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 国家长对早期教育的信条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德国人恰恰相反。德国幼儿园没有年级,所有年龄的孩子混在一起;德国小学都是半日制的,下午没有课,只有课外活动;3年级才开始学习外语;小学4年级毕业,学生根据老师的推荐升学,学习技工、中专或者上文理中学;上大学的比例还没有中国高;重视实践课程,抽象的数学学习进度至少比中国晚两年。但奇怪的是,人口只有8200万的德国却拿走了世界上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难道这是种族的问题?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德国人认为,“输在起跑线上”是伪命题,过早智力开发是没用的,最多给家长创造炫耀的资本。德国的法律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理由是,孩子在上小学前的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教育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
  德国人对孩子的学前教育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第二,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养成从小主动做具体事情的习惯。第三,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无法正确、有效地融入学校生活,他们虽然身体健全,但是内心世界可能是不健全的,行为举止上也表现出了各种不适的特征。面对这样的学生,学校和教师应该要有足够的耐心、眼光和对策来协助、指导学生完成自我提升。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科学有效的分析,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诊断,争取帮助学生从不良心境、困境中脱离出来。   [关键词] 师爱;包容;试错;陪伴  一、包容  当学生在受到
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的自我意识还不成熟,其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基本上是以成年人的评价为标准,特别是父母和老师等孩子眼中的权威人物的评价。如果权威人物对儿童的评价失当,就有可能给儿童造成心理创伤。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似乎淡忘了这个创伤,其实这创伤依然清晰地储存在儿童的记忆深处,只要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童年的创伤就会引发相应的心理行为问题,甚至形成心理障碍或更严重的精神疾病。  内心惊惧,不敢视人 
王菲菲撰文指出:山西省太原市出台《民办中小学校记分管理办法(试行)》,将对民办中小学校及其举办者、校长的违规行为实行累积记分制度,学校违规超计划招生、发布虚假招生广告等行为都将被记分。  据了解,太原市现有民办中小学校80余所,一些学校时有违规办学行为,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育生态。  此次太原市实行的累积记分制度将根据民办中小学校违规行为的情节轻重,单次记分的分值分为1分、2分、3分、4分、6分、1
近年来,性别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35个发达国家研究的结果显示,男孩与女孩的大脑差别至少有100多项。以下9项是家长普遍关心的:  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较多,流经小脑的血量较多。多巴胺可增大冲动和冒险行为的概率,小脑是控制行为和身体行动的。流经小脑的血液量多,小脑就比较活跃,所以男孩爱动,静坐学习的能力总体上不如女孩,但男孩从肢体运动中学习的能力比女孩强。  男孩的胼胝体
要孩子好好地坐在书桌前面读书,是父母和老师最起码的愿望与要求,但是对于部分孩子来说,这往往会是一项极为艰难的挑战。实际上,这并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要家长给孩子提供适当的活动练习,帮助孩子培养出良好的“姿势稳定度”,孩子自然就可以乖乖地坐在书桌前专心读书了。  “姿势稳定度”的居家三训练  针对“姿势稳定度”的居家活动训练,建议可从下面三个活动练习:  1.撑手往前看  要求孩子双手与双膝着地,
问:中国人都知道“穷养儿,富养女”这句话,认为教育男孩在物质上要苛刻一点,而对女孩要满足其物质需求。请问,这种理解对不对?  方圆  答:“穷养儿,富养女”的真正内涵是:穷养儿子,重在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格和责任感;富养女儿,则要塑造其良好的气质,开阔视野,增加阅历和见识。  要想让儿子从男孩变成“真男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1.过点“苦日子”  优越的物质生活会滋生享乐主义、好逸恶劳、攀
挖鼻孔,通常被认为是非常不雅观的小动作,而且是不卫生、不安全的行为。然而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斯科特纳珀教授在一份最近的研究中证明,挖鼻孔其实对身体是有益的。  这项以数千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显示,鼻子内暗藏多种感受器,当人们用手指按摩鼻内黏膜时,可以产生刺激大脑的作用,因此,长期喜欢挖鼻孔或较常挖鼻孔的人,比起因害怕别人指指点点而不敢挖鼻孔的人更为聪明。  斯科特纳珀强调,一般人在正常情况下,平均
问:孩子和别人发生摩擦、碰撞后,总一口咬定“对方是故意的”,即使对方道歉也不行。结果,许多孩子离他远远的。一段时间后,他就成了“孤家寡人”,在班里没有朋友,每次分组都找不到同学愿意和他一组,他自己郁郁寡欢不说,还认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请问,我该怎么教孩子学会判断别人是故意的还是无心的呢?  李虹  答:像这样的人际关系困扰,可以从社会心理学领域对“人际归因”的看法当中得到一些灵感与启发。社会心理学
早晨起床后,我拉开洁白的窗帘。阳光从外面射进屋,我感觉很开心。我来到走廊上,发现妈妈不在。我想,妈妈一定是去超市给我买好吃的了,因为她隔三岔五就会买些我特别喜欢吃的东西。来到厨房,我看见奶奶做的饭菜都是我爱吃的,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过了一会儿,爷爷、爸爸、妈妈、哥哥都到齐了,我就赶快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我们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说话。祖孙三代和睦相处,我心里感到很亲切,即使我们吃的饭菜不是山珍
问:我在某培训机构当讲师,主讲中学英语课程。其间,我与该培训机构签有竞业禁止协议。约定在我离职两年内,不得在其他机构从事同类业务。前不久合同期满,我离职后来到另一家培训机构从事人事管理工作。原来供职的培训机构认为我违背了竞业禁止协议,向我要求经济赔偿。请问,竞业禁止究竟如何理解?从事不同业务,也算违约?  律师意见:我国《劳动合同法》第23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