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以后”的突围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eor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高考作文18个题中有4个题是“材料 标题”作文。其实,近三年不少地方高考作文多是新材料作文,例如结合名人事例写“我的时间”,针对某些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以“角色转换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等。这类考试作文最近几年备受青睐,而对其如何快速审题立意则成为行文成败的关键。
  诚然,给材料的命题作文首先要围绕题目对材料进行仔细的解读,因为材料本身就是对题目的解释,它关涉到写作的内容、写作的范围、写作的角度……。因此,分析材料就有助于打开写作思路、确定立意。
  然而,考生们在审题的时候,常出现以下的病症,诸如:脱离材料,随意而为;朦胧感知,似是而非;抓一鳞而弃全鱼,抓现象而弃本质……
  如何围绕材料准确审题,从而实现突围?方法可有多种,例如抓关键词句法,以果溯因法,把握情感倾向法等。下面结合考场作文一例加以分析,希望能对考生们有所启发。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以后……∕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
  这是韩国总统李明博《母亲》一书中的一节。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些事情也是这样。请以“没有以后”为标题,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
  首先需要审题。这是材料命题作文,格式无非是材料 提示语 命题要求。材料部分把考生引导到生活中去,要求考生反观自己的现实生活,抓住关键语句“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还有“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引发考生对当下现实的关注、感悟和思考,进而解决问题。
  其次,就这道作文题的“立意”看,大致有二:一可写对已逝的亲人的亏欠、愧疚之情(含对亲朋做下的某些事,或许下的却难以救赎践行的诺言);二可写人生经验方面的,如是否抓住机遇、注重现实等的体会。前者适合用记叙文体,后者宜写成议论文。
  第三,需要关注提示语和命题要求。提示语限制考生的是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些事情也是这样。考生一定要注意,这限制性要求明确告诉你,要写我们自己而不是他人。考生必须按所给标题去写,不能另起炉灶,否则就会离题。
  此外,还要警惕在选材和语言方面的一些通病。主要是材料撞车,立意平庸,语言平淡。例如,不少考生在选材时会出现严重的“撞车”现象,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一般来说,大量作文都是记叙文,大都写高中生活枯燥无味,一心埋头学习,没有发现身边亲人的关爱。对象不是母亲就是奶奶,事件不是做点心就是送伞,在立意上也不能翻出新意。而且叙述时胡编乱造,情感虚假,缺乏细节描写,也缺乏哲理性的语言。譬如在写到人总是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时,往往不禁想起一首歌:“就让往事随风,都随风”,“那些还在时间上徘徊的人,那些还停留在过去,想象未来的人,那些白白虚度光阴的人,不要再犹豫,只有把握现在,才是最理想的唯一选择。”这种语言虽通俗,但没有深度。而如果使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就会使语言显得生动而深刻。如有的写道,当最后一片森林、最后一棵树被砍伐时,才知道已经没有以后;有的写道,当我们迷恋网络中,面对考试如同“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无奈,才知道没有以后;有的写道,当我们踏上人生路,遇到种种挫折,才知道没有以后,而需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和坚强……。而类似这些哲理性的语言和修辞,都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写作案例与点评】
  没有以后
  高一(5)班 丁超霞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曾经总是天真地以为,现在还早,我可以以后去实现我的梨园梦。
  当初,我还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孩的时候就在幻想着我的未来:我站在属于我的舞台上,挥舞着水袖,台下的观众为我而鼓掌。种种原因,我已带着我的梦想进入了小学。
  那深深的乡音对我产生了诱惑的迷恋,那越剧带给我的艺术享受让我感觉这夹着浓浓的潮湿味儿的冬天里,那种与生俱来的向往印在我蠢蠢欲动的心灵之上,优美的旋律与意味着绍兴的气质和气息吸引着我,那时的我,内心的欲望愈发强烈,但由于自己的胆小,不敢放开歌喉,而以年纪小为借口,又把这梨园梦推迟到了我口中的“以后”。
  流光似水,还是那乡音,而我却已不再是坐在小学教室里的那个孩童了。
  到了我敢于表现,敢于推荐自己的年龄了,而我却也没权改变我的宿命,眼前放着两条路,一条通向高中,一条通向艺校……
  即使心里十分痛苦,我想走的那条路,偏偏是我不能选的那条路。但还是安慰自己:没关系,以后上大学还有机会。
  一直到十七岁,这个对于想在舞台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却已是偏大了的年龄,才猛地意识到,我的未来已经不再由我创造,我怀里揣着的梦不知不觉地破灭了,因为——我没有又一个“以后”了。
  此生注定与梦想擦肩而过,“以后”只是对自己心灵上的安慰,仅此而已。有些东西,错过了一时,也就错过了一辈子,生活中永远没有以后……。
  心中的梦,还是随着我,只是我没有机会实现了。
  丝竹邀来水乡月,共诉悲欢离合;水袖轻舞杨柳风,醉了天上人间。但不知道有没有那么一个“以后”,可以让我醉一回?
  我这儿是如痴如狂,一声越剧,一股情愫,不仅仅是越剧的清音,更是人事变迁的顿咽。
  我愿做梨园日出时第一颗晶莹的露珠,在第一时间奉献我唯一的光彩,我做着梨园梦,梦着越乡情……一轮明月高升,一角新蟾隐秀,雾中蓬莱,那是我梦中的仙境,刹那间,拨动心魂……
  点评:
  这篇作文题材新颖,“人无我有”,写的是自己的梨园梦一直无法实现,希望把握机会。文章处处切题,譬如“曾经总是天真地以为,现在还早,我可以以后去实现我的梨园梦。”“我怀里揣着的梦不知不觉地破灭了,因为——我没有又一个‘以后’了。”“有些东西,错过了一时,也就错过了一辈子,生活中永远没有以后……”使得主题突出,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文章很好地抓住了材料中的关键句,领会并体现了深层的含义。加上如诗如月的语言,如“我愿做梨园日出时第一颗晶莹的露珠,在第一时间奉献我唯一的光彩,我做着梨园梦,梦着越乡情……”,这些都是文章的亮点之所在,很好地表达了真挚的情感。
  [作者通联:浙江绍兴县越崎中学]
其他文献
文本之外的延伸,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提高语文运用能力非常重要。将学生喜欢的影视剧,带进语文课堂,引导他们思考故事情节之外的深刻含义,共同探索影视人生,同样也是一堂精彩的语文实验课。  《大话西游》里搞笑的情节、堪为经典的话语,深为学生喜爱,经常听到他们在传颂电影里台词:“曾经有一份至真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再来一次,我会对你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上
芹菜的话:冬季奥运会冠军周洋在夺冠之后,对着镜头说:“拿了金牌以后可能会改变很多,首先肯定会让自己更有信心,也可以让我爸我妈生活得更好一点。”或许正是发自肺腑之言,周洋的话语感动了现场及电视机前的众多观众。时隔不久,有官员指出,运动员获奖感言“说孝敬父母感谢父母都对,但是心里面也要有国家,要把国家放在前面,别光说父母就完了,这个要把它提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官员的话在网上引起广泛的讨论。3月12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训练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师生“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手段。而目前的语文课堂提问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提问过于简单或过于深奥,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二是提问没有新意或急于求成,让学生生厌;三是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容易挫伤学习困难学生的积极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教学的预期效果,还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了。优化课堂提问必将使师生
最近听课观摩了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的几个课例。我发现,教学能力强、富有经验的教师,根据学情,安排了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都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不过,我有个困惑,演讲词和一般的论述类文本的差异究竟体现在哪里?演讲词的课堂教学设计,我们似乎还是在沿袭一贯的解读模式。对于论点、论据、论证的结构分析固然重要,但无法回避的是,演讲词的赏析应该着重探究“言”(公众场合的口语表达)和“演”(演讲,是有声语言和
庄子的《逍遥游》因为电影《大鱼海棠》的热映,再次成为学生们热捧的文章。开学的第一天,连高一的学生都问我,我们什么时候学庄子的《逍遥游》。庄子生于战国时期,约公元前369年,比老子与孔子出生的年代要晚上一百五十多年,但是庄子的学说飘逸倜傥,读来甚是有趣。《逍遥游》作为庄子的代表作品,它的想象奇特怪诞,全文洋溢着浪漫色彩。  《逍遥游》出自《庄子》,乃是全本三十三篇之第一篇。文章流传久远,妇孺皆知。也
这几天,刚讲到《鸿门宴》一课。在分析项羽人物形象的时候,师生之间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师:大家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项羽是怎样一个人呢?  生1:从“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一处可见其幼稚。(接着就听到了不少学生发出了一种不屑的声音“傻×”。)  师:(立刻循声而问)你们为什么认为他傻呢?  生2:他太没心机了,完全没有防备之心。像他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吃亏才怪呢!  师:(听到这句话,我顿时感到心头
在教授《合欢树》一课的前几天,有天早上同一办公室的一位语文老师说:“昨晚我读了《合欢树》,忍不住哭了”。记得当时我会心一笑,因为史铁生的文章历来就很打动人心,我也有过阅读他的文章而鼻酸落泪的经历。同时我想到,马上要和我的学生们分享这篇美文了,这样打动老师心灵的文章也必然会打动学生——因为母爱是每个人都在体会着的美好情感。  在正式上课前的早读课上,我预先让学生们朗读了《合欢树》,先熟悉一下课文,但
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drink a bottle of water? Maybe just five minutes. But the plastic (塑料的) bottle will stay in nature for 500 years! Plastic does not disappear (消失) easily. It is a big probl
叶圣陶关于教学的精辟论述是他长期教学实践的结晶,也是他从事写作、编辑、理性思考成果的总结。综观叶老关于作文教学的精湛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他十分强调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作文是生活”是叶老作文教学思想的核心所在。  一、作文——生活的一部分  “一种兴趣,同时仿佛感受一种压迫,非把这些表现成为一个完好的定形不可。根据这两个心理,我们就要说话、歌唱,做出种种动作,创造种种艺术,而效果最普遍,使用最便利的,
何谓实用文?根据王荣生教授的看法,就是指诉之于理的文章,这是相对于诉之于情的文艺性文体而言的。它既包括过去所说的论述类文本,也包含了实用类文本,具体有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文章、论文、评论、杂文、公文等类文章。这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文类,要确定它的教学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不同类别的文章其体式和阅读目的有别,即便是同一类文本,这篇文章与那篇文章也不尽相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作为一种文类,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