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区推进义务教育重点领域改革工作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qiqi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渭城区教育局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解决群众子女入学难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为着力点,推进义务教育重点领域各项改革工作。
  一抓改革招生制度,提供人本化的入学服务。为规范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招生行为,给广大适龄少年儿童创设公平、公正、平等、和谐的入学环境,该局严格按照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的原则,结合全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的数量、分布和当前学校的布局及规模,精心绘制学区划分卫星地图,深入调研,充分吸收公众意见,调整完善各公办中小学学区,确保学区划分更加科学合理,并及时在教育局门户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布。同时,开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残疾儿童入学就读绿色通道,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段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通知》,印发《渭城区拆迁群众子女就学安置办法(试行)》,对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和拆迁户子女入学作了明确规定,规定各学校的学区服务范围内外来人员随迁子女、进城落户农民子女、拆迁户子女与学区内常住人口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同等待遇,每学年各学校对学区内起始年级适龄少年儿童,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发放入学通知书,保证每一名适龄少年儿童按时入学。目前,全区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5300多名、留守儿童128名,无一人辍学。
  二抓培养模式改革,打造规模化的名师团队。确立了提质与扩量并重的教师队伍建设理念,在加强中小学教师各类培训教育和深化校本研修的同时,在全咸阳市率先组建成立了渭城区名师工作室,聘任名师导师47位、授牌导师22位,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通过示范课、观摩课、评课辩课、剖析课例、课堂教学诊断、“同课异构研讨课”等举措,形成了“四互”教学、“语文瘦身教法”等先进教学模式,并在门户网站开设“渭城名师工作室”博客群,打造开放式交流平台,实现了所有博客成员网络管理、在线培训、互动交流、在线研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提升了名师培养的效果。截至目前,47位名师与全区中小学400余名学员结成对子,帮助和引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共培养出省级教学能手36人,省级学科带头7人,市级教学能手60人。
  三抓课堂管理改革,创造优质化的教学质量。渭城区教育局始终坚持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方向,抓住课堂教育这个核心,以实施义务教育课堂教育改革“新常态·大视导”活动为载体,集中利用三年时间对全区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学过程管理、课堂教学、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等进行全面指导和规范。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期末抽科考试,加强质量意识和质量行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探索推行机关干部推门听课、学校领导一线代课、教育质量一票否决等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推进“学区结盟制”,加强校际间的互助交流,辖区学校依托“学区结盟制”校本研修机制,借助名师工作室,积极开展示范课、展示课等活动,提高教育教育水平,形成了各学校之间密切配合、互通有无、共同发展的良好效果。同时,加大课改力度,共申报国家级课题4个、省级课题8个、市区级课题94个,目前已结题78个,形成了一批先进课题成果。
  四抓资源配置改革,实现均衡化的发展格局。按照《渭城区振兴教育事业五年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和省市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有关精神,渭城区建立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轮岗交流长效机制,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原则,组织对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配备、队伍结构,以及符合交流轮岗条件的教师、校长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梳理汇总,稳步推进交流轮岗工作,从2015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城区学区之间交流,并建立了相应考评激励机制,对交流轮岗校长教师在岗位聘任、职务晋升、评优树模、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优先倾斜,对参与轮岗的校长年度考核出现一次不合格等次者,免去其校长职务,轮岗教师在年度考核出现一次不合格等次者不得返回原学校任教。建立“学区结盟” 校本研修运行制。分片成立了由负责学校、成员学校、学区组成的结盟学区,各结盟学区立足教师专业发展实际,以解决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方向,积极开展“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小课题研究,探讨常态下的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教学变革模式等多样化的研修活动,形成了各结盟学校之间密切配合、互通有无、共同发展的渭城校本研修工作新局面,极大地促进了学区教育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均衡发展。(咸阳市教育局)
其他文献
“脚踏汉唐的热土,胸怀千年的梦想,人文科技青春闪光,自由民主和着青春激荡,我们西中人,肩负着三秦的嘱托,追寻着五千年的梦想;用智慧点亮祖国的未来,用双手开启华夏的曙光,放歌天外,为中华把复兴的号角吹响……”   豪迈的校歌唱出了西中人的情怀,道出了西中人的坚毅,这所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辉煌的办学业绩的百年名校始终将复兴中华的梦想铭记于心,“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为学生终身发展负
期刊
日前,陕西省教育厅公布了2016年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新增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和专业名单。29所已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的56个本科专业新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西安航空学院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新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两校10个本科专业新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专业。  2013年,我省出台了新的《陕西普通高等学校申请新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及专业审核办法》,改变了原来由省学位办统一组织新增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已
期刊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在微信公众号开辟“天天爱学习”专题,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每天推送一个题目,受到师生党员高度关注。截至5月27日,阅读量累计6232人次,互动评论达3275条。  在陕西高校,类似这种形式新颖、深受师生欢迎的学习方式不断涌现。今年3月以来,陕西省委高教工委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龙头任务,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并举办全省高校党总支书记“两学一做”示范班,推动全省
期刊
近日,陕西省各市(区)按照国家和陕西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工作要求,对所辖区(县)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西安、宝鸡、铜川、延安、汉中、安康率先全面完成了督查,工作成效显著。  西安市专门成立了以西安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总督学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督导检查组,分3个工作小组,从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三通两平台”建设等6个方面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及“十二五”期间市级财政投入3亿元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的落实情
期刊
日前,陕西省教育厅调研视导组对西安市第26中学、西安航天中学、西安市育才中学、西安市第66中学、西安市第75中学五所学校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工作进行调研视导。  调研视导组一行实地查看了五所学校校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参观了学校部室,观摩了学生展示活动,观看了学校宣传片,听取学校创建工作汇报并召开反馈会。会上,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二处处长张荣祖反馈了调研视导意见并针对下一步创建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要进一步
期刊
记者日前从陕西理工学院获悉,教育部5月31日致函陕西省人民政府,同意陕西理工学院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  陕西理工学院由原汉中师范学院和原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以秦巴地区为中心的陕甘川渝鄂毗邻地区唯一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建校近六十年来,已为社会培养出十余万名以中等师资和工程技术为主的专业人才,一大批优秀人才奋战在教育、科技、管理和生产第一线,为西部地区和陕西特别是秦巴山区经济社会发
期刊
2016年4月,陕西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财政厅下达铜川市农村教师周转房租赁型保障房项目25所(472套),计划建筑面积21920平方米。加上2012~2015年已经实施的21所(470套)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项目,铜川市将有46所农村中小学建成教师周转房,解决1884名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做到永久保留的农村完全小学以上学校教师周转房全覆盖。  目前,25所学校正在积极按照项目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要求,
期刊
改造校园存在安全隐患的厕所围墙,实行安全“四查”制度,为全县学校统一印发《校园安全日志》,建立问题台账制度……这一系列措施是淳化县教育局不断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逐步精细化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淳化县教育局始终将校园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常态、整治为重的原则,立足学生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淳化县教育局局长于荣说。目前,淳化县的安全教育已经形
期刊
蒲城县教育局日前出台《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构建基础教育“1236”骨干教师队伍体系(到2020年,培养出100名教学名师,200名学科带头人,300名教学能手,600名教学新秀),建立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一是以学习培训为基础,提升专业素养。通过聘请专家讲座、经验交流、外出学习观摩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统筹利用有效资源,不断更新他们的教
期刊
“三年的‘捆绑式发展’探索之路,使我们农村小学充满了新鲜的血液,也使我们农村学校既保存着固有的‘乡村敦厚’,又增添了现代的‘都市高雅’。”咸阳市秦都区双照中心小学校长魏喜乐说,“通过联盟发展,我们学校的办学视野开阔了,老师的专业化成长步伐加快了,学生更自信了,校园也更美丽了。”  双照中心小学的变化得益于秦都区推行的“中小学教育发展联盟”。2012年10月,在借鉴北京、浙江、辽宁等地区“教育集团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