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头的痛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dl_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州市某小学一个上四年级的孩子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他母亲对他说:“妈妈不希望你考多好的名次,但如果你每次都在尾巴上,你会有什么感受?会有同学讥笑你吗?老师会怎么看你?”孩子想了想,说:“同学不会直接取笑我,但有不一样的眼神,因此,我这里会疼。”孩子的手放在了自己的胸口上。至于老师,孩子描述了这样一个情景:期末复习时,老师会在班上对那些考试成绩拖后腿的同学进行激将——点着同学的名问大家:“你们说,这次他能考多少分呀?”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嚷起来:“跟上次一样,四十多分!”“五十多分!”“他肯定考不及格!”
  这无异于往学生心头捅刀子——教师用不适当的语言或行为方式对学生施行心灵惩罚。
  教师不能对学生施行体罚众人皆知,2010年9月1日起施行的《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第三十八条就明确规定教师不得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然而,有部分教师不太在意的是对学生施行“心罚”。
  冷嘲热讽,挖苦学生在学习、纪律、活动等方面的不尽如人意,让学生在嘲笑、挖苦下逐渐失去自信,成为一个自卑的弱者,承认自己是“笨的”、“无能的”。同时还可能有弹簧效应,激起学生对教师的极大反感,变成名副其实的“刺头儿”,时时处处与教师作对。
  置之不理,把有过错的学生当做“透明人”,用冷漠的态度告诉他:“我已经放弃你了,再也不管你了,随你怎么样。”这种“无视”,无疑断绝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学生陷入不知所措,极有可能强化其出格的、带有破坏性的行为。
  隔离学生,在班级中制造舆论,不让其他同学与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交往:“和他玩在一起,你还想学好吗?”被孤立和往外推的“坏学生”,其交往需求无法在班级内得到满足,就可能转向外部寻找“气味相投”的朋友,甚至到社会上找不良少年做朋友,步入歧途。
  粗暴威吓,“再这样下去,你就完蛋了!”“以后准备干什么?在家给父母养着吗?”让学生对未来失去信心,自暴自弃。
  有以上举动的老师,他们也许有这样的考虑:嘲笑、指责是为激一激那些无动于衷的学生,让他们清醒;冷处理是给那些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反省一下自己;隔离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是为了不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担心他们像传染病一样传染其他同学;至于威吓嘛,就是破锣必须用重锤,不用重锤敲不响。不用怀疑,这些老师一定是爱学生的,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罢了。我们往往会原谅刀子嘴豆腐心,只是下手狠了,就会失之有度,刀子点到心上就过了。
  怎么办?攥紧心字头上这把刀吧——忍,一忍再忍!人在很多时候都需要忍的。否则,伤害的不仅是刀尖所指,还有你自己。广州女孩扎西拉姆·多多(谈笑靖)在她的《喃喃》中写道:“有人尖刻地嘲讽你,你马上尖酸地回敬他;有人毫无理由地看不起你,你马上轻蔑地鄙视他;有人在你面前大肆炫耀,你马上证明你更加厉害;有人对你冷漠,你马上对他冷淡疏远。看,你讨厌的那些人,轻易就把你变成你自己讨厌的那种样子。这才是‘敌人’对你最大的伤害。”
  “我要你把60分到75分这档学生的分数提到90分,实习成绩提到优秀。否则我绝对会报复你或者你儿子的。我既然有胆量威胁你,也有本事让你痛苦,毕竟你的信息我已经全部掌握了。”这是南京一位大学生发给老师的短信。
  如果你接到这样的短信,会不会看到一颗病入膏肓的心?会不会有些无奈和悲哀?会不会反思我们教育的失误与差池?
  我们姑且重温一下前苏联教育家布卢姆斯基说过的那句话吧——“允许错误,但不存在嘲笑与责骂。”
其他文献
《古诗两首》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主题中的一篇课文,包括贺知章的《咏柳》和朱熹的《春日》。两位诗人妙笔生花,那亭亭玉立的一株碧柳穿越千年,从遥远的唐朝翩翩而至;那生机勃勃的春天,在诗人“等闲识得”中嫣然绽放,刹那间满目春色,万紫千红。作为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引领着孩子们通过古诗构筑的意象,感受春天的无限诗意,享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气象万千。所以本课教学要整体观照单元主题,
期刊
“认识东南西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内容之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的所在方向;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方位知识  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对三年级学
期刊
在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例6时,教材呈现了两幅图画,一幅是一个西红柿和一个装了200mL水的烧杯,另一幅是放入西红柿水位上升至350mL的烧杯。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教师的点拨,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接着进行小结:“我们刚才所使用的方法叫排水法,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学生仿佛已心领神会。正当要给学生布置课堂练习时,一个男生
期刊
孔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所倡导的助人为乐的美好境界。当别人获得救助时,我们会从心底里涌出自豪和幸福。然而,社会的现实撕毁了我们的梦,也葬送了我们应有的热情和希望,让我们不时看到这样的报道:某司机在行驶途中救起一位倒地的老人,结果官司缠身;一位中学生搀扶跌倒的老奶奶,被紧紧抓住不放手……面对这些让人困惑不已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宣讲助人为乐的道理,又该怎样引领人们去助人
期刊
设计理念: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由于学生对人生的哲理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教学《手指》时,既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从中获得人生启示。教学时可以采用“精读课例‘以例悟法’、略读课文‘依法自学’”的策略,按照“谈话激趣,导入课题——初步读课文,把握
期刊
笔者听过这样一节“角的大小比较”课,教师创设了一个“挑战性”环节,意图让学生在辨析与思考中加深对角大小“质”的理解。然而仔细琢磨之下,总感觉这样的“挑战”不尽合理,我们不妨来做一次再研究。  教学片段回放:  教师先出示两个大小不同,边长不等的角,如图1。  角1 角2  图1  师:同学们,观察后思考,哪个角大?  学生纷纷争相表达看法,有的认为角2比较大,有的认为角1大,两种观点一时争论不休。
期刊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表面上是对学生而言的,但其实强调的却是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在教育实践中做到爱学生,和学生成为朋友,让学生“亲”和“信”,从而达到“不教而教”的效果。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我们既要对每一个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成为爱的播撒者。  一、把学生当做朋友的老师——可美  前几天我参加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闲暇之余,听到了孩子们的一段对话。  甲
期刊
教材简析:  在数学基础理论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通常是以集合论为依据加以证明的。此外,也可以用计数公理来说明:任意两个数a与b相加,不论是a+b,还是b+a,结果都一样;类似地,任意三个数相加,不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还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计算顺序不同,并不影响计算的结果。本节课的知识点看似简单,但是学生真正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应用加法运算定律改变运算顺序进行简便运算,对学生思维的敏捷
期刊
昆明市第十五幼儿园从1952年建园,至今已有六十年了。自2007年以来,在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幼儿园先后被认定为云南省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云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评估优级甲等幼儿园,云南省文明学校、文明单位、绿色学校,在办园理念、深化管理、教育科研、办园规模等方面不断发展,得到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引领,在全省享有较高的声誉。  如今,昆明市第十五幼儿园是繁华城市中孩子们的乐园,幼儿园
期刊
《古诗两首》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专题——“春天里的发现”中的一篇课文,课文由《草》、《宿新市徐公店》两首描写春天的诗组成。  教学本课须考虑一些因素: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对《草》、《宿新市徐公店》这两首古诗也不陌生,读通顺、能背诵已不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重点应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展开想象,在读中感悟、生情、入境,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音韵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提升审美情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