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来源 :传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b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哲学正由主体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进行转变。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教学必须借鉴哲学发展的变化。基于“平等、理解、交往、对话”主体间性教育原则,进行相应教学方法变革,要改革传统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积极探索“应用SYB游戏法、参与性教学法、问卷调查法”等新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构建人胰升血糖素样肽1(hGLP-1)突变体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表达.方法 用生物合成方法获得hGLP-1突变体基因8Val-hGLP-1,将其克隆于载体pGEX-4T-1
以硫代二甘酸和取代苯甲腈为原料,经酯化、环化、酸化等反应合成了2,5-双[3-苯基-1,2,4-(口恶)二唑-5-基]-3,4-二丁氧基噻吩衍生物,通过1HNMR、FTI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
以3,4,5-三甲氧基甲苯(Ⅰ)为原料,经过Vilsmeier-Haack反应合成了6-甲基-2,3,4-三甲氧基苯甲醛(Ⅱ),收率94.1,Ⅱ经过Dakin反应得到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酚(Ⅲ),收率96.2,
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杰出人才的重要任务,高校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作用,以及探索基层高校党组织在人才队伍建设的作
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主阵地,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例,调查分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同现状,进而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
高校不仅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各项工作,而且要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实效性。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对象应是全体师生,衡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实效性的标
价值信仰弱化、价值规范形同虚设、价值约束难以奏效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面临的挑战。改善民生,增进价值认同,注重教育,凝聚价值共识,加强法治体系建设,保证社
近年来,理论界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问题,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一段时期内形成的脱离实际生活的积弊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必然趋势。然而,此命题实质上是一种对生活的回归,对马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集中表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艰巨的文化工程。它不仅关系人们的生存发展,更关系整个民族的凝聚力;不仅
区域文化对大学生的隐形品德教化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潜在影响日益成为当下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课题。依据对广州三所高校的问卷调查结果,论证区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