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运动康复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术后的应用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ffyzer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上肢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后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对9例上肢肘关节、手背、手掌部及指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7.5~33.0岁,平均25.0岁;应用股前外侧皮瓣2例,旋髂浅动脉皮瓣1例,足内侧皮瓣3例,趾腓侧皮瓣3例(1例为双侧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移植皮瓣面积4.5 cm×1.5 cm~23.0 cm×16.0 cm。术后第4天起在患者自控镇痛(PCA)辅助下由康复专科治疗师开展早期皮瓣受区关节运动康复治疗,以术中松解后关节活动度的70%~80%为限,在不引起剧烈疼痛下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术后2周起根据患者病情行个性化康复治疗至术后4周。术后定期随访。

结果

术后所有皮瓣均成活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所有患者均未行二期肌腱及关节松解,关节活动度恢复至健侧同区域的90%,受区关节主动活动肌力平均达到4级。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结果优7例,良2例。

结论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术后患者开展早期运动康复治疗,可减少术后出现肌腱粘连及关节挛缩,避免患者二次手术,在修复患者肢体创面的同时可令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明显恢复,减轻患者负担。

其他文献
放疗是治疗外阴癌的重要手段,可分为术前放疗、根治性放疗和术后放疗。同步化疗或许能够实现更好的临床结局,然而患者要面临不良反应加重的问题,因此应制定个体化放疗和化疗方案,严格限制剂量,避免治疗中断。推荐应用调强放疗技术,其在剂量学和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常规放疗;可选择性使用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技术,但是要求术者有较高的操作经验,并且仍需进一步探讨适宜的靶区处方剂量和危及器官剂量限值。
小细胞肺癌(SCLC)是恶性程度极高的侵袭性神经内分泌癌。目前,SCLC的标准治疗仍是放化疗,虽然SCLC早期对化疗敏感,但往往因耐药而出现复发转移。近年来,免疫治疗在SCLC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免疫检测点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如纳武单抗、阿特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在SCLC的临床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且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显示出
目的探讨手指洞穿性离断的微型复合组织块再植方法。方法2001年2月至2016年10月,对16例16指洞穿性离断手指的微型复合组织块仔细清创后进行再植。术中准确对位、精准修复,吻合指掌侧固有动脉主干或分支,无可供吻合动脉者采用皮下静脉动脉化等不同类型的血管搭配方式进行再植。术后随访组织块成活、外观、感觉及关节功能情况。结果16例洞穿性离断微型复合组织块中,有1例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愈合,其余再植手指
RhoA作为Rho蛋白家族中的代表成员,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既往研究表明,RhoA在调节肌动蛋白聚合、细胞骨架结构重塑、细胞极性改变以及上皮-间质转化等过程中具有关键的调控作用,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多种恶性表型,如迁移、侵袭等。目前主流研究观点认为,RhoA在肿瘤的发展中起到促癌作用,抑制RhoA的表达及活化可抑制肿瘤的生长及进展,因此RhoA可作为临床上抗肿瘤治疗的潜在靶
显微骨移植系指带血供的骨移植术,目前已成为治疗骨缺损、骨不连及骨坏死的不可缺少的手段。近年来,显微骨移植与时俱进,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发展。本文就显微骨移植在适应证方面的拓展以及与新技术、新理念的结合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全臂丛根性撕脱伤行健侧第7颈神经(C7)移位术治疗后远期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对健侧肢体的影响。方法2004年9月-2014年12月,应用健侧C7移位术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并成功随访83例,其中健侧C7移位到正中神经33例、桡神经14例、肌皮神经22例,同时移位到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14例。随访内容包括患肢受体神经所支配肌肉的肌力恢复情况及支配区域皮肤感觉恢复情况、双侧肢体协同活动及术后对健侧肢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远端动脉瘤(DIAA)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16例DIAA的临床资料;其中大脑前动脉(ACA)远端动脉瘤10例,小脑后下动脉(PICA)远端动脉瘤3例,穿支动脉(PA)远端动脉瘤3例。手术前根据神经导航系统设计头皮切口与开颅骨窗,手术中采用神经导航系统定位直达病灶进行夹闭或切除。出院前复查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阔筋膜瓣游离移植无张力修补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对6例复发性腹股沟斜疝采用吻合血管的自体阔筋膜瓣游离移植修补术,阔筋膜瓣切取的面积为6 cm×6 cm~8 cm×12 cm,重建血运移植修补腹股沟管后壁筋膜缺损。分别于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术后斜疝有无复发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移植阔筋膜瓣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联合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修复高能量创伤后小腿及足部大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应用游离ALTP联合DIEP治疗高能量创伤后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7例,其中创面位于小腿前侧及足背4例,位于小腿后外侧及外踝3例。I期急诊下行清创探查术,修复重要的血管、神经、肌腱,骨折予以外固定支架固定。创面VSD敷料覆盖1~2周后,待创面清
目的探讨缝接神经的带蒂顺行指掌侧固有动脉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7月-2018年7月,应用缝接神经的带蒂顺行指掌侧固有动脉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8~62岁,平均40岁;车祸伤2例,重物压砸伤8例,机器绞压撕脱伤5例,切割伤5例;其中单纯软组织缺损12例,合并骨折、关节脱位、肌腱损伤8例。软组织缺损面积1.0 cm×1.0 cm~2.0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