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县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耕地问题与对策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aoli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耕地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来源的基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随着近年来凌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建设等用地迅速增加的同时,出现了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降低及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这不仅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而且会影响工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进而直接波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凌云县近几年来的耕地变化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凌云县;经济发展;耕地问题;保护对策
  
  一、凌云县经济发展与耕地变化的情况
  (一)凌云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凌云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2005年,全县土地总面积203947.83公顷。根据凌云县统计资料,2005年末,全县总人口19.38万人,城镇人口3.1万,城镇化水平为16%,自然增长率为5.50‰,人口密度95人/平方千米。全縣耕地面积16128.9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91%。2005年末,凌云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亿元,与2000年相比,增长75.98%,年均递增长10.30%,其中,第一产业3.01亿元,同比增长30.70%;第二产业2.23亿元,同比增长85.40%;第三产业1.76亿元,同比增长25.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5.24亿元,同比增长403.85%;农民人均纯收入1540元,同比增长66.50%。依据凌云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全县总人口20.46万人,城镇人口4.09万,城镇化水平为20%,自然增长率为8‰,人口密度100人/平方千米。全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项指标实现翻一番、工业产值实现翻二点五番的目标。到2020年,全县总人口22.82万人,城镇人口7.12万,城镇化水平为31.2%,自然增长率为8‰,人口密度112人/平方千米。全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项指标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初步形成城镇化格局,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过上相对宽裕的小康生活。
  (二)1997年至2005年凌云县耕地变化情况
  1.耕地数量变化情况。1997年末,凌云县共有耕地17725.67公顷。至2005年,凌云县实有耕地16128.99 公顷,耕地减少1596.68公顷,耕地减少幅度为9%。1997年凌云县人均耕地面积为0.099公顷,2005年人均耕地面积为0.083公顷。1997年至2005年减少0.016公顷。
  2.耕地构成变化情况。从耕地构成看,1997年与2005年数据相比,除水田有所增加外,其它类型耕地数量均减少。其中减幅最大的是旱地,从1997年末的11676.34公顷减少到2005年的10244.37公顷,共减少1431.97公顷。
  3.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凌云县地域面积虽宽,但山丘林立,地势险要,43.15%的土地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县可耕种面积少且耕地质量相对较低。近几年来,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致力发展经济作物,特别是茶叶、八角、桑蚕发展面积较大,与粮食作物争地,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影响总产量。用于生产粮食的耕地,土壤贫瘠,大部分是中低产田,且粮食作物产量低。据凌云县统计局资料统计,2005年全县中低产田10221.00 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63.37%。2005粮食总播种面积为18344公顷,总产量为46873吨,平均粮食单产为2903千克/公顷,远低于全广西4225千克/公顷的平均水平。
  二、凌云县经济发展过程中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耕地数量持续下降,粮食安全存在问题
  以2005年人口统计的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口自然增长法、马尔萨斯人口增长模型法、算术增长模型法预测,综合三种预测方法,预计2010年凌云县总人口将会达到20.46万人,2020年将为22.82万人,按全国人均每年需要粮食350千克计算,凌云县2010年需要粮食量为7161万千克,2020年的粮食消费量为7989万千克,充分考虑各种生产条件后,凌云县2020年需要耕地18003公顷,而凌云县2005年末耕地面积16128.99公顷,可开发为耕地的后备资源约为500公顷,耕地缺口至少还需要1374公顷。由此可见,由于凌云县未来人口总量的不断上升,导致粮食的供给与需求存在平衡问题。虽然,当前粮食供给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但无论科技如何提高和发展,粮食生产都离不开耕地作为其基础。要保证粮食安全,最根本的还需要保护耕地。
  (二)耕地质量较差,人地矛盾突出
  由于凌云县地形坡度复杂,地势起伏不平,灌溉设施难度大,水资源缺乏 。从总体上看,耕地肥力不足,土层薄、土壤侵蚀严重,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差。据资料统计,全县耕地中坡度>15°以上的耕地面积为12755.69公顷,其中不宜耕作的面积为6950.19公顷;耕地有效灌溉率仅为23.90%左右,耕地中旱地面积占65.81%,全县中低产田10221.00 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63.37%。近些年来,凌云县经济虽有了快速的发展,但相对还是比较滞后,全县相对较多的人口仍居住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人地矛盾突出,人均耕地面积0.83公顷,低于全广西的平均水平0.09公顷。人均水田面积仅只有0.2亩,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耕地后备资源日益匮乏
  凌云县不仅耕地质量差和水资源缺乏,耕地的生产水平较低,且后备耕地资源贫乏,虽然2005全县未利用土地有111394.0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54.62%,可开发潜力较大,但分布范围分散,且大多是裸地及荒草地,开垦的潜力小,难度大。再加之矿产资源较少,宜复垦土地也较为稀缺。导致凌云县土地后备资源相对匮乏。与此同时,凌云县建设所占用的耕地,大多是土壤肥沃、熟化程度高的土地;但补充的土地大多是新开发的荒地或滩涂,或者是经平整的废弃地、宅基地等,在质量上和产出率上都很难跟建设所占耕地相比。补充开垦的耕地即使是数量上可以相抵,但质量上存在很大差别。
  (四)土地利用粗放,利用效率低下
  由于农业生产收成不稳,基础设施不完善,加上粮食生产效益较低下, 因此大量农村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造成大面积农村耕地抛荒,土地利用效率低而粗放,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凌云县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主要表现在土地产出率低。据凌云县国土局资料统计,2005年,全县土地利用率为44.71%,土地垦殖率为7.91%,分别低于广西平均水平79.14%和18.30%;2005年耕地复种指数为184%,每公顷耕地产出6934元,全县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为98.28平方米/人,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为29.43万元/公顷,同样低于全区44.66万元/公顷的平均水平。
  三、经济快速发展下的耕地保护对策
  (一)加强科技投入,推广优质品种,提高耕地经济产出
  目前,凌云县相当一部分耕地特别是坡度较大的耕地仍然是粗放型耕作,主要表现在干旱缺水,洪涝灾害频繁,分散粗放型经营,种植缺乏科学指导等。为此,可以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农田建设,多方面增加灌溉水源,来消除长期干旱缺水的困扰;另外还可加强科技投入,推广优质高效的品种、技术等,较大幅度地提高有限耕地资源的经济产出。对耕地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连片开发,规模种植,集约经营,巩固和发展基地化生产,形成规模优势和发展农业优势。在稳定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基础上,建立各类作物生产基地,推广产业化,重点发展油料作物、增加耕地产值。
  (二)抓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 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治工作
  当地政府应坚持抓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充分挖掘土地潜力,严格落实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各类非农建设确需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必须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以保证耕地占补平衡。没有条件开垦的和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须按规定交纳相应数据的耕地造地费,以便在别的地方开垦相应数量的耕地。采取各种现代手段和措施,提高未利用土地利用效益。在农村居民用地整理过程中,要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妥善解决各种问题。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但主要是整理为耕地。大力开展基本农田综合整治工作,适当开发宜耕土地后备资源,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基本农田建设集中投入制度,加大财政对粮食核心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扶持力度。
  (三)加大物质投入,确保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凌云县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全县人民应牢固树立粮食安全观念,把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正确处理粮食生产和结构调整的关系。在抓结构调整的同时,制定粮食生产中长期规划,留足粮田面积,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加强农田基础建设,提高单位面积耕地的生产能力。同时,依法严格保护耕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土地保护政策,对新征工业用地、新农村建设用地和宅基地要严格审查、科学规划,做到节约用地。从严查处农田撂荒、建设用地闲置和其他土地资源浪费行为,对于可恢复的被占耕地责令立即恢复耕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要继续加强梯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水利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改善生产条件,确保粮食生产上台阶。
  (四)通过对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土地质量
  凌云县中低产田的改造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综合治理为手段,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不断改善农田耕作条件,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在全县10多个乡镇通过兴修水利,改善灌溉重要条件、种植绿肥、增施农家肥、改良农作物品种,科学种植等措施改造中低产耕地,提高农作物单产。扎实抓好中低产田项目管理,选择乡镇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项目实施后综合效益有较大幅度提高的地方作为示范点,以点带面,促进改低项目顺利实施,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部门和区域用地布局,确保农业、工业、交通,水电等基础产业的用地供给和协调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
  (五)应用可持续土地整理理念,实现既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产条件,又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社会安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综合目标
  在土地整理中应用可持续土地整理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治用并举的原则,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主,因地制宜,造地适树种草,因害设防,科学合理地配置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坚持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对坡耕地25℃以下的进行开发种植经济果木林(护坡种草)。对无明显流失山地,进行预防保护。对轻、中度水土流失区条件较好的山地以封禁为主,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重建植被生态系统。实行山顶带帽,山腰种果,山塘山下养殖,护坡种草,带内种果,乔、灌、草、果相结合的优化配置,治坡与治沟有机结合,山、水、田、林、路、草统一规划;新建沼气池,减缓能源消耗,提高植被覆盖率,达到综合治理,建立多目标、多功能、高效益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结构,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集中投入经果林连片开发,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无论是通过对中低产田的改造来提高耕地质量,还是通过加大物质投入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保护耕地都是凌云县的关键所在,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来保证凌云县粮食作物的需求量,难以大力发展经济水平。因此,保护耕地的政策必须严格执行,永远不能动摇。只有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可持续发展,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才能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佑启.我国耕地以利用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0,12,6(6):29-32.
  [2]广西统计局.2006年广西统计年鉴[M].广西:广西统计出版社,2006.
  [3]凌云县土地志.凌云县国土资源局[M].2006.
  [4]郗静,曹明明,雷敏.城市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规模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2):298-3021.
  [5]吕燕梅.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关系初探——以新乡市为例[J].太原科技,2008,(3):37-381.
  [6]袁兰,刘序,胡月明.浅析经济快速发展下的耕地保护(1.华南农业大学 信息学院,广州 510642;1.华南农业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广州 510642).
  [7]蒋满元,唐玉斌.论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18-21.
  [8]凌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9]凌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作者简介]秦成(1956—),男,廣西博白人,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气象气候、土地规划利用教学和研究。
其他文献
2006年9月20~21日,由河南大学河南省高校人文重点学科开放研究中心、英国诺丁汉纯特大学TCS(理论、文化与社会)研究中心和河南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挑战全球知识--
宿舍是新生离家入学之后的另一个“家”,新生在这个“家”里的生活状态对其在大学生活和心理发展中有重要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传统通信工程所涉及的网络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变化的需求,加之网络方面业务的拓展和创新,使得传统通信工程必须走改革和优化才能满足时
“大数据”下的反腐效应  追逃最怕的就是找不到踪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反腐追逃又有了一大助力,通过大数据信息分析手段不光可以追踪到“隐形人”,亦可将“隐形财产”一网打尽。  记者从长宁区检察院了解到,该院将大数据思维概念引入境外追逃工作,通过充分运用各种侦查手段,对在逃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最新信息及其家人、亲友情况进行排查和搜集,多角度搜寻犯罪嫌疑人行踪,研判在逃犯罪嫌疑人的逃跑方向,紧锣密鼓地实施
28岁的曾某是滁州本地人,高中辍学后在家开过服装店也打过工,后在滁州某小区附近开了一家美容诊所.她从朋友那听说除皱美白的整容针剂利润很大,于是在2016年4月,通过微信联系
期刊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2006年这一天9时50分许,中南海.rn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佩戴红丝带,提早来到紫光阁,准备迎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建成和正在修建的城市道路,很多区域路基为软土路基,软土层较厚,分布较广,软土路基的处理工作成为道路建设研究的重点.软土路基
目前,我国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国家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对环境污染源的约束力,同时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优化产业结构.另外,应从
随着电视信号数字化的不断深入发展,逐渐衍生出数字电视,具体的可以分为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数字电视以及有线传输数字电视.在传统的电视广播中,最主要的手段是地
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菜西市编委办创建编制弹性管理机制,完善编制管理规程,规范用编操作程序,用活了有限的编制资源,即:在本级行政机关总体不超编、且编制略有余额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