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DR平片与16排螺旋CT在胸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飞利浦DR与16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成像在胸外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0例胸外伤患者分别采用飞利浦DR平片及16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成像后处理,进行比对。结果 40例患者DR平片诊断符合率64.9%,16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后诊断符合率100%,其中属于骨折的:肋骨36例,胸骨3例,胸椎4例,鎖骨8例,肩胛骨3例;肺损伤表现的25例,气胸及血气胸8例,纵隔气肿4例,皮下软组织积气、血肿31例。结论 16排螺旋CT对胸外伤患者较DR能够更快速、更准确的做出诊断,诊断价值明显优于DR,因此,CT平扫应视为胸外伤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
  【关键词】胸外伤;DR;螺旋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73-01
  胸外伤在急诊病人中较常见,基层医院的常规检查手段一般采用DR平片,必要时加照侧位或斜位。由于DR平片的局限性,对一些隐匿性病变较难发现。而胸外伤患者常常危及生命,不能随意改变体位,16排螺旋CT平扫可以在不变换体位的情况下进行,尤其是其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三维立体图像的重建,使得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其价值愈来愈受到临床重视。
  一、资料收集
  本组40例患者,是近年来我院因胸外伤收治的患者,均进行DR平片检查、16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个别病例加照胸部侧位、斜位片。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9岁-62岁,其中车祸伤者30例、高处坠落致伤者5例、锐器刺伤者2例、跌倒挤压致伤者3例。临床症状为胸痛、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临床检查有压痛、部分有骨擦音。
  二、检查方法
  40例患者均使用飞利浦VR数字化X光机,拍摄胸部正位片,有时加照侧位或斜位;同时采用飞利浦CT Brilliance16排螺旋机,仰卧横断位扫描,层厚、层距5mm,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至肺底,图像分别用肺窗、纵膈窗和骨窗观察。扫描结束,进行三维重建。并与DR片进行对比。
  三、结果分析
  本组病例40例,多数是复合伤或多发伤。
  DR片明确诊断肋骨骨折25例31处;胸椎2例2处,锁骨8例8处,肩胛骨3例3处,有肺损伤表现的16例,气胸及血气胸5例,纵隔气肿1例,皮下软组织积气31例、血肿3例。未发现胸骨骨折。未见胸膜损伤,靠气胸、血胸、血气胸推测胸膜损伤。DR片病变可疑的8例。DR片未发现病变的7例。
  CT平扫及三维重建后明确诊断肋骨及肋软骨骨折36例49处,胸椎4例5处,锁骨8例8处,肩胛骨3例3处,有肺损伤表现的25例,气胸及血气胸8例,纵隔气肿4例,皮下软组织积气、血肿31例,胸骨3例3处,胸膜损伤19例,膈肌损伤1例。
  四、价值评定
  胸外伤是指肋骨及肋软骨、胸骨、锁骨、肩胛骨、胸椎、肺部、胸膜、纵膈、膈肌、皮下等部位的损伤。肋骨骨折较常见,在胸外伤中占61%~90%[1],本组病例与之相符,多数发生在3~10肋骨。其次是肺损伤,占本组病例的62.5%。本组病例中,DR诊断符合率为64.9%,CT诊断符合率为100%。
  DR胸部正位片是胸外伤检查的常规手段,但胸部正位片图像显示前后器官组织重叠,部分肋骨受到遮盖,一些隐匿性骨折,无错位的线性骨折,少量的气胸、血胸、血气胸容易漏诊或误诊[2]。肺损伤早期,特别是间质性改变,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肋软骨、胸骨在正位胸片上不显示。
  16排螺旋CT的高分辨率、高清晰度以及连续扫描的特点,使胸外伤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不仅能够显示肋骨、肋软骨、胸椎、胸骨、肩胛骨、锁骨的骨折,还能显示肺部、纵隔、胸膜、膈肌等损伤的影像学改变。虽然肋骨及肋软骨在CT片上显示不连续,但三维重建能很好的显示。CT对肋骨、肋软骨、肩胛骨、锁骨、胸骨、胸椎及附件的线性骨折、碎骨片及成角错位情况显示良好,不受其他器官组织遮盖。特别是胸椎骨折的碎骨片,CT能够显示其是否对椎管、神经根造成挤压。另外CT对胸壁、椎旁的血肿、软组织内积气的显示亦优于DR平片。
  肺损伤是由于肺组织出血、水肿以及肺泡破裂造成。DR胸部正位片显示斑片状或实性阴影。早期可表现为磨玻璃阴影,DR片容易漏诊或误诊。磨玻璃阴影逐渐演变成实变阴影,DR诊断并不困难。CT对肺损伤的诊断较DR准确,尤其在损伤早期。
  血胸、气胸、血气胸在胸外伤经常见到,是肋骨骨折后刺破胸膜或肺部支气管破裂,导致气体进入胸腔,可造成肺组织受压、肺不张,血液进入胸腔,出现气液平,纵隔向对侧移位。DR片对少量血胸、气胸、血气胸显示不清或不显示。CT可对其做出定性、定量诊断。有血气胸时常常伴有肺损伤,值得注意。
  皮下气肿也较多见,DR显示皮下软组织内低密度气影。CT显示与之无明显区别。
  纵隔气肿是气管、支气管破裂所致,气体通过肺间质,经肺门进入纵膈。较少见,多在上纵隔显示,可达颈部。CT对纵隔气肿显示较DR清楚。
  膈肌损伤,显示膈肌局部变厚或见高密度血肿及胸壁肿胀,膈下脏器可疝入胸腔。本组1例,DR仅见膈面抬高。CT则明确诊断。
  胸外伤多数是复合伤或多发伤,因此在观察胸部、肋骨改变时,同时要注意纵膈、胸膜、膈肌的改变,也要注意锁骨、肩胛骨、胸骨、胸椎的改变。16排螺旋CT对胸外伤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DR平片。但DR胸片仍然是胸外伤的常规检查方法,符合医学诊断由简到繁的要求,做为首选检查和筛选检查还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基层医院。但当临床症状显著,不能用DR平片影像解释时, CT诊断的全面性、准确性就得到了彰显。故在急性胸外伤时,要DR与CT相结合,才能提高诊断率。
  参考文献:
  [1]王雅瑟,熊丽琴,徐春华.螺旋CT扫描及重建诊断不完全骨折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11(23):1570.
  [2]曾东求,谭利华.肋骨骨折的X线与CT诊断[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20(3):179.
其他文献
【摘要】双黄连注射剂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与其它药物配伍后有着不同的变化,有的稳定性差,配伍后在性状上发生改变,影响到药物的正常使用性能;有的相互配伍后还是呈现较稳定状况。因此,针对配伍所带来的一系列改变以及不符合医学常规的配伍状况,我们应该着重研究。本文分析研究了近年来各文献报道双黄连注射剂和其它药物配伍后变化的情况和与西药配伍后的变化,得出双黄连注射剂的合理作用,使得临床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肝脏B超检查异常情况及相关性。 方法 对125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2 a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肝脏B超检查,并对不同病程及服药时间、年龄段、性别、疾病类型的B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肝脏B超检查阳性率28.1%,其中脂肪肝发生率(24.7%)占阳性率的88.1%;年老、病程及服药时间长的患者肝脏B超阳性率明显高于年轻、病程及服药时间较
期刊
【摘要】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生物机体的功能,是医学基础课程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比较抽象,但实践性很强。两栖类动物的心脏是由两心房、一个或者两个心室组成的,起搏点是静脉窦,并且它的自律性比较高,在正常的情况下心脏的活动节律跟静脉窦的节律是相符的,其活动顺序是静脉窦、心房,最后是心室。在进行生理学蛙心起搏实验中,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够完成这项实验。本文分析了进行蛙心起搏实验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在门诊输液中心的应用,提高门诊中心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改善护患关系。方法:对门诊输液中心120例输液患者实施护患沟通管理流程,经过六个月的护理方法后,与实施护患沟通管理之前(上年同期)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护患沟通护理流程包括对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不断学习健康知识、及早发现护患关系中隐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时解决、建立护理服务
期刊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居民要求医疗技术改革与完善的内在要求,对医院医疗环境以及服务水平与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医院感染已成为衡量医院整体护理技术与实力的关键指标,是医院测评与考核的核心内容。手术室是医院实施急救、抢救急重症病人的主要科室,也是最易产生感染危机的场所之一,任何一种感染危险都可能危及病患的生命与康复,因此,加强对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是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的重点。本文通过对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并对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4年5月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调查表,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造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的因素主要是特殊的工作环境、繁重的工作负荷、职业风险性压力、知识更新压力,各项压力中位分值均在3分以上。结论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相比其他科室较高,造成其工作压力过大的
期刊
【摘要】:着重分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栓调节蛋白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关联特点和因素,从多角度进行细致的分析,为此类疾病并发症的控制寻找新的措施,总结相关经验。  【关键词】:慢性 肾功能不全 血栓调节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53-01  血栓调节蛋白(Tm)是内皮细胞表面一种具有抗凝活性的糖蛋白,广泛分布于动脉、静脉、毛细血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检测效果,并对其一致性进行比较。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60例,并取其检测样本进行胶体金法和ELISA法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 本研究中,采用胶体金(2个生产厂家)法检测,阳性标本的检测结果一致性分别为87.6%和88.5%,阴性和阳性结果与ELISA法总的一致性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20%甘露醇在小儿手足口病长时间哭闹中药物作用的影响以及对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病例分为2组。A组97例,不应用20%甘露醇组;B组96例,应用20%甘露醇组,观察两组哭闹患儿在连续哭闹30-60分钟后应用20%甘露醇后安静入睡不再哭闹情况。结果:A组60例均仍在哭闹,8例出现仍较烦躁,;B组65例安静入睡10例不再烦躁。结论:2 0%甘露醇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哭闹患儿中应用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焦虑影响因素及相关口腔专科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科咨询或治疗前的患者为调查对象,分别给予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来调查。然后收取,保存。处理数据。最后统计分析。结果:口腔焦虑的人数为544人,占总人数的54.4%;主要以焦虑型和高度焦虑型为主;各种口腔焦虑类型间的差异(P0.05;就诊次数P=0.548>0.05;性别、文化程度、口腔专科间的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