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本仁:站在田埂绘人生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y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河南省商丘市最出名的漫画家,也是全村最穷的人。为了追求艺术,他饿着肚子创作,挣来一麻袋获奖证书。但为了生存,他“宁愿用一个获奖证书换5个烧饼”,他“失去了别人都有的,得到了别人都没有的”。
  
  三更灯火五更睡,为画消得人憔悴
  
  年近花甲的马本仁,是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马集乡马老家村的一个普通农民。
  马本仁的母亲陈现芝虽然没有文化,却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巧媳妇,她剪出的花纸形神兼备,花鸟虫鱼栩栩如生。在母亲的熏陶下,马本仁从小就拿起了剪刀。
  马本仁上小学的时候就喜欢画画,他特别喜欢看连环画《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让他如痴如醉,于是,他就模仿画上面的人物。后来,他每看到村里的鸡、鸭、狗等小动物和一些花草植物,都拿起笔来临摹一番。
  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境贫寒,马本仁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谋生。他烧过砖、开过山、当过泥瓦工、做过木匠。干活期间,他也不忘记剪纸画画。多年的坎坷经历,使他对人生的艰辛有着深刻的了解,对世态的炎凉有着切肤的体味,对艺术的创作更是有着执著追求。劳动之余,别人休息,马本仁却在画漫画。
  有一年冬天,将近凌晨一点,外面的雪下了一尺多厚,马本仁还在煤油灯下画漫画,父亲几次催促他睡觉,他充耳不闻,痴迷于漫画世界。父亲跑过来把煤油灯吹灭,马本仁才躺到床上。过了一会儿,父亲睡着了,他又点亮煤油灯开始画。由于过于投入,头上的鸭舌帽烧着了都浑然不知。
  马本仁放牛的时候,不忘带上本和笔,一有灵感立即写在本子上。他创作的作品大都以农村的自然风光、劳动场景、风土人情为题材。乡村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都能深深触动他那敏感的心灵。
  马本仁相信灵感,但更相信灵感来源于知识的积累。除了与100多位笔友经常相互学习、交流体会外,他还利用一切机会积累知识。订不起报刊,买不起书籍,他就借、就抄。在马本仁的家里,他抄过的书有20多麻袋,一袋一袋堆起来,比家里一年打的粮食还多。
  几年前,马本仁下地干活时,捡到一张《河南日报》,他看到上边有一篇介绍河南禹州市“神剪”徐光豫的报道后,就给徐光豫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几天后,徐光豫回了信,并与马本仁建立了真挚的友谊。随后,徐光豫来到马本仁家。看到马本仁贫寒的家境后,这位同是农民出身的艺术家异常感动。在与徐光豫的交往中,马本仁虚心求教,为自己的剪纸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马本仁创作的剪纸作品《喜》被收入香港出版公司发行的《百喜图》一书。马本仁的剪纸作品还受到了河南省剪纸大家笑白先生和中国剪纸学会秘书长吴润令先生的称赞和收藏。2003年,马本仁被河南省群众艺术馆、河南民间美术学会授予“民间剪纸艺术家”称号。
  
  发表千幅作品的“泥腿子漫画家”
  
  艰苦窘迫的生活,使马本仁对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他用一颗赤诚之心去观察大千世界,在漫画创作上取得了突出成绩。
  1990年,马本仁的一幅漫画《傻瓜亮相》获《婚育漫画报》佳作奖,从此,他的创作激情便一发而不可收。1992年他的漫画作品《最佳处方》在全国“长岭杯”漫画大赛中获铜奖,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将奖杯、证书和奖金授给了马本仁,亲切地称他为“泥腿子漫画家”,并和他合影,还给马本仁的画题词签名。
  1995年,他创作的计生漫画《地球之花》入选第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博览会“婚育漫画艺术展”,荣获优秀奖,并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时任国务委员、计生委主任的彭 云看后连连赞叹:“想得好,画得巧,下工夫了。”
  1996年7月11日,第三届全国“人口国策杯”漫画艺术大赛颁奖会,在北京中国少儿活动中心举行,马本仁创作的漫画《畸形人》获了奖。时任全国政协常委、中直机关计生协会会长的王光美亲自为他颁奖。随后,王光美与马本仁合影留念,并在他的笔记本上签下“壮志激情 王光美”几个字。当时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代表瑙威先生也和马本仁合影,并用英文题词“恭贺成功”。著名漫画家、中国漫画艺术委员会主席丁聪先生指着马本仁的获奖作品说:“从这幅漫画上,可以看出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取得的成绩。”
  20多年来,马本仁创作了1000多幅作品,曾在《农民日报》、《中国漫画》等100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他的漫画内容涵盖面广,触及问题深刻,侧重表现计划生育、教育、法制、环保、卫生和农村生活。他善于用夸张、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配以幽默风趣的文字,突出矛盾,使人在笑声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呕心沥血,贫贱不移
  
  在到处盖着楼房、平房的柘城县马集乡马老家村,唯一一座破烂土坯房子的院落夹杂其中,显得格格不入,这就是马本仁的家。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家里的电器仅有一台亲戚送给他的老式14英寸黑白电视机。
  与这个破败的农家不“协调”的是——屋子里布满灰尘的墙上,挂着屋子的主人和著名漫画家华君武、丁聪、王复羊等人的合影,还有入选第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博览会“婚育漫画艺术展”、曾在故宫博物院展览的计生漫画《地球之花》,以及第三、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口国策杯”漫画艺术大赛的获奖荣誉证书。
  2002年父亲去世后,里里外外的担子就落在了马本仁一个人身上。上有80岁的母亲,下有一个上高三的儿子、一个已辍学的女儿和两个残疾的女儿要养活。虽然马本仁是商丘市政协委员,并被聘为县计生委的宣传员,但每月只有300元的工资,还不够上高中的儿子用。今年儿子的学费都是东拼西凑的。马本仁经常自嘲是“乞丐漫画家”,胸中虽有万卷书,生活不如大老粗。有时家里窘迫得让他甚至产生了“愿意用一个获奖证书换5个烧饼”的想法。
  就在马本仁犹豫着是否要放弃他钟爱的漫画及剪纸创作时,一位漫画界的笔友写信鼓励他说:“你十分清楚,古今中外的文人都是清贫的,甚至是坎坷一生的。他们都能够顶住,耐得住贫困生活的折磨。因为他们都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没有被生活压弯腰,他们用献身的精神,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的艺术,真正的艺术是永恒的。”文友的鼓励让马本仁又拿起了画笔。
  马本仁对自己的艺术生涯感触很多。他用“呕心沥血食无味,三更灯火五更睡。笔耕不知老将至,勿使年华空度去”这样的诗句,来表达自己虽然贫困,但对艺术矢志不渝的心境。他还常套用曹雪芹的一首诗“满纸荒唐画,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鞭策自己。
  马本仁说,漫画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在物质上虽然贫乏,但精神上是富足的。不管发生什么事,不管生活困顿到何种地步,他都不会放弃漫画及剪纸创作。如果有来生,他还会从事漫画创作。
  “失去了别人都有的,得到了别人都没有的。”这就是马本仁对名利与艺术的阐述。
  (责编:辛娅)
其他文献
我是一个退休后开始研发低碳产品的老人,社会、媒体亲切地称我“低碳老人”。今虽已到古稀之年,但还想继续创造研发新的低碳产品,梦想为改变北京生态环境,还北京一片蓝天、绿地、净水做点贡献。梦想是支持我生活、工作的动力源泉,梦想是我努力拼搏、战胜困难、挑战未来的智慧和勇气,梦想也给我带来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梦想缘于退休之日  北京,给儿时的我印象很好,蓝天、绿草、净水、空气新鲜。每年夏秋季节,我都要到广
我的孙女乳名叫阿琳娜,今年11岁,这孩子是个性格开朗、天生爱笑的小妮儿。她自称是“半个老外”,因为她妈妈是俄罗斯人。她看了电视航天节目之后,突然问我:“爷爷,考你一个问题:什么船永远不下水,也不着地?”我想了半天说:“旱船!”她哈哈一笑说:“宇宙飞船!”她又问我:“世界上最不怕撞击的女人是谁?”我还是答不上来,她说:“是嫦娥,你看她浑身被撞得大坑小坑一个挨一个。”  有一次,俄罗斯奶奶(他们将姥姥
“师之一二”征文    去年2月的一天,我接到邮递员送来的一封信,里面还附着一张照片。  蔚蓝的大海衬底,几只自由飞翔的海鸥点缀着晴空,战舰上挺立着一位英武的战士,蓝白相间的水兵服,腰间还束着一根武装带。哦,原来是我的学生张小华!  “老师,当您收到这封信时,也许正是您七十大寿的喜庆日子,请接受我遥远的祝福!”  看着这熟悉的字迹、亲切的名字,读着充满感情的话语,我心潮激荡,往事历历在目。  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