堂。构建小学美术剪纸校本课程,谈乡土文化的融入与实施策略,展现出民间艺术的内涵,完成对艺术、文化的传承,以期丰富小学美术教学体系并拓展其内涵。  关键词:乡土文化;小学美术;剪纸;校本课程;开发实施
期刊
作者简介:  路瑶函,女,中共党员,1987年5月生于河南省郑州市,2010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国画方向)专业。现就职于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参展作品:  2010年9月作品《青花瓷》获毕业创作一等奖并被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收藏。  2007年12月《家园系列》 获陕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美展三等奖。  2008年作品《雾》获《河南省第七届中国画艺术展》优秀奖。  2009年11月
期刊
天知道,前门楼子和胳膊肘子之间有没有关系?地知道,马屁股和美国航天飞机火箭助推器的宽度确实有关系。这需引入一个理论:“路径依赖”。此理论的创立者道格拉斯·诺思,在1993年因运用该理论成功阐释经济制度的演进,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简言之:一旦人们做了某选择,就好比走上一条不归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个选择不断强化,让人泥足深陷。这一理论适用各个领域。而马屁股和美国航天飞机火箭助推器的宽度,背后联
期刊
作者简介:  吴小丽,女,安徽肥西人,安徽大学艺术学院16级美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期刊
作者简介:  胡民君,女,安徽巢湖市人,安徽大学艺术学院15级美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期刊
由于有幸跟随我的导师胡建君老师参与到上海大学“上美?足迹”系列丛书编纂工作中,我非常荣幸地随导师采访了已故连环画大师顾炳鑫的儿子顾子易。从与先生的交流中了解到许多关于顾炳鑫的成长历程与求学经历,由衷感叹其对美术的热爱和始终坚持自学的毅力。  也许现在的年轻人对顾炳鑫其人并不熟知,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和发达的网络媒体使动画片、动画电影成为当代儿童成长的印记;而在我们的父辈儿时,一本“小人书”里面的连环画
期刊
对绘画表达方式的研究最终要落实到对艺术本体的研究,绘画的本体就是绘画的图像表达方式的研究。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的研究,来达到深入了解艺术的目的,理解构成元素与画面构成方式,让艺术得以自由发展。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说:“最重要的是形式,而形式一经产生便不会消失,能以独立的生命存活下去”。  绘画史归根结底是一部图像形式的发展史,绘画艺术是通过图画来传达情感的,研究图画的表达方式对研究绘画艺术具有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