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福建土楼 北有蔚县古堡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ej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蔚县古称蔚州,又名萝川,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境内三山(燕山、太行山、北岳恒山)交会,一河(壶流河)带绕,太行顶峰小五台山坐落县域东南。区位东临京津、西倚山西大同、北枕张家口、南接保定,距首都北京直线距离120公里,号誉“京畿要地”,是“山水脊源”“人文初始”之地。由于地处内外长城之间,以峪道连通华北平原、张北高原和蒙古草原。蔚县自古就是中原王朝的关隘要塞和游牧民族争斗的前沿阵地,因而拥有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采菊东篱下与放马大草原并存的奇崛景象。
  有人便建村有村就造堡
  放眼全境,不论是南山脚下、北部丘陵,还是壶流河两岸,随处可见一座座古老、雄宏的城堡,城连着城,堡连着堡,若繁星点点,呈气象万千,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堪称一绝,实乃大观,真是印证了蔚县“八百个村庄即八百座城堡”之说。实际上,蔚县古堡与明长城是同时代的产物,都是为了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而建,当时,一座古堡就是一个屯兵的堡垒。
  根据文化部门普查,蔚县现存古村(堡)落345座,其中,有较为完整堡门、堡墙、古街巷、古戏楼、古庙宇、古民居的19座(属一类);有堡门、堡墙,部分戏楼、庙宇、老宅等保存较为完好,部分古风民俗仍旧保留的65座(属二类);村堡基本轮廓尚存或古遗迹明显,有较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的158座(属三类);古遗迹存在,有古树、古井等遗存,有历史故事、传说或民风民俗等传统文化的103座(属四类)。
  目前保留较好的200余座蔚县古堡中,精华堡子就有20来个。这些-珍贵的古堡活本,富集观音庙、真武庙、龙王庙、关帝庙、五道庙、文昌阁等古庙,以及戏台、戏楼、民巷、民宅、院落、瓮城等人文遗存,沉淀了深厚的“集中华文明之大成”的历史文化,被专家学者誉称“南有福建土楼,北有蔚县古堡”。因此,蔚县堪称是目前我国最大最集中的古村(堡)落群集聚区之一,是我国北方古村(堡)落的典型代表,我国村落建筑史上的奇迹。
  蔚县北接塞北,南近中原,地貌复杂,关隘险要,是历代兵家屯兵用武之地,是南北征战的兵戎锋线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历史上重要的军事地位。因此,从商周时期开始,到春秋战国、秦灭六国、楚汉争雄、匈奴对峙、辽金大战、宋军扫北、元军南下等历史进程中,为了战争的需要,蔚县这个烽火要塞和征战之地,陆续筑起了屯兵御敌的“军堡”。
  元末明初,朱元璋就曾确定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军事战略思想。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把元政权逐出塞北后,后元的实力仍很强大,边关战事迭起。在以往战略思想的影响下,这一时期的明朝制定了扼守边关的军事策略,修长城、建城堡,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防线上筑起了万里长城,在“三北”地区建造了堡垒高墙的万干“军堡”。
  为了镇守边关、有效监管域内平民,明王朝不惜重金,将地理位置重要的部分民堡购进,供给守土将领和地方官员,于是,又出现了军与官共居的“另类”军堡。明中叶以后,朝廷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略由军事对抗转为通商互利,使蔚县这个军事要冲变成了中原与蒙古各部落商业通道的关隘路口,自然而然地发展为中原与塞上贸易的集散中心,于是,又出现了商业类型的民堡。
  到了清康熙年间,边塞战事平息,社会趋于稳定,经济空前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诸多古村堡开始翻新重建,并配套了戏楼、庙宇等宗教文化设施,丰富了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使各类古村堡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延伸,趋于健全和完善。
  于是,集军堡、官堡、民堡、垦堡等多种类型的古堡于一体的蔚县,进入了“高城深池以为守,坚甲利兵以为卫,耕田凿井以为养,诗书礼乐以为教”的全盛时代。
  这种居住形式,一直延续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文革”时期。之后,在古村堡之外陆续建起了新的房子,出现了新村。但不少村民尤其是老年人,现在依然居住在古村堡里。因其民居传统、民风淳朴、民俗原色,蔚县古堡延续了简慢闲散的生活方式,充溢着浓浓的人情味,成为各种乡思愁绪聊以寄存的适宜处所。
其他文献
推开重重的木门,一片绿绿的竹林首先进入视线,好大的院子,小胡同里竟然藏着如此宽敞规整的四合院。院子里热闹的景象充满着浓浓的老北京的味道。    3 月的北京,乍暖还寒,阳光明媚,绿柳新发,迂回于北新桥青砖青瓦的老胡同里,终于来到了板桥胡同4 号,一间有着青砖青瓦老木栅栏门的宽敞四合院。板桥胡同,北新桥著名的胡同之一,也是皇城根大名鼎鼎的地界,北邻雍和宫国子监,南至北海、景山;东接三里屯酒吧街,西达
在北京市护国寺街有一座红墙黛瓦的四合院,从里面不时传来或高昂、或低婉的京剧之音,朱漆大门上悬挂着书有“梅兰芳纪念馆”的匾额告诉过往的行人,梅兰芳曾是这里的主人。就是在这里,这位戏曲表演艺术大师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十年。  1951年梅兰芳搬进的这座小院并不是他在北京的唯一住所,在李铁拐斜街、无量大人胡同(也就是后来的红星胡同),都能找到他昔日的足迹。这座不大的院落曾经是东边庆王府的一部分,据说是个马
才食嫩莲子,又尝菱角鲜。夏日江南,不仅有美景醉游人,更有满市菱角俏舌尖。  也许是江南的水肥,整塘铺满了菱叶的墨绿,油油地在水面招摇。采菱姑娘点缀其中,真正演绎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境。翻开藤蔓式的丛丛菱叶,新鲜菱角露出了笑脸,像是揭开了红盖头的可爱新娘。摘下的菱角,其外形像极了牛头,尤以弯曲的尖角形似牛角为甚。微绿与微红相渗的外表,彰显出自然的营养给予。  剥开新鲜的菱角,露出奶白色果肉,像是
新奥·工美大厦在新奥购物中心对面,这里聚集了凝结北京传统工艺的特色商品供人们欣赏、购买。  从大门进入,两旁是“燕京八绝”的工艺品,抬头仰望“天空”,“繁星”点点,给这具有文化氛围的地方,增添了些许安静与神秘。拐过弯儿的“北京礼物”文化体验街区里,全是“北京礼物”的展台。一个个造型古朴庄重的红色漆盘,上面的花纹雕刻得精美考究,这便是北京的雕漆工艺。雕漆的工艺过程十分复杂,要经过制胎、烧蓝、作底、着
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它横穿了天津这个拥有千万人口的大都市,见证了这里千百年来的沧桑巨变,伴随着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的市井生活。对天津人而言,海河的意义并不是一条河那么简单,它不仅滋养了这里的一草一木,更赋予了天津人一股独特的精气神,造就了这方水土上豪爽豁达的津门文化。  海河风景线,始于三岔口(海河、南运河、北运河交汇处),止于大光明桥。它宛如一幅长长的风景画卷,景色包含美丽的天子津渡遗址公园、闻名
春风剪帘,古道悠悠。踏上滇西茶马古道,时光便穿越了千年。站在澜沧江畔一个叫做安石的村庄,那马蹄下扬起的尘土,在历史的岁月里漫舞飞扬。  而今,当我踏碎一径春风,终是旧迹难寻,唯有这千年不变的桃花,幻化成雨,飘飘洒洒,把村子围在了中间。那是晨风中绽放的春色,那是书香里的翰墨沉吟。  安石的桃花,纯粹得比脸庞还要洁净。一枝也好,一片也罢,三五朵成簇,十来朵成行,淡粉漫天,横斜错落,层层花朵放纵煽情,却
远离家乡在外打拼,最触动味蕾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那色泽红亮油润、香辣醇厚的辣椒酱。人们常说,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身为鄱阳湖的儿女,从小到大就是吃着母亲亲手做的辣椒酱。  一碟颜色诱人的红蚂蚁辣椒酱,不是一道菜却胜似一道菜,餐桌上少了它吃飯没有胃口。红蚂蚁辣椒酱具有鲜、辣、香、糯、甜五大特点,沿用传统工艺,采用自榨花生油独特秘方,真正的纯手工绿色食品,无任何添加剂防腐剂。  鄱
给黄山加上任何修饰词都是多余的,可黄山之美我却真不知如何来形容。  美最易拉近心理距离。登临黄山,心不知不觉与之契合,于是顿生与之相拥的冲动,就像遇到心仪的美人儿。  可黄山之美,不限于灵秀,更多的在于坦荡而含蓄、刚劲而宽厚、神秘而坚韧。著名国画大师刘海粟十次到过黄山后,深情地说:“黄山是吾师!”  以山为师,是大师的谦逊之言,但从另一个方面说明黄山不仅具有超乎寻常的美,而且还具有达人一样的品格。
郭沫若纪念馆地处前海西街18号,东临什刹海,南望北海公园静心斋。纪念馆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大门坐西朝东,门匾上“郭沫若故居”五个字为1982年9月邓颖超题写。据导游介绍,1963年郭沫若由西四大院胡同5号迁入此地,直到1978年6月病逝,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最后的15年。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先是蒙古驻华大使馆馆舍,后由宋庆龄居住。1963年,宋庆龄迁居后海北沿,在国务院事务管
沈阳的福陵埋葬着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第一位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和他的皇后叶赫那拉氏,因位于沈阳城东1490米的天柱山,而俗称“东陵”。它与沈阳昭陵、新宾永陵合称“关外三陵”,在2004年7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万松何苍苍,挈空作龙舞  对我而言,福陵在我心里总是有一层神秘的色彩。它背靠天柱山,面朝浑河水,与众不同的“一百零八磴”、会“流泪”的老龟、还有从未被打开过的地宫……就这样,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