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车用柴油机机械零件磨损规律与维护的目的
影响车用柴油机机械零部件磨损的因素很多,除设计与制造的原因之外,一般与使用、维护和修理有关。虽然磨损形式很多,但仍有规律可循,此规律也称“磨损特性”。
车用柴油机磨损特性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新发动机(或大修发动机)磨合磨损阶段。此间由于新配合的机件表面具有一定的凸凹不平度,配合面磨损较快,一般称之为磨合期磨损。二是自然磨损阶段。零件经过磨合期后,其磨损速度减慢,磨损量较稳定,并在长期内保持均匀增长,这一时期称为正常工作期,此间的磨损称之为自然磨损。三是崩溃磨损阶段。零件的自然磨损增长到磨损极限点后,由于间隙增大,油膜无法维持,润滑条件变差,冲击开始产生,磨损急剧加速,零件便很快丧失工作能力,直至损坏。此间称为配合件的修理间隔期或修理期,也称崩溃磨损期。
实践证明:机械零件的磨损都要经过走合阶段、自然磨损阶段和崩溃磨损三个阶段。如果平时使用、维护和修理工作做得很好,可使走合期磨损量相应减少。修理间隔期便会延长,从而使机件的使用寿命提高。反之,则将直接影响到零件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发动机的早期异常损坏。
车用柴油机维护制度,也称计划预防维护制度,是根据车用发动机使用的客观需要,贯彻以防为主,既要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又要防止发动机失养失修。车用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运行的间隔时间增长,各部机件必然产生磨损而松动,致使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逐渐下降。车用柴油机维护就是根据它的设计要求和不同的使用情况,以及各种零件的磨损规律,把磨损程度相接近的项目集中起来,在正常磨损阶段进行相应的清洁、检查、润滑、紧固、调整和校验等工作,从而达到改善各零件的工作条件,减轻零件磨损,消除隐患,避免早期损伤,使各种零件和总成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在运行中,降低燃、润料的消耗和零件、轮胎的磨损损坏;最大限度地延长整机或各总成的大修间隔里程,并减小发动机的噪音和对环境的污染。
二、柴油机维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车用柴油机维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如下:
1、车用柴油机维护的基本原则
车用柴油机维护应贯彻“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原则,保持机容整洁,及时发现和消除故障或隐患,防止发动机早期损坏,以使发动机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随时提供可靠的动力保障。
车用柴油机维护的基本原则是:一是严格执行技术工艺标准,加强技术检验,实现检测仪表化。采用先进的不解体检测技术,完善检测方法,使发动机的养护工作科学化、标准化。二是车用柴油机维护作业,包括清洁、补给、检查、润滑、紧固和调整等。除主要总成发生故障必须解体时,一般不得对其解体。三是车用柴油机维护作业应严密作业组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时修复或更换零部件,改善配合状态和延长机件的使用寿命。四是在车用柴油机维护工作中,要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和健全柴油机维护的原始记录统计制度,随时掌握发动机技术状态。通过原始记录、统计资料经常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维护工作,不断提高发动机的维护质量。
2、车用柴油机维护的基本要求
车用柴油机维护的基本要求是:要严格遵守维护作业的操作规程,做到安全生产;要正确使用工具、量具及维护设备。拆装螺栓、螺母时应尽量使用套筒、开口和梅花扳手,扳手的尺寸与螺母、螺栓的六方相一致,不应过大;使用活动扳手的方法应正确,不允许用活动扳手代替锤子敲打;不允许用钳子代替扳手拆装螺母、螺栓;不允许用起子代替錾子或撬棒使用;主要零件的螺纹部分如有变形或拉长则不可使用;拆装机件时,应避免其工作表面受损伤。应尽量使用拉、压专用工具进行拆装机件。禁止使用锤子或铳头直接锤击工作表面,必须锤击时可用木质、橡胶毛锤或软金属棒敲击;对一些要求保持原配合或运动状态的部位,在分解时应做好记号,以便按原位装复;拆装轴承应使用专用工具;所有使用的量具和仪表都必须经定期检验合格,以保持其精度和灵敏度;在装配前应仔细检查零部件的工作表面,如有碰伤、划痕、凸点、麻点等的应修整后才能装配;润滑油嘴、油杯等应齐全有效,所有须润滑部位都应按要求加注润滑油。
影响车用柴油机机械零部件磨损的因素很多,除设计与制造的原因之外,一般与使用、维护和修理有关。虽然磨损形式很多,但仍有规律可循,此规律也称“磨损特性”。
车用柴油机磨损特性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新发动机(或大修发动机)磨合磨损阶段。此间由于新配合的机件表面具有一定的凸凹不平度,配合面磨损较快,一般称之为磨合期磨损。二是自然磨损阶段。零件经过磨合期后,其磨损速度减慢,磨损量较稳定,并在长期内保持均匀增长,这一时期称为正常工作期,此间的磨损称之为自然磨损。三是崩溃磨损阶段。零件的自然磨损增长到磨损极限点后,由于间隙增大,油膜无法维持,润滑条件变差,冲击开始产生,磨损急剧加速,零件便很快丧失工作能力,直至损坏。此间称为配合件的修理间隔期或修理期,也称崩溃磨损期。
实践证明:机械零件的磨损都要经过走合阶段、自然磨损阶段和崩溃磨损三个阶段。如果平时使用、维护和修理工作做得很好,可使走合期磨损量相应减少。修理间隔期便会延长,从而使机件的使用寿命提高。反之,则将直接影响到零件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发动机的早期异常损坏。
车用柴油机维护制度,也称计划预防维护制度,是根据车用发动机使用的客观需要,贯彻以防为主,既要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又要防止发动机失养失修。车用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运行的间隔时间增长,各部机件必然产生磨损而松动,致使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逐渐下降。车用柴油机维护就是根据它的设计要求和不同的使用情况,以及各种零件的磨损规律,把磨损程度相接近的项目集中起来,在正常磨损阶段进行相应的清洁、检查、润滑、紧固、调整和校验等工作,从而达到改善各零件的工作条件,减轻零件磨损,消除隐患,避免早期损伤,使各种零件和总成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在运行中,降低燃、润料的消耗和零件、轮胎的磨损损坏;最大限度地延长整机或各总成的大修间隔里程,并减小发动机的噪音和对环境的污染。
二、柴油机维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车用柴油机维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如下:
1、车用柴油机维护的基本原则
车用柴油机维护应贯彻“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原则,保持机容整洁,及时发现和消除故障或隐患,防止发动机早期损坏,以使发动机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随时提供可靠的动力保障。
车用柴油机维护的基本原则是:一是严格执行技术工艺标准,加强技术检验,实现检测仪表化。采用先进的不解体检测技术,完善检测方法,使发动机的养护工作科学化、标准化。二是车用柴油机维护作业,包括清洁、补给、检查、润滑、紧固和调整等。除主要总成发生故障必须解体时,一般不得对其解体。三是车用柴油机维护作业应严密作业组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时修复或更换零部件,改善配合状态和延长机件的使用寿命。四是在车用柴油机维护工作中,要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和健全柴油机维护的原始记录统计制度,随时掌握发动机技术状态。通过原始记录、统计资料经常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维护工作,不断提高发动机的维护质量。
2、车用柴油机维护的基本要求
车用柴油机维护的基本要求是:要严格遵守维护作业的操作规程,做到安全生产;要正确使用工具、量具及维护设备。拆装螺栓、螺母时应尽量使用套筒、开口和梅花扳手,扳手的尺寸与螺母、螺栓的六方相一致,不应过大;使用活动扳手的方法应正确,不允许用活动扳手代替锤子敲打;不允许用钳子代替扳手拆装螺母、螺栓;不允许用起子代替錾子或撬棒使用;主要零件的螺纹部分如有变形或拉长则不可使用;拆装机件时,应避免其工作表面受损伤。应尽量使用拉、压专用工具进行拆装机件。禁止使用锤子或铳头直接锤击工作表面,必须锤击时可用木质、橡胶毛锤或软金属棒敲击;对一些要求保持原配合或运动状态的部位,在分解时应做好记号,以便按原位装复;拆装轴承应使用专用工具;所有使用的量具和仪表都必须经定期检验合格,以保持其精度和灵敏度;在装配前应仔细检查零部件的工作表面,如有碰伤、划痕、凸点、麻点等的应修整后才能装配;润滑油嘴、油杯等应齐全有效,所有须润滑部位都应按要求加注润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