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CI模型的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及应用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aaa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时代知识组织的碎片化和网络化传播,使得新时代的教师需要更多地与互联网发生交互,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即教师个人知识需要管理。本文针对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基于SECI模型的四种知识转换模式,结合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对应提出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及应用策略,并以《“互联网 ”时代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慕课建设为例,介绍了幕布在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以期给MOOC建设者与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SECI模型;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应用策略探究;幕布;慕课建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9)08-0091-05
  引言
  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大数据让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人类面临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的挑战。[1]2017年新媒体联盟中国高等教育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和2016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中指出,将技术融入师资培训,提升数字素养,反思教师角色,期望教师可以熟练掌握多种技术方法来传递教学。[2]同时,《教育信息化2.0计划》指出,教师要探索信息时代的教育,努力构建“互联网 ”条件下人才培养新模式,全面覆盖学习空间与提升信息技术素养。[3]新的技术给信息自由传播提供了平台和加速器,使得信息生产和传播几乎同步,但同时碎片化知识源更难聚会形成完整的体系,这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更需要做好个人知识管理,以更好地面对新时代的“互联网 教学”。
  个人知识管理及教师个人知识管理
  1989年,知识管理出现于美国公司联合会的管理知识资产的试验项目中。个人知识管理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Jason Frand和Carol Hixon(1999)提出,他们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概念框架,个人组织和集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使其成为我们的知识”。[4]美国密西根大学的Paul A. Dorsey(2000)教授在此基础上完善并发展了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论框架:“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作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5]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是指教师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知识进行获取、储存、分享、运用和创新的过程。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质是促进教师的隐性知识(内隐的经验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外显的理论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6]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也是知识管理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互联网 ”时代的教育需要教师结合互联网思维工具和模式,完成知识脚手架的搭建和知识库的建设。因此,笔者将教师个人知识管理过程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知识的获取与积累;二是知识的分析与反思;三是知识的交流与分享;四是知识的整理与深化;五是知识的应用与创新。
  SECI知识创造模型
  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提出的SECI模型将知识动态转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共同化(Socialization)促进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表出化(Externalization)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联结化(Combination)促进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内在化(Internalization)促进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7]之后Nonaka I和Taeuchi H在这四个阶段的基础上,提出了场(Ba)的概念,场指的是知识创造需要分享、创造及运用的实际情景,在这个场所里信息通过解读被赋予含义,然后转变成知识。它包括了原创场(Originating Ba)——通过分享心得、体验、想法等隐性知识,使得知识实现有效转化;对话场(Dialoguing Ba)——通过对话和反思,将个人心得与技能转化成公共的概念与法则;系统场(Systemizing Ba)——通过信息技术的组合、编辑、共享来完成知识的转化;练习场(Exercising Ba)——通过行动、训练、实践,将系统化的知识内化。[8]
  每一种场(Ba)都支持一種转换模式,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不断地转化,形成一个相互连续、螺旋上升的过程,实现知识的积累、内化、分享、创新。
  SECI模型下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及应用策略
  基于SECI模型,结合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针对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笔者提出了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及应用策略(如下表)。
  1.隐性知识共享化:借助幕布实现教师个人知识存储云端轻量化
  知识的共同化,是将个人隐性知识在群体中实现共享的过程。由于隐性知识具有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特征,教师可以通过观察、练习、模仿和实践等方式来获取。获取与积累信息是构建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体系的基石,一定程度上将教师个人隐性知识共享化。“原创场”是教师分享隐性知识的场所,支持着教师专业知识的共同化过程。
  幕布是一款思维整理软件,是以层级折叠式文字来整理内容的大纲式头脑管理工具,可以用来记录笔记、管理任务、制订计划等,支持一键生成思维导图。跨平台跨设备自动同步的功能也能更好地完成个人知识搜集、框架搭建与内容扩展,同时能快速编辑、浏览层级结构,并能简易标签和互联网快速分享,可帮助教师快速完成主题构建和知识领域的组织,实现知识存储的轻量化、云端化、便捷化。教师通过别人分享的幕布链接获取资源、积累资源,从而达到知识的获取与积累。
  2.隐性知识外显化:运用幕布实现教师个人知识可视化
  知识的表出化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是知识创造过程的精髓。由于教师的专业隐性知识具有高度个人化、难以言传的特点,而表出化则是通过“人到文档”的方式实现隐性知识共享[9],所以,教师可借助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可视化工具表达自己的隐性知识,使知识的表征形象化、直观化及多媒体化。
  运用幕布可实现教师个人知识可视化,该软件支持图片的插入与编辑。幕布的一键生成思维导图的功能,按逻辑结构组织好内容后,思维导图即时呈现。让教师在对话场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隐性知识,增强知识点之间的可视性与逻辑关联性,有利于其隐性知识的外显化。   3.显性知识综合化:WorkFlowy与幕布帮助教师实现个人知识最大化
  知识的联结化是将各种显性知识综合为知识体系的过程。这种知识创造模式,包括将不同的显性知识彼此结合。个体通过将散乱、碎片化的知识连接在一起,通过对显性知识的整理、增添、结合和分类的方式,重新构造既有信息,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
  知识的分享其实是将总结的内容教给别人。使用WorkFlowy与幕布条目化分享能帮助教师实现个人知识最大化。WorkFlowy与幕布支持文档分享,打开相应功能后,每一篇文档都将获得唯一的网址链接,所有人都可以通过链接访问文档,查看思维导图。
  4.显性知识任务化:借助幕布帮助教师任务管理简便化
  幕布特有的添加标签功能,提供了一种简单直观的任务描述和管理方法,能帮助教师很好地梳理和拆分任务。官方Blog推荐使用“#”来定义类似优先级(priority)等描述事物属性的条目,使用“@”来定义与人有关的条目,如任务分配,教师只需在@或#后面敲击出标签名称即可。点击标签,所有被标记的条目都会被检索出来。在系统场内,教师可用幕布自定义标签来标示任务执行信息,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显性知识的任务化。
  5.显性知识内化:幕布助力教师个人知识整理条目逻辑化
  内在化是将理论性、文本化的显性知识体现到实践性、情景性隐性知识之上的过程,这个过程经过共同化、表出化、联结化,以共有心智模式或技术诀窍的形式内化到个体的隐性知识基础内,知识才能变成有价值的资产。教师可利用幕布让其成为知识整理与深化的场所。在练习场中,教师通过条目化的理论文字的整理与教学实践,将理论性知识转化为个人的教学技能和经验,从而实现显性知识的内化。
  幕布在《“互联网 ”时代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慕课中的应用
  《“互联网 ”时代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慕课的定位是使用互联网的各种工具和平台实现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在课程的设计阶段笔者使用幕布来统筹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使用路径集成模型(如左图),并完成课程框架的构建,同时,便签化各知识点的标题及进行多人协同。
  1.条目化罗列可快速构建课程框架
  条目化的罗列方式更倾向于我们的阅读模式与写作方式,使用幕布可以快速构建《“互联网 ”时代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慕课的框架。
  2.标签添加可快速完成课程任务分配
  在课程任务分配的过程中,一般采用@人物或者#事物。在寻找个人任务时,直接点击标签,幕布就会快速罗列出@某人的任务。标签#同理。通过这样的方式查找出需要的人或事,使得课程任务的分配与建构趋于便捷化。
  3.超链接集合助力课程体系的构建
  借助目录对互联网的碎片化信息进行集中管理,通过超链接的方式集合到幕布的文章中,便于课程内容的补充和知识点的迭代。
  4.完成模式助力碎片化知识的内化
  完成模式是指鼠标悬停在主题的小圆点前会出现“完成”字样,大量的碎片化信息通过完成模式实现知识的内化,将碎片化知识真正纳入个人知识管理体系中,形成自己的知识。
  5.一键生成思维导图与演示模式可快速开展会议讨论
  幕布除了可以进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之外,通过条目化的罗列方式,只需一键就可以生成思维导图。而幕布可一键进入演示模式,文档全屏展示,无论是开会讨论,还是教学培训,都很方便。再结合幕布的大纲式笔记、一键查看思维导图等功能,再也不需要因为一些轻度需求而准备PPT。
  6.不受时空限制建构课程内容
  教师用同一幕布账号在任一终端登录、查看、操作,幕布都会将其自动云同步到其他设备。编辑与修改课程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随时随地进行课程建设。
  7.条目超链接分享实现多人协同文档
  幕布通过将条目以网页的超链接形式分享(可以设置自定义密码),可完成多人协同文档。构建课程内容时,通过超链接分享让课程团队的成员参与课程内容的编辑与修改,多人协同文档与传递文档的便捷性,进一步提升了团队的工作效率。
  结论与展望
  1.教师应改变个人知识管理的方式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应用与研究,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互联网学习的转变、知识深化的方式变革,教师应改变个人知识管理的方式,更好地进行个人知识的管理。
  2.教师应更新并丰富个人知识库,促进专业发展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首先要扩充自己的知识库,并根据需求获取有价值的知识信息,然后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构建个人知识管理体系,提高自主学习效率。从长远意义上讲,它能增加个人竞争力,最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3.教师应逐步建立个人知识管理体系
  教师在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人脑的思考过程——接收、保持、分析、輸出、控制[10],借助社会性软件实现大脑思维逻辑化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席守荟.SECI知识创造理论对碎片化知识管理的适应性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16):281.
  [2]S·亚当斯贝克尔,A·弗里曼,C·霍尔,等.新媒体联盟中国高等教育展望(2017)[Z]白晓晶,张春华,吴莎莎,等,译;张铁道审定.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基础教育版[Z].奥斯汀,德克萨斯:新媒体联盟,2016.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8-4-18].http://www.moe.edu.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4]陈全福.基于知识管理的个人医学知识体系的构建[A].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广东省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广东省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2011:4.
  [5]Paul A Dorsey. What is PKM?[DB/OL] [2011-03-12]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0108/13/10185_322593.shtml,2011-3-27.
  [6]陈列,赵虹元,靳玉乐.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导刊,2009(4):38-40.
  [7]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螺旋[M].李萌,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11-12.
  [8]董秀亚.基于思维导图的研究生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9]程志.基于SECI模型移动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3):83-87.
  [10]东尼·博赞,巴利·博赞.思维导图[M].卜煜婷,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10:33-35,192-204.
  作者简介:刘艳闽(1993.9—),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在线教育、慕课设计与制作、教师知识管理;杨上影(1977.5—),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在线教育。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城市级“互联网 医保医疗”智能综合服务平台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编号:桂科AB17129026)。
其他文献
提高自制力,让手机回归“工具”的角色  重新给手机定位,强调它的“工具性”,而不是“拟人性”。有意识地把手机放到一边,通过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能够不用手机完成的事情,尽量不用手机,等我们慢慢戒除对手机的过分依赖,它自然就会回归“人类工具”的角色。  1.主观意识上让自己摆脱手机依赖症;  2.主动减少玩手机的次数;  3.培养一项体育爱好;  4.休闲时多参加聚会、郊游等活动,转移生
从前,有位道士向一位百岁老人请教长寿之遭:“君何以长命百岁?秘诀何在?”老人笑答:“吾信‘三不知’,一曰不知世事,二曰不知生死,三曰不知有身。”道士细究老人话中之理,不由微笑点头,深为叹服。  仔细分析一下这位百岁老人的“三不知”,就会发现它们是符合一定的科学道理的。所谓“不知世事”,即面对家庭纠纷,晚辈纠葛,邻里纷争等纷繁的世事,采取“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为净”的超然态度,不用为这些烦心事去劳
每当夜幕降临,心里便生出期待。那月色,静谧安详,如约来到我身边。静拥月色,我心释然。  爱上美丽的月色,始于我的外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童年记忆的天空,明月皎洁,给大地披一层银辉。我在竹制的老式摇椅里,在晚风的轻拂中,听外婆讲那些可爱的传说。嫦娥奔月,外婆讲了许多遍,每一次那嫦娥奔月的原因都不同,可是我爱听。外婆手执蒲扇,轻晃摇椅,轻声讲着那些古老的故事。而我
其实我应该管八筒叫八筒叔,不过整条槐树路都这么叫他,从小我们也就跟着叫。  八筒排行老八,原义大概是“八童”,不过因了他父母爱搓麻将,所以,他们家的孩子都自动按麻将排了行,八筒的哥哥叫七筒,妹妹叫九条,但九条很凶,见面我们必须要叫九姨,八筒脾气好,他给我们棒冰吃,我们才叫他八筒叔。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钱都买棒冰给我们吃了,九条出嫁了,八筒还没攒够老婆钱。他父母没能力帮他,兄弟姐妹自顾不暇,八筒就一
来自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等地的研究人员发现,因定期做举重等锻炼而肌肉发达的男性患癌症几率可能比普通人低。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近日报道,这一研究由卡罗琳医学院的专家主导,另有来自其他国家的专家参与。他们过去20多年来坚持跟踪调查了8677名男性志愿者的生活方式。每名参与研究的志愿者定期体检,还要做肌肉力量测试。1980-2003年,研究人员记录下志愿者中罹患癌症者的情况,看到底有多少人患上癌症并
我虽年逾古稀,但身体状况良好,血压正常,体重适中,腿脚灵便,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精神饱、满。因此,有些老友见面都说我像个60多岁的人。其实,我之所以有这样的好体格,完全得益于读书报,勤动脑,常写稿。  我从1962年开始就给报刊、广播写稿,一写就是40多年。在新闻媒体共发表各类稿件2000余篇。大半辈子写文章,现在老已将至,却发现写作对养生大有好处。好处至少有三:第一,写作是强度较大的脑力劳动。现
抗战时期日军战俘总共也就三四千人,而同时孳生的皇协军和伪政权人员又有多少呢?    前不久去黔东南参加一次活动,顺便玩了几个旅游景点,受个人喜好左右,予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游客蜂拥而至的西江千户苗寨,而是历史文化名城镇远。这个小城位于贵州东部,史称“湘黔门户”。自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置县,历来为设府、道、专署的核心地盘。宋绍定元年(公元1226年),朝廷赐名镇远州,有点统辖西南的味道。两千
走过百年风华的中国共产党正以昂扬的斗志带领中国人民奋进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灌注与传承。在辽沈战役纪念馆中庄严有序地陈列着66面血色奖旗,“军政两胜”“钢铁堡垒”“百战百胜”“仁义之师”“死打硬拼”“刺刀见红”“打胜仗、爱人民、讲团结”“状元旗插魁星楼”等等,可以说,每一面奖旗都是一场生死较量的结晶,每一面奖旗都是中国共产党人血色基因的弘扬。那么,这些奖旗到
马王堆一共出土700多件漆器,胎质主要有木胎和夹纻(zhù)胎两种。木胎的制做方法有轮旋、割削、剜凿和卷制,不同器形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夹纻(zhù)胎是先用木头或泥土制成器型,作为内模,然后用多层麻布或缯(zēng)帛附于内模上,逐层涂漆,干实以后,去掉内模,便剩下夹纻(zhù)胎,称为“脱胎法”。其中木胎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木胎又包括旋木胎、斫(zhuó)木胎和卷木胎。  当现场考古人员在提取这
日本现代漫画普及的鼻祖手冢治虫出现在50年代,60年代,手冢开始了动画创作。手冢的作品不仅技术手段有了创新性,内容上也非常注重故事性。和以前教育孩子听话的卡通故事完全不一样,这些作品非常重视戏剧性表现,以一种平等的思维方式对待受众,赢得了不同年龄层的喜爱。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神话,孩子在挑战大人的权威中成长。接近真实的故事情节构成中,“大人总是对的”这种日常的逻辑被推翻了,孩子们在重重危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