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车裂刑发展与现代法治建设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mgle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古代法律制度中刑罚作为惩罚犯罪的方式,其发展演变不仅体现着中国的发展进步,而且还在中国的法制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刑罚体系在不同时代或者同一时代的不同时期的发展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总的发展方向无疑是由残酷、滥刑向理性、慎刑方向发展。车裂刑也是如此,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发展后,最终也走向灭亡,在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国古代刑法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In our ancient legal system, punishment as a way to punish crime, it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not only embodies China’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but also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a’s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nalty system in different times or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same era Are also different, but the general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s undoubtedly by the brutal, abusive punishment to rational, cautious direction. In the important period of the rule of law of socialism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iminal law in ancient China, laws and regulations that are in line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are formulat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gal system will surel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其他文献
某型飞机主起落架固定螺栓是机翼上部框架与支柱外筒的主要连接件,据外场统计,从飞机使用至今该螺栓共断裂228件,断裂部位绝大多数在M33×1.5一端,螺纹根部至3扣之间。螺
本研究于2015年至2018年间对皖西和皖南山区的劳亚食虫目动物进行调查,通过布设陷阱桶和钳夜法共采集劳亚食虫目样品65个,利用形态学和线粒体Cyt b基因作为分子标记的分子系
通过CFG桩网结构在福厦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中的应用,对该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加固处理效果进行了详细阐述,证明了它的应用价值。
【正】《指南录》是南宋末年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自编的一部历叙其本人流亡生活的诗集。从他于临安(今浙江杭州)城外被元军拘留劫持北上,行经镇江,逃离虎口;在真州(今江苏仪征
目前,草原毒草的蔓延面积日益扩大,对其进行脱毒利用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一个切入点。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属于禾本科(Gramineae)芨芨草属(Achnatherum)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
<正>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现象在诊断获得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LH)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08年10月继发性HLH疑似病例61例,根据HLH-2004诊断标准分为确诊组及排除组,比
会议
<正>书号:ISBN978-7-8069-6228-2出版时间:2005年定价:36.00元此书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孔祥吉教授与日本学者村田雄二郎合作整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本书比较详
<正>书号:ISBN978-7-8069-6228-2出版时间:2005年定价:36.00元此书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孔祥吉教授与日本学者村田雄二郎合作整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本书比较详
<正>目的:为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穿支皮瓣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新鲜成人尸体6具,行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及层次解剖,观测第6~10肋间后动脉外侧穿支的类型、管径、走行
般若学在魏晋清谈中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关于这个问题, 学界有不少争议.《 世说新语》 等表明, 起源于印度的佛教般若学思想自进入中国之后, 便以其特有的方式逐步进入中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