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rui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教学过程中以句子为中心传授字、词、语法等知识,学生缺乏图式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结果造成了阅读理解上的极大障碍,阅读理解效果不佳。本文作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尝试了运用图式理论指导英语阅读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图式理论 英语阅读教学 应用
  
  1.我国学生英语阅读图式特征的分析
  对于我国学生来说,影响英语阅读和汉语阅读的诸因素,以及各因素的重要程度不同。具体表现有四方面。
  1.1表现为语言图式的丰富程度、分化程度与激活阀限(驱动自动化程度)上存在差异。
  在作为母语的汉语学习中,由于学生所掌握的字词、语法多是以习得的方式获得的,其丰富程度、分化程度及激活阀限都明显优于英语的相应图式。因此,我国的英语教学一贯是致力于丰富和优化学生的语言图式,英语教学成了字、词、语法教学。
  1.2对于汉语材料而言,读者所拥有的内容图式较丰富,而且分化程度较高、较精确。
  我国学生习得母语和学习英语的过程有本质差别。在习得母语的过程中,语言环境给学习主体大量输入,而学习主体只进行有限的输出,而且从时间顺序看是输入在前、输出在后。如学习英语时,教师教给学生一个句型后,接着便要求学生说出很多个句子。这一学习过程的差异造成了学生掌握的与汉语有关的内容图式无论是在丰富程度上,还是在分化程度上都远远优于与英语有关的内容图式。
  1.3对汉英两种语言,中国学生所具备的形式图式也有很大差别。
  形式图式即文体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结构排列的熟悉程度,即语篇知识。比如了解文章宏观结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描写文)的典型格式;了解段落的特征及其信息运行与分布规律;了解一篇文章的立论句、段落句、识别语篇标志及其功能等。在汉语方面,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就开始系统接触文体知识的学习,而在英语方面,整个中学阶段一直没有正式讲解文体知识的内容。而且很多英语材料与汉语材料在结构格式上差别较大(如书信)。
  1.4对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的训练不足,学生的阅读策略图式缺乏。
  对于汉语而言,在小学高年级就开始了阅读策略的训练,如精加工的各种形式都已接触到。相反,由于我国高中英语阅读往往只重视字、词句的译码,忽视阅读方式与策略培养,学生对自己的阅读缺乏足够的监控与调节,所以往往使阅读出现抓小疏大、理解表面化的现象。
  2.图式的运用
  2.1内容图式的运用。
  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一篇课文的熟悉程度,以及狭义的背景知识(赵代玲,2001)。学生在理解新信息之前,都要将新信息与已知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图式理论认为,读者的背景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语言意义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理解。许多语言专家认为,文化背景知识是理解特定语篇所必须具备的外部世界知识,它对语篇理解的影响大于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的缺乏会导致阅读理解障碍,因而在理解句意时不仅要用语言本身的知识,还要运用客观世界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若能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就会对阅读材料加以推测、判断,就容易理解阅读材料。在教学中,常发现一些学生不能理解某篇阅读材料,并不是因为语言知识障碍,而是他们根本不具有作者所想象的背景知识。
  2.2形式图式的运用。
  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即读者的篇章意识。
  文章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如故事、寓言、说明文、论说文等,不同的文章都有各自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越熟悉某种文章结构,阅读时就越能把握思路、层次,就越清楚文章的特定框架结构、各段落的组织排列及文章的逻辑关系,读起来就得心应手,阅读速度也会随之提高。
  教学中,如果老师缺少对语篇文体的分析和指导,学生不懂得分辨体裁,阅读就会带有盲目性。因此,针对不同的体裁,教师应进行分类指导。从写作方式看,高中英语教材中常见的体裁是记叙文(narrative writing)和说明文(expository writing)。记叙文又可分为人物传记和故事。
  故事类文章也按记叙文的特点进行阅读。记叙文的结构由开端(beginning)、发展(development)、高潮(climax)和结尾(ending)四部分构成。
  说明文的结构分为引言(introduction)、正文(body)和结束语(conclusion)三部分。
  2.3语言图式的运用。
  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是对词汇的掌握和语言结构的了解。语言图式在阅读中起基础的作用,没有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就发挥不了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文章中结构复杂的长句和语法难句进行分析,以扫除学生阅读中的障碍,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图式法阅读教学模式
  3.1教学模式的三个阶段。
  按图式理论,教师的阅读教学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阅读前(pre-reading)充分刺激并提取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图式,调整学生的思维方向,预测有关课文的图式知识,使已有图式向课文的新的图式知识靠拢、相近并一致;二是阅读中(while-reading)充分挖掘课文,帮助学生使课文脉络清晰,易于记忆、理解并推理,并把课文新的图式知识融入学生原有的图式并形成自己的新的图式;三是阅读后(post-reading)教师巩固和检查学生所学课文的新的图式知识,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新的图式知识加以运用和输出。图式理论认为,把图式理论运用于课文阅读教学定会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2教学模式六个具体步骤。
  第一步:背景介绍(Background)
  (1)原有图式:根据图式理论,提出问题尽可能帮助学生回忆有关课文主题的词汇、内容和体裁。
  (2)显示资料:根据图式理论,资料中的每一种图式都必须是与课文有关的一个例证。依据这些资料,提出与课文主题有关的、相近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有助于学生抓住课文的要点。依据课题,帮助学生预测关键词(包括生词)及未知的课文内容,使学生适度了解课题内容,降低阅读过程中的难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一环节在阅读前显得十分重要,必须认真对待,精心设计。
  第二步:“四读”课文(Reading)
  (1)扫读(skimming):该过程是指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的标题和每段的主题句,快速浏览全文,使他们对文章的内容、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一个整体印象。在扫读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扫读技巧和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这样也才能适应高考阅读文章逐年加长的要求。扫读技巧是:扫视关键词,详读相关句。解题技巧是:找出解题依据,划线并标出题号。
  (2)跳读(scanning):组织学生跳读,是指为获得特定的信息或为原有的预测图式面进行的查找证实过程。指导学生进行跳读时,应预先设计几个有针对性的、与主题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在文中查找到与问题有关的范围(question areas),详读有关文字,就会找到解题依据或答案。跳读能培养学生的查找阅读法,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3)细读(close reading):该环节要求学生领会主旨,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了解课文各段的主要意思和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文章中的一些重要的或难以理解的细节。
  (4)精读(intensive reading):该环节要求学生开动脑筋,能就文章中的某些词句、段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观点态度、人物评价、价值取向、言外之意等,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对材料进行合理的、正确的推断,以达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第三步:图式讨论(Schema-discussion)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就课文的结构体系进行讨论,并形成有关课文的图式知识。可先由同桌两位同学进行讨论,也可四人小组进行,形成各自小组的图式,最后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引导,形成完整、结构严密的图式。该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步:图式复述(Retelling)
  在课文图式的形成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已有总体的把握,运用图式复述课文,细化内容,使图式框架充实、精致起来。此环节以读促说,读说结合,既起到了复习巩固所学课文的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该环节,教师既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也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
  第五步:同步泛读(Extensive reading)
  同步泛读是指导学生限时快速阅读课文以外的,但必须与课文题材和体裁一致的一篇短文,以强化输入,运用所学图式和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达到高考阅读理解的要求。此类材料应从近几年高考阅读题中精选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本课与高考阅读的关系,以及高考阅读考题的难度,找出自己与高考阅读要求的差距:是词汇量不够,生词太多,还是相关原有图式知识太少,知识面太窄?是阅读方法欠佳,还是阅读速度太慢?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第六步:图式写作(Writing)此环节是读后写作,通常在课上进行图式讨论,课后作为作业布置。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既加强了写作迁移能力,也起到了及时反馈、查漏补缺的作用。其写作方式可以是下面的其中一种:缩写、改写、续写、仿写。写作之前,先组织学生进行图式回忆,讨论分析所写词汇、内容和体裁。在写作时,让学生对所学课文图式进行深层次的加工,既有利于学生扩大加深、灵活地运用所学图式知识,也有利于学生适应高考写作能力的需要。
  3.3模式的应用及其作用。
  图式法六步阅读教学模式是图式理论在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与应用。我们可利用图式理论,对该模式进行修正和完善,编著一套结合实际的较系统的有关课文图式法阅读教学的参考材料。该阅读模式的应用,在教学方面,不仅有利于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速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达到高考阅读理解题型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方面,该模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发现探究意识、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Nuttal,C.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2]Cook,G.Discourse and Litera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韩金龙,秦秀白.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法[J].外语界.
  [4]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胡春洞等.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近年来,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数学新课标的一个亮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论文从数学文明史的角度充分揭示了数学的文化内涵,肯定了数学作为文化存在的价值。如何更好地使数学文化走进课堂,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数学文化的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领悟社会其他文化与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是小学数学教学值得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  一、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中的教学价值  数学是打开科学
备课是课前准备的重要环节,是上好数学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在新课程理念下,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简单的描述。它要求教师在立
摘 要: 在数和形的概念里,积淀着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知识经验,这是数学和生活结下不解之缘的基础,新课程理念强调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呈现出明显的生活化趋向。文章从教材出发,在强化数学实践的同时,提倡教学评价生活化,最后针对生活化教学提了两点注意事项。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当代社会数学已不再仅
To understand the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photoperiod-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 line Mian 9S, some reciprocal crosses were made between Mian 9S and
随着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以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为主导的“双创”改革模式走向成熟,太钢“一核两海”发展战略蓝图正在形成.在这新一轮改革发展大潮中,太钢宣传战线肩负新的重任
期刊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所以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给孩子们一双“生活的眼睛”,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数
半夏泻心汤是具有和解作用的临床常用经方之一,具有和胃降逆、开结除痞的功能,主治寒热错杂之心下痞。其配伍特点为辛开苦降、补泻兼施、寒热并用、升降两调,体现了广义“和法”
摘 要: 根据我院研究生的特点及英语水平现状,结合多年来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针对研究生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本文作者总结了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指出必须着重培养研究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才能全面提高研究生的英语水平,促进研究生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 研究生 英语教学 现状和展望    近几年来,我院研究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
期刊
摘 要: 语言是人类思想体系的载体,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词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注重培养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其交际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大学英语 词汇教学 讲解法    1.前言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语言学家Wilkins曾经说过,没有语法而能传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