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与养生

来源 :健康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酒,它的种类品牌极多,大体上可以分为白酒、黄酒、啤酒、葡萄酒、果露酒几大类。其中,对人体健康有好处的,首推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
  好的红葡萄酒,外观呈现一种凝重的深红色,晶莹透亮,犹如红宝石。打开瓶盖,酒香沁人心脾,啜一小口,细细品味,只觉醇厚宜人,满口溢香。缓缓咽下之后,更觉惬意异常,通体舒坦。实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从医学的最新研究结果看,经常饮用红葡萄酒,起码有四大好处。
  第一是延緩衰老:人体跟金属一样,在大自然中会逐渐“氧化”。金属氧化是铁生黄锈,铜生铜绿,人体氧化的罪魁祸首不是氧气,而是氧自由基,是一种细胞核外含不成对电子的活性基因。这种不成对的电子很易引起化学反应,损害DNA(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等重要生物分子,进而影响细胞膜转运过程,使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受损,促进机体老化。
  红葡萄酒中含有较多的抗氧化剂,如酚化物、鞣酸、黄酮类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硒、锌、锰等,能消除或对抗氧自由基,所以具有抗老防病的作用。
  据调查统计表明,生活在盛产葡萄酒区域的人们,由于饮用葡萄酒的机会较多,所以平均寿命较长,在葡萄种植园工作的农民,平均寿命达90岁以上。
  第二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红葡萄酒能使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而HDL的作用是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所以能有效的降低血胆固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不仅如此,红葡萄酒中的多酚物质,还能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防止血栓形成。虽然白酒也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但几个小时之后会出现“反跳”,使血小板凝集比饮酒前更加亢进,而红葡萄酒则无此反跳现象。在饮用18个小时之后仍能持续的抑制血小板凝集。
  第三是预防癌症:葡萄皮中含有的白藜芦醇,抗癌性能在数百种人类常食的植物中最好。可以防止正常细胞癌变,并能抑制癌细胞的扩散。
  将白藜芦醇加到人工培养的人类白血病细胞中,结果发现这些血癌细胞丧失了复制能力。科学家已经从葡萄、桑树、花生等70多种植物中发现了白藜芦醇,其中以葡萄制品含量最高。
  在各种葡萄酒中,又以红葡萄酒的含量最高。因为红葡萄酒是用果皮、果肉果仁、果梗共同酿制的,而有些葡萄酒则仅用果肉酿制,所以红葡萄酒是预防癌症的佳品。
  第四是美容养颜作用:自古以来,红葡萄酒作为美容养颜的佳品,倍受人们喜爱。有人说,法国女子皮肤细腻、润泽而富于弹性,与经常饮用红葡萄酒有关。
  红葡萄酒能防衰抗老,这就包括延缓皮肤的衰老,使皮肤少生皱纹。除饮用外,还有不少人喜欢将红葡萄酒外搽于面部及体表,因为低浓度的果酸有抗皱洁肤的作用。
  据记载,过去的法国宫廷贵妇人,如今的影视明星和服装模特,常将陈年红葡萄酒外用,以此来保养皮肤,使皮肤更加光泽、细腻,富有弹性。
  无论是哪一项针对“葡萄酒有益健康”的研究,我们都必须强调一个前提:适量饮酒。只有在适量的情况下,饮酒才有可能给我们带来益处。
  葡萄酒与养生
  多喝少量葡萄酒饮用安全量,各国各有法律法规,而最为权威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以10g乙醇为1酒精单位,女性一天不能超过2个酒精单位,男性一天不能超过3个酒精单位,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过4个酒精单位,一周至少有一天不喝酒。简单换算:一款12%的葡萄酒×250毫升=30g乙醇=3个酒精单位,250毫升=1瓶×750毫升/瓶×1/3,简单说,男性一般每天饮用上限约1/3瓶,女性稍少一些,约为1/5瓶。也解释了为何女孩子单独被男孩子约喝葡萄酒危险了,因为两人喝一瓶,已经超过了健康用量。提供一种非常容易记忆的方法:最好每周挑一天不喝其余时间不妨天天饮用,一男一女一天健康用量合计为半瓶。
  红最养生
  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哪个更有益,可能大部分人都隐约感觉是红葡萄酒。许多人曾经很耐心地研究白葡萄酒搭配海鲜如何提升鲜美的绝配感,餐前喝香槟是如此的舒畅且符合国际礼仪。但,今天不得不说明,就养生而言,红葡萄酒确实比白葡萄酒更有益。在酿造过程中,红葡萄酒比白葡萄酒多提取葡萄皮或籽甚至是梗里面的单宁,正是让刚开始接触红葡萄酒的人不太习惯的涩涩的单宁,里面却是富含对身体非常有益的多种物质。
  重视单宁
  一瓶简单的波尔多AOC文森庄2010年(价格约200元)和一瓶拉菲庄园1995年(价格约1万多元)哪瓶更养生?大部分同学的答案是同样有益。我建议回答“拉菲”,因为这提问的人往往会开那瓶“更养生”的拉菲一起分享。
  两瓶波尔多酒基本成分相近。但是否所有红酒都是同样有益呢?确实不是。现今许多所谓温和,柔软,好喝的葡萄酒,其实暗示了缺少极好的酸度以及单宁酸,也就是缺少了许多对身体有益的原花青素等多酚物质,对身体的有益成分反而较少。
  富含原花青素的红葡萄酒 (像由Tannat葡萄为主要原料的Madiran葡萄酒)对身体较为有益,但口感生涩,甚至非常咬口,艰难下咽。因此,回归到永恒的餐酒搭配话题原来是如此的科学。红酒配牛排,其实是让牛排,羊肉,野味等各种红肉,特别是半熟的,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恰好能中和单宁酸的苦味,同时在饮用过程中消化了咬口的涩感而让酒显得柔滑,整个过程也使养生脱离了“苦”感。
其他文献
记得上次离开你们的时候,還是在白云机场,当时你俩嚎啕大哭的样子让爸爸很揪心,分别的场景仿佛还在眼前,转眼间爸爸来非洲已经半年了。……父亲节前夕,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二孩援非医生熊柯从加纳发来一封感人肺腑的家书,表达了他对孩子的思念。  熊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眼科主治医师,中国(广东)第七批援加纳医疗队成员,于2017年12月13日抵达西非加纳,在这开展为期一年的援外医疗工作。  “说起非洲,
随着互联网的春风,吹来的人工智能健康产业也在被大众广泛认知,不仅引起了关注健康的人们注意,同时也引得创业者们的駐足。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意识到,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度很高的话题,而人工智能健康产业也在稳步上升。那么,人工智能将会给健康带来什么呢?
早在原始社会时,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并列拼接成的木梁桥。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建造。桥的种类有很多种,如梁桥、拱桥(单拱桥、双拱桥)、索桥(悬索桥、斜拉桥、吊桥)、拉升桥、旋转桥、高架桥等。桥也是很多的故事起源,如赵县的赵州桥、飞夺泸定桥、黄河大桥等。  STEM课程之《桥》中,我们给学生介绍中国桥梁的骄傲历史,教育他们立志做祖国的栋梁之材,具体教学内容如表1,适用年级为7—
针灸是什么?有人评价称它为上古绝技、神仙技法、人间奇术……这些评价给针灸套上了一层神圣外衣的同时也使很多人对它敬而远之,对针灸的盲目崇拜和避之不及都使得针灸在医学发展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只有让更多人了解针灸的真正“面目”,才会使针灸起到造福人类的作用。  如今在我国各地所挖出的历史文物来考证,“针灸疗法”的起源是在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的时候,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锐的石器按
尽管肿瘤可防可治的观念已普及,但肿瘤的高发仍在公众中造成恐慌,特别是部分人对肿瘤缺乏了解,将所有肿瘤都看作不治之症,导致人们“谈瘤色变”。为此, 《健康之友》杂志社记者采访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医科主任冯利教授,冯利教授认为,肿瘤只是诸多慢性病的一种,需要理性看待。其实,与同为慢性病的末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相比,许多肿瘤患者的生存率还要高一些。  《健康之友》:当初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了
现在社会有一种现象,每次“苹果”出新款,朋友们总会开玩笑嚷着又到了卖肾的季节。是的,这种负面消息不断,曾经就有一位19岁的少年为了刚上市的iPhone,不惜前往黑市,以2万多元的价格卖掉自己一个肾。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曾经健康的身体垮掉了,检验报告为肾功能缺损,已构成三级伤残。一直到今天病情恶化到不能自理,后半生只能卧床调养……还有笔者的一位远房亲戚也不幸患有“尿毒症”,家人叫苦不迭,给原本就不怎
教学分析  《测量气温》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的起始课,本课要求学生认识气温计,并学习使用气温计测定气温的方法,分析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初步学习如何处理数据。  教材第一部分用学生讨论图引入主题——气温。提出问题:关于气温你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分为观察和测量两个环节:观察用于测定气温的工具——气温计,从气温计的结构、功能、单位、量程、刻度等方面了解如何
实现学生大概念的连续进阶是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普遍共识,各学段的教师应当在展开教学之前充分思考学生从何处来(认知起点)、往何处去(课程目标)的问题,尤其是学生跨学段的发展。能量是教育部修订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以人教版小学科學与初中物理教科书为分析对象(其中小学科学教科书1~3年级为人教鄂教版),分析能量相关概念
【摘要】通过党建工作的创新,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是高校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本文结合赣南医学院图书馆党建创新实践,探讨党总支、党支部、党员“三位一体”的高校图书馆党组织建设的思路和途径,以期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基层党建;“三位一体”  基层党建工作是基层组织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组织发展目标的强有力保障。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坚定
一所学校的教学改革,必须要有明确的教育理念,这是推进教学改革正确实施的灵魂。绍兴市上虞区城东小学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珍重和滋养每一颗童心”,学校的科学教育也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展开的。为了落实这一教学理念,学校要求科学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作科学学习的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学,引导学生融入自然、融入生活、融入科学,亲历探究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力、生活力、创新力。为此,我们在课堂模式、课程建设、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