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参法师:入世是全民的慈善

来源 :芒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力越大说明越辉煌,压力越大说明越精彩。抱怨什么呢?抱怨多吐槽多,就说明你见识短浅。每个人都是生命的经历者,每个人都是命运的实践者,有点风雨算什么?
  曾经的经历是最好的幸福
  很多人看我平常嘻嘻哈哈,总是问我是否也会抱怨。其实我平时也难免会抱怨汽油价格过高,其实抱怨不多。抱怨什么呢?抱怨多吐槽多,就说明你见识短浅。每个人都是生命的经历者,每个人都是命运的实践者,有点风雨算什么?
  压力越大说明越辉煌,压力越大说明越精彩。我给大家说个真事的故事,我前段时间在路边听到两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在偷偷商量。我们两去温州卖小吃吧,小吃赚钱。其中一个小伙子就说:卖小吃不如捡废品,那地方垃圾多,能捡到家居能捡到衣服。
  就因为脱离了学校,脱离了书本,他们交流的内容,内心想象的生活和幸福,一个是能去温州卖小吃,卖早点。另一个就更简单,直接想到切入主题捡废品。2013年我要走入高校全国巡讲,我就会面对很多的大学生。其实我面对许多的大学生的时候,我感觉他们是非常幸福的。一个年青时代,把自己的青春交给校园,把自己青春在校园度过,是人生的无限美好。幸福在哪里?大学的校园安静美好,男同学女同学成群,多么幸福。人生做美好的回忆,不管你毕业于哪个大学,那个大学的黄昏是最美好的。不关你是毕业于一本、二本、三本还是大专。每个一生,最美的回忆都是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曾经的经历是最好的幸福,最甜的幸福。
  对我来说,幸福已经是很简单,小徒弟们只要认真吃饭,小徒弟们只要打游戏,小徒弟们犯了错误以后我就一句话,罚抄心经十遍。
  寺庙里的小徒弟中有些是孤儿,以前避讳,现在不避讳了。因为这些孤儿在二十岁的时候能有自由选择,回归社会也好,在寺庙留着也好,这些都可以。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身为一个爱心人士帮助他们成长。
  这几年我的重心都在慈善方面,不管是从“免费午餐”还是到“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报”、“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我原来的任务是关注资助白血病患者,这些都是广大网友爱护的和关注的。
  由于前段时间红十字会的一些风波,大家对网络慈善给予了很大的厚望,希望大家对慈善事业进一步加大推动力度。老百姓的善良并没有打折,虽然红十字会中了几抢,但是大家对慈善并没有减去热请,更多的热情都投身了网络慈善。
  有句话说得很简单,你坚强所以你快乐,你懦弱所以你痛苦。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是这样的,坚强就能快乐,懦弱就会痛苦。就像林黛玉一样,一把鼻涕一把泪,所以就夭折了。心宽,才长久。
  娱乐是内心世界的一份快乐
  如果给娱乐圈画个大的圈圈,就能把整个世界都画进去,世界就是一个娱乐村。如果给自己画个圈圈,娱乐就是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份快乐。
  大家会想:延参法师我们老是在娱乐节目里面看到你。大家想啊,现在还没有发展到佛教文化单独成为平台的情况,他们把延参法师划分到娱乐里我有什么办法呢。呵呵,包括百度里也把我划分到“其他娱乐明星”里,后来我用验证了的账号提出抗议,昨天还在其他娱乐明星里面,这两天把我划分到了当代作家里。改成当代作家我就愿意了。
  大家想一想,任何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把我东划划西划划,不管怎么划我也只是一个僧人。所以目前还没有一个这个关于佛教的独立平台,大家一定要宽容一些。 包括很多电视节目当中就看到延参法师在娱乐节目里,现在电视节目,除了打鬼子的电视剧以外,就是一一点点像《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中国好声音》这样的娱乐节目,其他节目也没有啊。所以以后通过大家的努力,希望可以在电视上多开一些传统文化频道,人生励志频道,幸福人生频道。
  其实,就像在佛门中,“出世”与“入世”并没有分开,有一句话说:出世不利入世,入世不利出世。出世是你一个人的觉悟,入世是全民的慈善全民的慈悲。出世是觉悟,入世是慈悲,觉悟不利于慈悲。
  脱离百姓的觉悟有什么意义呢?脱离百姓的觉悟与不觉悟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提倡的是“人间佛教”,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参与社会参与生活,在这个社会进步中分享社会的宽容。
  有人问,法师僧人拿相机犯戒吗?僧人喝可乐犯戒吗?很多年前我在火车站,累了就想睡一觉。人家乘务员就说了:起来!起来!我说干什么啊?她说:你和尚怎么睡觉呢?我就奇怪了,和尚不能睡觉吗?她说:你们和尚都是入定,都是打坐,和尚不睡觉。现在老百姓都理解了,和尚也睡觉。
  前几年是和尚和可乐犯戒,2007年下半年,为了迎接奥运会,我恰恰帮百事可乐做了一回代言。大家就觉得,和尚怎么还能做代言呢?一切公益慈善活动,僧人完全有代言的价值。做公益慈善的活动,一个僧人不应该落后。
  包括前一段江苏卫视的《最炫名族风》我去做嘉宾评委,有很多网友就说,一个僧人怎么去做评委。他是一个支持广大中老年人健身的一个大型公益活动,提倡老人走出家庭,融入社会。刚好就请我去了,请我去干什么?就是为了鼓励老百姓快乐生活、幸福生活。这是人间的一大公益,我们很多目光都忽略了我们一点八亿人口的老年人,关注老年人和关注儿童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的中心思想,首先尊老。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流行“家丁”一词,其中典型反映了人们对一些公职人员从服务公众到服务私人异化的愤怒。现在《人民日报》使用“家奴”一词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但稍作思考也并不难揣摩作者之心理:一方面,“家丁现象”遭遇舆论的大张挞伐仍然不见式微,理当有一个更激烈的语词进行警示,另一方面,国家机关新闻发言人与一般公职人员不同,当他面对公民举报时的表态与其职责定位存在着太大的反差。  所谓新闻发言人的职责,它是从政务公开
期刊
回归质朴的路  这个叫榔梨的小县城,与乡村无别,初秋的光景,早上比城里要清凉得多,需得穿上件外套。一大早起来,毛新建、贺小江夫妇,喜欢到自家的林子里散散步。林子不大,鸟却多,喜鹊、斑鸠、八哥、鹩哥,叽叽喳喳地落在头顶摇曳的树干上。苦楝子树、花椒,还有几棵茶籽树,鸟吃了种子拉在这,就又长出几棵棕榈来。地上是人踩出的一条窄窄的路,在树林里绕过一圈,通向屋后的池塘。毛新建爬梯子翻过围墙,到自家菜地上去看
期刊
公益是每个人骨子里的一种诉求,公益之心人人都有。我们做公益的人很幸福,能够把内心最深的诉求、终极的关怀变成此生的一种行动,甚至于一种职业,我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公益,是每个人骨子里的诉求  我们的公益组织“北京地球村”有17年了,我自己做公益也有22年了。这个过程中,我自己有一些感受,同时对目前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些想法。我们毕竟是在底下做事儿的人,没有时间把理论提炼得那么精细,就
期刊
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国梦”成为国内思想界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和媒体宣传报道的焦点,基本上集中于内宣的层面。实际上,“中国梦”的宣传应当是一个立体工程,最终达到的应当是“内聚民心、外结盟友”的效果。从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所处的舆论环境来看,“中国梦”在对外传播层面上的重大意义应当得到决策层、理论界和舆论界应有的重视。  从内容上看,我们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梦,应当顺应国际主流舆论的变局,积极回应国际主流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技术手段、创作思路等方面对3D纪录片《凯蒂·派瑞:这样的我》进行作品研究,认为现阶段3D技术和2D技术各有利弊,可以在影视创作中根据拍摄题材适当选用。3D技术适用于程式化、规范化制作模式,2D技术更适合随机纪实拍摄。无论技术怎样变迁,“故事”和“情感”都是纪录片创作的核心元素。  关键词:3D 2D 选用 结合  《凯蒂·派瑞:这样的我》(Katy Perry:Part of me
期刊
今年是我编辑生涯最忙碌的一年。在编辑“黄永玉文集”的过程中,这位九十老人,给我的感受特别深。他是世纪老人,像黄苗子、黄裳,包括丁聪、吴祖光、杨宪益等,这些老人都相继离开了。黄永玉是目前中国在世的,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形象的老人。这批知识分子,承担了社会的苦难,他们拥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深厚的创造力,对待苦难有一种达观的态度。  黄老现在仍然以每天四千字的速度在写小说,今年他完成了《吴卓河的浪荡汉
期刊
自媒体时代最大的特点是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媒体。从传播的角度来讲,自媒体的第二个特点是点对点的传播,它很容易带来信息的聚集、扩散和传播的双向运动。一方面,每一个关注者、转发者和评论者都会聚集信息;另一方面,每一个转发者自身又成为信息的发射点和扩散源。所以自媒体可以将聚集和扩散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导致信息在短时间内被放大。  任何时代的民意表达都应该有界限。我认为自媒体有自我调整、自我清理的机制。突
期刊
最近大家都在谈世界末日,所以我发过一条微博,“世界末日的话题,可以供我们娱乐,也可以供我们反省。今天、明天、后天,日月照常起落,万物照常生息。爱着的人们继续相爱,恨着的人们忘掉仇恨。佛祖、上帝、真主及所有的神灵都同他们的信众同在,直到永远。”我可以把这段话当作2013年的憧憬,同时也当作对过去总结。  我平时没想过拿什么作为座右铭,因为现实常叫人心溃败,我们需要坚守的东西太多。但我经常说一句话:“
期刊
2013年,《长江新闻号》乘风破浪,实现湖北电视新闻的多个创新之举,收视连创佳绩:最新数据显示,《长江新闻号》2013年1月对湖北卫视收视贡献排名第一;2月《长江新闻号》在CSH32城市网同时段省级卫视排名第4位,比前一月提升2位,《长江新闻号》在市场同类节目中收视提升幅度最大……  为此,我们采访了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长江新闻号》总制片人梁云。“拼命团队”打造45天的奇迹  记者:20
期刊
我仍然保持着愤怒,愤怒能让我保持清晰。我愤怒是为了告诉自己要做一些好的东西,好的音乐,来抵抗这个不好的人生。  每一首歌都像是一张名片,是我对世界的认识与看法。我只是向大家传递了一种我的想法,一种比较正能量的东西。让年轻人觉得,“我也可过这样的生活”,给大家多一种命运的可能。  我有一个小本子,记录着十多年来自己写的词和曲,这就像一本我的自传一样,抒写着我从前到现在的变化。  最开始学吉它也好,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