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当今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广泛被教师认同和普及,并受到很多学生的接受和欢迎。地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研究的手段,不应该仅仅存在于专门讲授地理信息技术的这一两个单元之中,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应该运用大量技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老师可以利用GPS、RS、GIS、微课堂等形式给学生展示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关键词: 新课标 地理信息技术 教学应用
  一、地理信息技术的地位
  现在的地理课程的教授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的板书、版图加纸质地图的展示,大量的遥感图片和卫星图片,以及GPS三维空间坐标应该更多地展现在课堂上,涉及自然、人文、区域的诸多方面。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自主探讨学习的能力,强调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运用,有时候确实需要给予学生一些“实际的东西”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展现学生的自主想象和空间想象能力,这些所谓“实际的东西”就来源于RS、GIS、GPS和数字地球、微课等地理信息的范畴。
  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例如笔者讲授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时,讲到了全世界垂直自然带最明显的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展示出该山的遥感图片,观察到较明显的同心圆形状,展现出该山的垂直地带规律非常显著,因不在一个区域,它的植被从底层到顶层应该是这样的顺序:草原、森林、高山草甸、积雪。对比分别拍摄于1976年和2000年的遥感地图,首先,2000年拍的比1976年拍的遥感图少了些绿色,尤其是山脚下的绿色较少,整个地方都变干了,植被在缩小;其次,从全球变暖的角度来看,山顶的冰川面积逐渐缩小,这说明全球气候在变暖,冰川是全球气候最明显的一个指示,2000年这张图的冰川已经退缩得比较厉害,白色区域在变小。在新课标里专有一个章节内容是讲全球变暖的,在讲全球变暖的时候,能有一些遥感图像提供给学生,就能很形象地理解全球变暖的趋势和影响,因为全球变暖现象对于实际生活来讲毕竟感受不是那么深刻。
  笔者讲授长江中游的特点和问题时,讲到我国曾经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给学生展示一些RS遥感图片,学生可以自己分析总结1990到2010年湖泊的变化趋势:在近50年不断缩小后湖泊面积缩小的趋势有所缓解,分析湖泊对长江中游调节洪水的意义,以及洞庭湖变化的原因——围湖造田;分析围湖造田对长江中游生态环境可能带来哪些危害,为什么近年来湖泊面积缩小的趋势有所缓解的原因即人为的退耕还湖,人们认识到湿地的作用。教师可通过遥感图片介绍长江中游湖泊湿地的开发治理,总结湿地对于地球的意义——地球之肾。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在讲述热带气旋时,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台风的形成和危害,可以展现一些卫星图像和遥感图片,让学生观察台风发生的地点、台风前进的路线、发生的时间,旋转的方向,设立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相互讨论,更形象地增强了学生对热带气旋的认识,从而更深层次地引导出台风过境时的天气状况,中间的气流运行状况,南北半球的不同,风眼中间垂直的气流状况等,并总结出我国台风形成于夏秋季节的东南沿海地区的特点,同时复习必修一的地球的自转中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形象地展现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是形成台风的作用力,让学生制作一个南半球台风的卫星云图,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微课
  “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技能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也是地理信息系统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颖的模式。微课是学生自主学习用的,是在老师不在身边时要学会的。
  通过对微课概念的学习,笔者发现微课并不是从前想象中的无教师视频教学,它包含了很多含义,包括学生会用多媒体手段自主学习,从网络上获取知识,并不是教师的单一讲述,而是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之知识,不如教之方法,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通过百度搜索,可在网上看到许多中国乃至国外的教师对地理课程的讲解,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注重方法,学生通过上网对疑难问题的搜索,可以找到许多不同的解析和答案,开阔视野,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除了微课外,还可以利用一些软件给学生展示一些更有趣味的地球,比如有名的google earth软件,可以带领学生领略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优雅的法国香榭丽舍大街,壮观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神秘的美国51军事基地,甚至南北极等我们去不了的地方,找到家乡,自己家的房子,这样足不出户学生就能开阔眼界,对地理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涌现出数不胜数的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在企业生存中具有关键性地位,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小企业市场营销
本文从文化区和文化类型两个角度,探讨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世界文化重要分支之一的世界旅游文化的多元一体化发展特征。诚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必
在2013年9月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中亚的访问中,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实质上是一个面向欧亚内陆开放的新战略,有利于我国和其他国
期刊
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老师不做;学生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老师指导做;学生不愿做的事情,老师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学生乐意去做。这是我多年语文教学的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让学生走进生活,让语文走进学生是达到这个目标的主要途径。  为了这个目标,我认为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大语文知识从小的方面学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一样宽阔。与其让学生生硬的去消化一些枯燥的语文知识,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ar bile capsule and Huangqi granule,on recurrent parotitis in children.Metho
期刊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衣原体 (chlamydialymphogranulornavenereum ,CLGV)是沙眼衣原体的 3个生物变种之一 ,人是其自然宿主 ,主要通过性关系在人群中传播。对男性主要侵犯腹股沟
摘 要: 课堂提问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如何掌握这一环节,需要教师车轻就熟的驾驭能力,提问要能激起学生兴趣;要有针对性,实效性;提出的问题要能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有启发性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  关键词:历史提问;兴趣;实效性;分层;艺术  历史教学中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地位呢?提问就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教师的提问要精心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开阔他们的眼界,下面就教师
个性化行为特征和想象力通过思维发挥,能正确进行画面内容选择、画面构图处理、画面技巧运用和画面语言组织.追求电视新闻画面的质量和拍摄技术技巧,在采访拍摄中充分运用无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新课改背景下,必须重视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德育渗透。我仅从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勤奋好学、爱国主义、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劳动习惯养成、团结协作与乐于助人以及环保、诚信、礼仪、宽容等方面的教育,谈谈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渗透;德育;创新;微笑  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