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梁庄是我生命中无法绕过的存在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ou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鸿。

  有些中国在城市,但,更多的中国在农村。
  《中国在梁庄》,一部唤醒中国人集体乡愁记忆的读本,一部获得十几项文学大奖的书,一部引发300多家国内外媒体争先报道的书。
  梁庄,生她养她的地方,让她魂牵梦萦的故乡。
  这片土地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在梁鸿的笔下慢慢道来。
  2011年,因为做《出梁庄记》的调查,梁鸿来到青岛,去采访五奶奶的儿子,每天晚上,她都跟她婶子睡一张床,对方一动不动的,紧紧地抱着她的小儿子。她的第一个孩子死了之后,又生了一个孩子。
  梁鸿感觉婶子没有睡着。有一天,她就说:“婶子,我们俩聊会儿天吧。”
  婶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自从宝儿死之后,我12点之前从来没有睡过觉”。
  宝儿是她淹死的孩子,梁鸿到青岛的几天,从来没有提过她的儿子,双方都没说。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这句话好像搁在她心里面,她就等着有人来问,她想诉说,但是却从来没有机会诉说。
  《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都是记录这些底层农民的诉说。他们的泪与笑,他们的爱与痛,在梁鸿的笔下,在梁庄女儿的笔下,汩汩流淌。
  重返我们曾经逃离的故乡
  《新民周刊》:20岁以前一直在农村生活,就一直在梁庄吗?
  梁鸿:实际上21岁之前,我都在以我们老家为中心的县城附近生活,上了3年中专,又回到乡村教书。
  《新民周刊》:乡村教师是在梁庄吗?
  梁鸿:在另一个村庄。经过我们老家的那條河,也穿越了其它好几个村庄,像我曾经教书的乡村学校,就在河的下游。
  《新民周刊》:是不是到了北京以后,才有了故乡的强烈感觉?
  梁鸿:其实我觉得“故乡”这个词是比较游移的,我原来去师范读书的时候,一两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这个过程中,也挺想家的。后来到北京读研究生、定居,不知道什么时候,故乡,变成了你心中一块沉甸甸的地方。它是慢慢形成的,随着距离的增加、年龄的增长,故乡,才变得清晰。很难说哪一个时刻,它变得如此强烈。
  《新民周刊》:你有篇访谈,题目是“重返我们曾经逃离的故乡”,是不是可以说,你离开故乡时,是“逃离”的?是拼命想要离开农村的?
  梁鸿:“逃离”这个词可能太过动词化了,不过你想一个农村的孩子,那么努力读书为了什么?就是为了离开农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逃离农村困苦的生活境遇。确实,一代代的人都在逃离乡村,试图找到更好的生活。当你已经走出农村,进入城市,有了家,再回过头来看家乡,这就是重返。
《中国在梁庄》。
《出梁庄记》。

  《新民周刊》:2008年回到家乡,怎么想到要以非虚构的方式来写梁庄?
  梁鸿:我想很多作家开始写作的时候,第一个想要书写的,就是你的家,你的童年——和你有关的事物。在我心中,对我至关重要的,还是家乡。所以非常自然的,想要写梁庄,想要回到我的童年。
  其实我每年放寒暑假都会回家,听我们的老支书讲顺口溜,因为他是我们的开心果。我觉得写作是慢慢累积的过程,只是我以前没有意识到我要去书写它,要进入他们灵魂的深处。这样一年一年的累积是必不可少的。
  当时我不想写成小说,当然也不想写成论文,就想了用怎么样的方式来写,也是在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这种比较现场化的书写,有点类似于人类学的观察。到了后来才有非虚构的概念。并非是有了非虚构的概念,再去写《中国在梁庄》的。
  《新民周刊》:你的父亲带你去采访的?
  梁鸿:其实也谈不上“带”。我父亲和我一起在村庄里聊天,一开始也是无意识的,后来我才发现,我父亲的角色非常重要,他到哪一家都知道哪一家的历史,好多你不知道的故事,慢慢,一个村庄的历史轮廓就浮现在你眼前了。而到我写《出梁庄记》的时候,我和我父亲那就真正是一种合作关系了。他和我一起去外地找那些老乡们。
  梁庄有一定的代表性
  《新民周刊》:因为你用的是“中国在梁庄”这个标题,是不是认为梁庄是可以代表中国农村现状的?或者说它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
  梁鸿:没有那么大,这只是个题名。不过呢,题目有一定的象征性,实际上,梁庄有一定的代表性,它既不大也不小,既不富也不穷。这样一个村庄的生活,这样一个村庄的境遇,可能会是中国很多村庄的影子,所以我觉得用“中国在梁庄”这个题目也不为过。在中国,像南方有的村庄特别富裕,这要细究起来,每个村庄有每个村庄的境遇。
  《新民周刊》:“三农问题”是当今中国的一大难题,觉得解决之道在哪里?   梁鸿:这恐怕不是作家能够回答的问题,一个作家的职责就是将生活的内部场景非常细致、非常深入地书写出来,至于解决之道,需要政治家社会学家来梳理、解决。我们能提供的只是一个村庄的场景、状态,很难提出解决方案。
  我希望在这些真实的村庄场景和现状的描写中,有某种问题性,但是我觉得这问题该如何解决,需要更多学者的解读,我不想过分的问题化。《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现在也是很多大学的社会学系和人类学系的必读书目,我想他们也是从真实的场景里面找到他们所要的研究和思考的材料。
  《新民周刊》:虽然都是一个村庄的,但是你去采访的时候,是不是会发现一些跟你原来想象的不太一样的家庭?
  梁鸿:那肯定会有。就算是自己的亲戚朋友,你真的了解他们吗?乡村农民的很多境遇、现状真的不是你能想象的。像我的亲哥哥早年外出打工,他给我讲他的故事,讲他怎么逃跑,怎么给抓到收容站,这事以前我都不知道,因为这次写书的契机我才了解这段往事。所以我觉得每个人的人生都值得你去挖掘,值得你去倾听。
梁庄。

  《新民周刊》:近些年,梁庄的变化大吗?
  梁鸿:说大也不大,房屋还是那些房屋,只是原来的小学废弃了,孩子们都到镇上去上学了。原来村庄里的水塘给填满了,要么盖了房子,要么成了垃圾场。有些人出生,有些人死去。从一个历史长河来看,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里的很多人都去世了,包括我的父亲,那你说算没有任何变化吗?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有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今年要回家写一本《梁庄十年》,因为《中国在梁庄》已经出版十年了,我想每十年来写一本,也算是一个长远的记录,直到我去世,这可以说是关于村庄的一个连续性的文本。
  《新民周刊》:《中国在梁庄》成功以后才写的《出梁庄记》,还是之前就已经计划好了要写出城农民?
  梁鸿:我在采访写作《中国在梁庄》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他们就谈到了他们的孩子在外面打工,他们不在场,又是在场的。我那时候就想,我应该把那些在外打工的人,他们的故事也讲出来,这才是完整的梁庄。我之前并没有规划好要写什么。
  《新民周刊》:《出梁庄记》因为记录的是进城的农民,采访的过程中是不是遇到更多的困难?
  梁鸿:确实是的,因为要到一个地方去找人,本身就比较艰难。他们又不在中关村或者上海徐家汇,都在比较偏远之地,找人是比较费劲的事。说农民到城市打工,可是到底他们去了哪里呢?他们住在哪里呢?这是特别有意思的事。所以我在《出梁庄记》中仔细写了我是怎么找的他们,在什么地方见的他们,他们居住的地方是怎么样的,所以也是特别想要构筑一个大的空间地理的感觉,就是这些农民进城之后,他们到底在什么地方生活。
  每一个采访都有不同的感觉,比如说到青岛看我的堂叔,他在青岛生活了十几年。我的堂叔在当地的电镀厂上班,说是说青岛,但实际青岛胶东的一个村,实际上还是农村,我找了很久才找到。而且,我看到他们住的房子非常潮湿,比我们老家的房子还落后呢,我去了才发现,原来他们只是从梁庄搬到了另一个村庄,居然也离乡背井这么多年。所谓“打工”,依赖的是工业,而在梁庄,没有工业。
《四象》。

  《新民周刊》:2015年,你失去了父亲。因而写了《梁光正的光》,但為什么不再用非虚构的方式了呢?
  梁鸿:我觉得写我的父亲不太适合用非虚构的方式,而且他本人就是个非常戏剧化的人物。他会允许我虚构,那另一方面,我也从我父亲的形象出发来挖掘更深层的东西。比如父亲作为一个人的存在,作为一个农民的存在,作为一个男人的存在,除了父亲,他还有很多身份。我也想通过他把人性的冲突、人性的挣扎表现得更加充分一些,所以我觉得这时候虚构是更合适一些的。
  《新民周刊》:《四象》是你的第二本长篇小说,从非虚构到虚构,这种转变顺利吗?
  梁鸿:我不觉得是一种转变,我写作还是百无禁忌的,我更多思考的是这个题材适合用什么样的文体。只是我觉得《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适合用“非虚构”来写,而到了《梁光正的光》,他是一个高度戏剧化的存在,那我自然会用虚构的方式来创作,到了《四象》,就像我在《后记》中提到的,就好像在突然之间,听到亡灵的声音,要把亡灵的声音体现出来,那只能用非虚构的方式来写。所以从非虚构到虚构对我不构成什么转变,那时候自然而然就用两种笔法写了。
  《新民周刊》:你的父亲算不算对你影响最大的人?
  梁鸿:每个人的父亲对他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我和我的父亲的关系,早年也有很多争吵,但是总体来说,我的性格受他影响很大。我的父亲很乐观,像我们兄弟姊妹也很乐观,会自我调侃,也会面对艰难困苦,坚强地挺过去,这是我的父亲给我们留下的遗产。我的父亲像个刺头,爱发表意见,我们也是。其实我们的大半生,都在努力克服或者摆脱父母的影响,然后到了有一天,你才会发现,这种影响是摆脱不了的,它已深入骨髓,成为你命运的一部分。   《新民周刊》:韩孝先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多重人格,他分裂成了他早前听说过的那三个人,这个人有原型吗?
  梁鸿:谈不上有原型,那只有一个非常遥远的影子,我有个同学,精神有点问题,当我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这个影子已经退去了,重新加入新的血液、新的相貌、新的身份。所以说原型好像也不太对。
  《新民周刊》:中国传统哲学里有“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象”是不是也有古典哲学方面的考虑?
  梁鸿:我写的时候也很怕把小说写成哲学的阐释,我怕我能力不够,另一方面,我写的并不是古典哲学本身,而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是如何在当下中国呈现出来。我想写的,是中国生活内部的思想,它是如何生成的?
  重新审视乡土文学
  《新民周刊》:从鲁迅到莫言,你对中国乡土文学怎么看?
  梁鸿:我觉得《四象》不是乡土文学,离乡土文学有点远了。现在年轻作家写乡村的确实越来越少了,不过我觉得也没有关系,因为文学本身也在发生变化。现在很多青年作家写小镇生活,写在城市的打拼,这是时代变迁之后的结果,像莫言对乡村进行原生性的书写,越来越少了,而对乡村进行开放性、与时俱进书写的,则相对多了。因为村庄也在发生变化,时代也在发生变化。你不必在大家之后亦步亦趋,你要找寻你自己的路,新的方法和途径。
  《新民周刊》:一直在写梁庄,是觉得梁庄是你的根?
  梁鸿:我只是用梁庄作为一个符号,更自由,它是我思维不断发展的原点,它是非常多变的符号,具有不同的意义。它是不固定的,可变形的,但它的内核是与我息息相关的。或者换句话说,正因为它的内核与我息息相关,所以我才可以自由地生长它、让它更具真实性,让我更有自由思考的可能。
  《新民周刊》:如果是个符号的话,有没有融入其它地方的农村?
  梁鸿:那肯定是的,《四象》和《梁光正的光》里的梁庄是非常符号化的,那是好几个乡村捏合在一起的产物,甚至可以说和真实的梁庄已经没有什么关系。它是一个载体,只是说梁庄我比较熟悉,我用这个名称比较自在。
  而我每次回家,都会走亲戚看朋友,和他们聊天的时候,多多少少对中国其它地区的农村有所了解。北方的农村,尤其是那些比较偏僻的地方,差别不大,大同小异,都依靠男人外出打工,老人在家带孩子,这样一个模式生活。而城郊的村庄就比较富裕,一旦城市扩张占用了他们的地,也会形成城中村。
  《新民周刊》:之后还会一直写梁庄?
  梁鸿:对,梁庄是我生命中无法绕过的存在,我就想每十年写五万到十万字关于梁庄的文字,假设我活到七八十歲,那我还可以写好几本关于梁庄的书,我想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
  《新民周刊》:文学作品对你影响大的有哪些?
  梁鸿:文学作品那就多了。我是个疯狂的阅读主义者,我爱阅读,各类书籍我都读。我并没有更偏好卡夫卡、纳博科夫或者波拉尼奥,拉美的其他作家我也很喜欢,对于阅读,我是个“滥情主义者”,我喜欢读字。小说与文论我都爱读。
  主演《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新民周刊》:主演了贾樟柯导演的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纪录片的话,就是拍摄了你的乡村生活?
  梁鸿:有访谈的内容,也有到我老家拍的段落。也就七八天时间,还是以我的行走和观察以及我过去的生活为主。
  《新民周刊》:最初贾樟柯是怎么找到你的呢?
  梁鸿:贾樟柯办了一个贾家庄文学节,邀请了很多作家去,我也在被邀请之列。去了之后他才跟我说要做一个访谈。我原来以为是每个作家都要做的例行的访谈,结果不是。我和他谈了一上午,至少三个小时,我看他的资料准备得非常齐。完了之后,我看贾家庄文学节的海报,我才知道他要拍《一个村庄的文学》,因为海报上有介绍。主要是贾樟柯觉得这个纪录片和我的人生比较契合,他找了我、余华和贾平凹。之后,过了十几天,他就带着摄制组去了我的老家——梁庄。
  《新民周刊》:拍摄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梁鸿:因为是纪录片,所以还是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度,没有什么特别的剧本,也不会都设计好。我们聊天、说话都没有任何的预设,他也没有任何的引导。贾樟柯是个非常好的导演,他在梁庄找我生活过的地方,我的家、我上过的小学、初中和师范学校,然后记录我们的聊天。
  《新民周刊》:成片已经看过了吗?和你之前的预想有差别吗?
  梁鸿:我看过粗剪。既然是电影,我们都是导演电影思想中的一个元素。我原来并不知道他到底要拍什么,我原来以为他会拍作家笔下的乡村,或者以作家为中心的乡村,而实际上,他的拍摄更生活化,更日常化,他没有着眼于作家创作的成就,他没有过多拍那些。他更多地着眼于作家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场景,可以说是个人的精神史。
其他文献
这是一辆崭新的房车,宽大的厢式车身,不论从车外的哪个角度看去,这架势都丝毫不逊于一辆城际大巴。当它大摇大摆地开在西三环路上时,行人们纷纷侧目,可以理解,今天早上我第一眼在小区的停车场里见到它时,目光也不由得被它的车身吸引,在一排小轿车里简直太鹤立鸡群了——这车头后面装的分明是一个窗明几净的豪华小标间。  这是我在北京经历的第一个春天,蛰伏了一个冬天之后,当我心血来潮向众人提议,明天,周六,我们去野
As a kid, I never did anything unless somebody was watching.Even now that’s true. You can’t be funny all by yourself. I’vealways wondered why I behaved the way I did. Then I read a
[摘 要]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参与这一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和有效的现实途径。江苏省某小学依托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公民教育已有近三年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同时也发现活动还存在社会、教师和家长认识不足,学生对公共问题的不理智,教师“代办”搞“面子”工程,学校缺乏公民文化氛围等问题。为此,从实践角度进行了反思并提出改进策略: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引导学生积极理性参与公共生活,教师
“I was always gung ho1 about going to graduate school for some reason,” reflects Everet Rummel, a data analyst at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That was naive.”  Rummel was indeed gung ho, embarki
达尔文的夫人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这与他的立场颇有矛盾。然而,她却是“进化论”的第一位读者。她包容的心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达尔文,削去他激进的棱角,让“进化论”以客观、明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她是这一伟大理论背后的伟大女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
[摘 要] 高考改革能否有效推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至关重要。然而,许多管理者、教师、家长、特别是学生对此很茫然,因此,必须普及相关理论知识。人生规划通常也叫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行动安排。
郑晓龙导演的电视剧作品《甄嬛传》自2011年上映以来,掀起了一股全国性的清宫剧热潮。该剧凭借扣人心弦的剧情、精湛感人的演技、精美绝伦的服装道具,尤其是极其考究的人物对白赢得了一片好评,被公认为难得一见的良心好剧。上映至今,其经典形象和经典台词仍然被广大剧迷津津乐道。《甄嬛传》在国内市场的巨大成功最终吸引了国外电视人的注意,经过好莱坞著名制作人操刀剪辑,又经历了字幕翻译、补拍等一系列工作,2015年
Top 10 Trail Races in China  2020年1月18日,世界越野跑巡回赛UTWT第一场在香港拉开序幕,同时2020届也是港百第十年。  游培泉、向付召战胜国内外名将夺得男女子冠军,一切都向着最美好的方向发展,却没人知道,此时距离武汉封城仅剩下5天。  疫情袭来,国内体育赛事被冰封,整个2020上半年的时光似乎静止,“战疫”是唯一的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人用在家中跑步的方
Saying a final goodbye to pets at a funeral is a specialmoment for owners, but the monks involved must stillcough up money in taxes, Japan’s top court ruled.
2009年4月,在桐乡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成立了。现集团的整体情况可以用四点来概括。一个集团,两个母体,即原桐乡市第一实验小学和原第二实验小学;四个法人,即北港春晖小学、凤鸣小学、振东小学、城北小学各一个法人;五个学校,即城北小学、北港小学、凤鸣小学、振东小学、春晖小学。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有一个梦:润泽风雅,和而不同,以文化的力量推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