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与无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的道论是其思想的核心概念。“道”不可名状,没有实体,自然而然的滋生万物而不为其主,“道”以虚无用,主张“无为而无不为”。“道”有“有名”和“无名”的两种表现形态和存在形式,剔除欲望复归“无名之朴”是老子向往的状态。
  【关键词】 道;无;无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8264(2020)07-0033-02
  一、老子“道”的思想
  道家之“道”与现象界是有差别的。它是指自然流行的,没有感情、欲望、意志,不是人格神。它是天地万物即可名状、有形象的现象世界的本始、本体。现象世界的一切发源于道最终又返归于道。
  (一)“道”的含义
  “道”在中国哲学独有的一个重要范畴。“道”在《说文解字》中指“所行道也”本义指道路,《诗经》中“道”的含义开始与本义分离,用作比喻事物之理论。《尚书》中的“道”,掺入了好恶、正直、法则、理义等含义。《左传》《国语》中社会、伦理、自然方面逐渐融入“道”的含义。根据其自身的字形构造结合特有的内在含义,“道”从一个表示具体事物对象的名称上升为一个抽象的哲学范畴,老子的贡献则是在此基础上,把“道”上升为一个统摄宇宙和人生的最高本体概念。
  “道”指自然。老子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道”即是事物的存在状态,也可说是万物自己自然而然地生存或存在的方式。“道”即是正确的方式方法。“道法自然”的“自然”不是“道”取法自然,道之法是其自己如此的意思,世界和事物之存在就是“自己如此”或“自己这样”的一种独立存在,自然而然的状态。符合“道”的万物能够做到自生、自化、自然。“道”即是“自然”,或者说道便是万物自己自然而然。
  “道”不是实体之物。老子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之名曰大”(二十五章)“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一章)根据以上材料,人们通常将“道”理解为具有物质属性的东西,或者“为无限性之实体”①。认为“道”是实体之物,但是道家之“道”是描述事物存在自然而然无侍人为的状态。冯友兰说“自然只是形容万物无目的、无意识的程序,自然只是一个形容词,并不是另外一种东西”②。自然无为之道是对某种状态的描述或形容,由于这种状态对于生而言具有基础性意义,因此道家将这种状态视为事物生存或存在的本原,但此本原并不是事物存在的实体性本原,而是方式性本原,自然而然的事物本身才是实体性本原,而“道”是事物自身的,未经人为影响的,自然而然的状态。
  (二)“道”与“无”
  “道”以“无”为用。“道”以虚无为用,表示的方式是否定的负的方式。“道”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微妙且不容易被说明白,而“无”的性质、作用与“道”最相接近。老子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这里的“反”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指相互对立、关联;二十指返回于“道”。一切都在永不停歇的变化之中,看待事物要看到其两面。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无即是虚无。“道”的功用源于道之体的虚无、空灵、不盈,也就是无,因此有无限的,神妙莫测的功能作用。对于反面事物的观察,重视是老子思想的特点。
  “道”指无为。无为,即无所作为,即无名、无知、无形、不争、处下、不有、守弱等。“道”普遍存在于现象界,在天地万物形成以后依然存在,循环不息。“道”生万物,生而不辞,功成不名,蕴养万物而不为其主,不做干预,任万物各遂其性,各按自己的性状自然而然地生存变化,无为而无不为。“道”的作用,只是万物自己的作用,故说“道常无为”。但是万物之所以能成万物,又只是一个道,故说“而无不为” ③。王弼本第三十七章说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道”总是默默无名的,侯王若能像“道”那样安守无名,万物将会自然归化,归化后贪欲又会发作,我将用无名镇定他,使他回到质朴上来,那样就不会受到困辱,不受困辱就可以获得宁静,天下自然就会安定。老子奉劝侯王追求无名,侯王有为的动机往往不是顺其自然的,而是出于个人功名之欲,只有安于无名、不名,舍弃一己之私的功名利欲,才会实现无为。“道”常无名。老子曰:“人生人死,人命常在,雪落雪消而雪名永存”。故说“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二十一章)后人能识万物是名的作用,老子深知名的用处,但是他又认为名是破坏人类一切美好的利器,所以老子极力推崇无名。
  针对“道”而言的无名,一切形而下的事物都有名字,或至少有命名的可能。但是老子指出,除了“可以命名的”之外还有“无法命名的”,比如说“道”就是“无以命名的”。“道”作为万物的本原,无从命名。但是我们又想说明它,就不得不用语言来形容,因此称它为“道”。称道为“道”,与称地为地是不同的,称“道”不是因为它有某些可以名状的属性,“道”只是一个指称,应该称它为无名之名。
  “无名,天地之始”。这只是一个形式命题,就是说,他并没有提供任何信息。道家认为,既然有万物,万物必定有它们的由来,于是便把这个“由来”称作“道”。“道”既然是万物之所由来,他就不能是万物之一;如果它是万物之一,他就不能是万物之所由来。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名字,道不是一个事物,因此,它没有名字,所以“道常无名,朴” ④。老子认为最高道就是“无名之朴”即是那个“绳绳不可名的混沌状态”。无名则质朴,质朴就是不经雕琢,不伪饰这样就不会有虚情假意,以纯粹来待人接物;无名则无言少言,国君少言,群臣就无从效仿,无从谄媚奉承,少生事端,从而达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二、老子的知行观
  中国古代的“知”有多种含义,通常“智”与“知”的含义相同,“知”指认识能力;“智”指知识。“行”多指人的行为活动,尤其是道德行为。“行”也有“为”“实践”等含义。道家老子的知行观学说内容丰富,含义复杂,其中主要有三点:“无知”“知常”“不行而知”。
  (一)“无知”
  老子向往的是原始的、自然的生活狀态,主张“无为”“无欲”。他认为“知”是一切不良品行的根源,会使人们脱离这种原始的、自然的生活状态,所以他在认识论上强调“无知”。老子曰“民之难治,以其多智。故以智治国,国之贼”(六十五章)“贼”是害的意思。老子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是使人民无知无欲,达到这种境界,人民弃尽智慧,消除制造混乱的分别心,国家才能治理,这也是有利于人民的。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四十八章)他认为,我们从事于学习,知识就会增加,从事于道,知识就会日日有所减少,减之又减,最后到达了无知无欲的境界,无知就不会对于外物起偏执心,也就不去追求什么,自然就无所作为了。只有这样,最后才能到达那个无为无欲的自由境界。
  老子主张“绝圣弃智”“绝知弃偏”。“绝知”就是要杜绝知道那些不该知道的东西,是在“无知”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要杜绝无益的知识。杜绝了分别心,自然就会摒弃对事物的偏好,也不再受外物的困惑。老子认为平常那些赏善罚恶,尊贤去不肖都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人们创造了一些名词,并赋予特定的含义,其实是为那些追逐和看重这些名的人创造了痛苦。根本的解决救济的方法是把善恶美丑、功名利禄等一切对应的名词都消灭了,复归于“无名之朴”的混沌时代,就可以让人们处于无欲的状态了,没有欲望自然就没有了一切罪恶。
  (二)“知常”
  老子并不是反对一切的知,只是要杜绝无益的,不该知道的知识。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这种顺应自然的经验知识老子是不反对的。老子主张通过静观“知常”,老子曰:“夫物芸芸,复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十六章)“常”是指恒常的法则,“复命”是指复归于本然。意思是万物都应反归原来的本根,回复天性的本然,这才是恒常的规律,认识了这种规律,按照规律执行叫做“明”。心中如没有这种规律把持着,轻举妄动,擅动妄为,必然会导致不好的结果。老子提出通过“静”能认识把握这种规律,通过内心的极度空虚,就会使万物呈现在前面,也就可以看到它们本来的原始的状态。老子成这种静观为“玄览”,通过“玄览”能够“知常”,认识恒常的法则。
  (三)“不行而知”
   老子提出通过内心的极度虚静达到“知常”,可以认识万物,所以老子反对接触外加,反对通过感性经验认识事物。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十二章)“爽”是败坏、破坏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各种各样的颜色、声音、气味会使人眼盲、耳聋、味觉丧失,损害感官,这样也就很难从其中获得知识。老子进一步阐释了“不行而知”,他说:“不出户,知天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四十七章)意思是,你走得越远,接触外界越多,你实际获得的知识就越少,相反的是圣人不出门,眼部看窗外,天下事物及其总规律却都能知道,即使不去急切地想着有所作为也会有一番成就。这才是宇宙间的大智慧,不偏执于某物,自然复归于原始的最优的状态。
  道家文化思想千百年来对中华民族人民的思想行为、人生境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今天批判地吸收作为传统文化思想的“道”学,也有着深远积极的意义。
  注释:
  ①陈鼓应:《论道与物的关系—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条主线》,哲学动态2005年第7期,第55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试稿》,三松堂全集第七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4页。
  ③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1年版,第30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0页。
  作者简介:
  郭丽,女,汉族,黑龙江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哲学。
其他文献
【摘要】 在新形势下,高校教师顺利开展线上教学的重要前提就是做好教学设计。要做好线上教学设计,高校教师首先要认识到线上教学面临如师生所处教学空间从“同一”走向“分离”等新挑战,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等原则,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视角入手提升线上教学设计水平。  【关键词】 线上教学;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
期刊
【摘要】 晚清民初《史记》《汉书》接受研究与之前的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白话写作和文言研究专著并存;传统研究方法如考据和评点仍然存在,如陈衍、李景星等人的研究;另外,也出现了新的研究视野和方法,如林纾、梁启超等人的开拓。本论文重点探讨晚清民初传统派的《史》《汉》比较和接受。  【关键词】 晚清民初;史记;汉书;接受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 文学作品的言语意义是多重的,深入解读多重言语意义对阅读教学有重要的意义。以《刘姥姥进大观园》为例,对刘姥姥的语言描写进行文化意义、言内言外之意、主题意义的解读,能够为阅读教学提供极好的契机,丰富文本话语的审美意趣,还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文学作品主题的理解。  【关键词】 红楼梦;刘姥姥;言语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
期刊
【摘要】 文学语言具有隐喻性,这是学界普遍认可的一个结论。但是我们不禁疑问,隐喻是怎么运用于文学语言之中的呢?它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本文将首先给隐喻正名,接着分析文学语言具有隐喻性的缘由,并以张爱玲创作的小说作品为例具体分析文学语言隐喻性的表现,并从中得出这种隐喻性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文学语言;隐喻性;“月亮”意象;文学价值  【中圖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正义这一范畴,无论基于何种解释,其背后皆是对善的追求,对恶的否定,因而,正义也一直被看作是一个普世性价值观念。而在当代流行文化圈中可以看到,对不正义的审美似乎打破了以正义为底线的价值观。“克苏鲁”神话及其诸多衍生品,正是艺术中不正义审美的代表。  【关键词】 克苏鲁神话;正义;不正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
期刊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大规模工业建设的迅速开展,当代工业题材文学应运而生。山西“十七年”文学不仅局限于农村题材,大量描写生产建设的工业题材文学也有一席之地。山西“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中的时间叙述并不是与社会无关的自然事实,它以特定的方式想象着工业生产图景,形成了某种独特的 “时间叙述类型”,凝聚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山西“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时间叙述;工业生产  【
期刊
【摘要】 李清照和贺双卿同为女性词坛上的杰出人物,虽跨越朝代,相隔百年,其词作仍有相似之处,有拿来作比较分析的价值和学术意义。鉴于目前将二者闺怨词作做比较研究的论文并不多见,因此本文选取二者的闺怨词作从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两方面作比较分析,以期对这二位光耀千古的女词人有更深刻的理解剖析,对我国古代的闺阁词人和女性社会地位以及时代背景有更深入的认识体会。  【关键词】 李清照;贺双卿;闺怨词;比较
期刊
【摘要】 生命从诞生到死亡,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们无法把握何时生何时死,但却在面对生存和死亡的时候,不断认识自身、反思生命的苦难,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死亡。这种对生命苦难的认识和反思,反映在电影悲剧美学中,凝练成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有血有肉的悲剧主体。在悲剧电影《斯巴达克斯》《最后的武士》和《大卫·戈尔的一生》中,有着先驱者、守道者、殉道者这三种不同的悲剧主体类型。他们的悲剧在于:他们的足迹往往与世
期刊
【摘要】 随着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日益成为人们的关注点。文化的摩擦碰撞对本国文化发展具有指导借鉴意义,同时能够为自身文化确立提供对比分析。本文以小说《喜福会》为例,通过小说中母女关系的分析来解读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矛盾,旨在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的同时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加强读者们的语言和文化的学习。  【关键词】 喜福会;跨文化;文化冲突
期刊
【摘要】 “刚健自强”精神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特质,是维系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纽带。传承这种具有刚健国民特质和独立自强精神的民族传统,对于当下及未来中华民族自信心的养成至关重要。这种民族“刚健自强”精神在儒家经典当中表现得最为丰富,被或显或隐地记录在《尚书》《周易》《诗经》《礼记》《论语》《孟子》等儒家典籍文献当中,成为两千多年来指导人生行为的准则和形塑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