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成为新兴支柱性产业研究

来源 :当代旅游(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ly5402053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旅游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举措,而民俗旅游产业又是实现旅游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引领者。在定性分析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潜力基础上,运用支柱性产业指标对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進行定量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提出其发展策略,借以推动呼伦贝尔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支柱性产业
  一、引言
  根据呼伦贝尔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呼伦贝尔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打造国际知名的全生态、多民俗文化旅游胜地。研究呼伦贝尔的旅游产业,首先应研究利用资源最广、综合性最强和关联性最大的民俗旅游产业,借以推进整个呼伦贝尔旅游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目标的实现[1]。
  二、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成为新兴支柱性产业的指标分析
  国内外有关支柱性产业标准的研究很多,梳理国内外权威文献,这里选取认同率较高的3个指标,一是产业比重大,增加值占GDP比重5%以上,产值占GDP的8%以上;二是需求收入弹性高,需求弹性大于1;三是就业容量大,就业弹性大于1。作为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成为新兴支柱性产业的主要依据,从民俗旅游产业产值、旅游需求弹性、旅游就业容量3个方面来分析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成为新兴支柱性产业的可能性[2]。
  (一)产值占GDP的比重分析
  通过2011—2015年辽宁省GDP和民俗旅游产业产值计算获得表3数据。从表3中可以看出,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产值产值逐年增加,但增长率却有所下降,原因与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民俗旅游资源被破坏等因素有关。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值占呼伦贝尔GDP的比重由12.63%增长到28.05%,达到了支柱性产业产业占GDP的8%以上的要求,因此从产值占GDP的比重这个指标来分析,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可以发展成为新兴支柱性产业。
  (二)需求收入弹性分析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某一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与人均国民收入增加率之比,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说明随着收入增加,需求增长快于收入增长。通过公式计算获得表4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呼伦贝尔民俗旅游需求收入弹性均大于1,意味着市场机会大,与其他产业相比,在同等收入增幅情况下,国民用于呼伦贝尔民俗旅游消费的支出较多。因此,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开发空间大,发展潜力大,对国民经济贡献大,从需求收入弹性角度分析,可以选择民俗旅游产业作为呼伦贝尔的支柱性产业。
  (三)就业容量分析
  衡量就业容量大小的指标一般用就业弹性,就业弹性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每增加一单位所引起的就业增长比率。就业弹性大于1,说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容量大,选择就业弹性大的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最终促进经济增长[3]。通过公式计算获得表5数据,显示出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但就业弹性均小于1,意味着虽然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值增加了,但是民俗旅游产从业人数的增长率低于产值增长比率。从支柱性产业就业指标分析,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与新兴支柱性产业还有一定差距。
  三、民俗旅游产业成为呼伦贝尔新兴支柱性产业的策略
  上述表明,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新兴支柱性产业存在极大的可能性。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各项指标逼近支柱性产业标准:
  (一)树立正确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观
  树立正确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观,注意区域旅游开发的整体性。呼伦贝尔具有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和原始森林——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具有开发自然生态旅游的优势;另一方面,呼伦贝尔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是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的发祥地、聚居地,具有开发文化旅游的丰富资源。
  (二)突出民族特色,精心设计旅游项目
  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和吸引力。发展呼伦贝尔市民族旅游业的着眼点必须放在民族特色,能发挥自身优势的旅游内容和景点上,而不能照搬套用东部发达地区的做法。为此一要应积极发掘各种民族风情、传统习俗、民间艺术、宗教信仰、人物掌故等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使它们更具浓郁的民族性、地方性、区域性而展现在游人面前。
  (三)全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呼伦贝尔要集中精力打造六个一级文化旅游节庆品牌和若干个二级节庆品牌。第一,在夏季推出“呼伦贝尔·中国成吉思汗草原文化节”,包括“敖包相会”国际情歌节、国际那达慕大会、海拉尔啤酒节、成吉思汗论坛、额尔古纳夏季全生态旅游节、驯鹿文化节、漂流节、鄂温克瑟宾节、鄂伦春篝火节、达斡尔鲁日格乐节、甘珠尔庙会、呼伦湖钓鱼大赛等。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
  作者简介:张茸,1985年生,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旅游管理、旅游资源开发。
  通讯作者:赵娜,1988年生,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和农业区域规划。
  参考文献
  [1]魏卫,陈雪钧.旅游产业经济贡献综合评价——以湖北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6,26(2):331-334.
  [2]王艳.呼伦贝尔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7.
  [3]郝诚之.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对《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几点修改建议[J].北方经济,2003(8):8-9.
其他文献
摘要:改革开放后,登封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目前已经形成了少林寺、嵩阳书院、中岳庙、太室山、少室山、观星台、法王寺、卢崖瀑布等八大景区,旅游业已经成为登封的支柱产业。本文从登封市旅游产品种类介绍、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旅游产品开发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为登封市今后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一、登封市旅游产品介绍  (1)登封市餐饮供应。登封饮食在保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把旅游业上升到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我国旅游业已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而滨海旅游作为国际休闲度假旅游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的宁波,人文积淀丰厚,历史文化悠久,海洋资源丰富,享有“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美誉。本文以宁波为例,在“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转变原有的低质量低效益的景点旅游模式,发挥港口城市的资源
期刊
摘要:旅游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带动当地经济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其做政策实施与调整,就应依据居民的心理授权维度水平,研究其在心理认知与主观满意度上不足的问题。从而针对性进行管理措施改进,推动居民对旅游扶贫事业的态度和参与度的转变发展。本文依据心理授权理论对内蒙古边境村落室韦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该贫困地区居民心理授权维度的调查分析,掌握影响其对旅游扶贫工作态度与感受的因素,并就社区居民心理与其主观
期刊
摘要:楚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就已经开始发展自己的文化,这个时期的文化为后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盛状做了良好的铺垫,在各个诸侯国之中,最富有盛名的是楚文化。楚文化的成就最多覆盖面也最广,不管是青铜刺绣、建筑器具、美术音乐、还是文学都有闻名四方的作品。甚至是在政体上,今湖北荆门设立县制也为楚人首创。县制行政区划改变了贵族分封制度,早于秦国商鞅变法。具有深厚内涵和底蕴的楚文化也让湖北一带的发展有了新的启
期刊
摘要:婺源县具有悠久的油菜种植历史,在大力发展花海旅游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瓶颈问题,特别是旅游季节性明显、花海旅游体验性不强、农户参与旅游意识较差、公共基礎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婺源县花海旅游的持续发展。基于此,婺源县需要由观光农业转变为休闲、创意农业,加大对县域内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还需要彰显差异性,做好营销策划工作。  关键词:婺源县;花海;旅游  婺源县作为中
期刊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广西当前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对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新的建议,从而打造广西特色休闲农业产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品;现状及问题;建议  休闲农业作为我国近来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型方向,一来是为了应对民众对于休闲旅游需求的提升,二来是为帮助农民的收入与所得的增加。休闲农业不只是一种农业经营方式,更是一种乡土性旅游服务业。如何更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的发展,在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人们对精神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成為了一个很好的休闲方式。现如今第三产业的不断的发展,旅游业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旅游行业成为了一个新型的朝阳行业。新型旅游更是在旅游业上的一大突破,多样的旅游方式,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文章基于旅游行业的内涵及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高旅游业规模化产业化层次,产品供给不足与居民旅游需求的矛盾问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国家,而少数民族人口总数更是达到了1.2亿,占据将近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分布在我国的大江南北,故而,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健康、稳定发展,非常重要,文章介于少数民族地区在旅游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将对其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望以此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旅游产业;趋势;策略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提倡多民族融合发展,就
期刊
摘要:海南省作为我国的南大门,在其建设和规划中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性研究意义。尤其是在近些年旅游业高速发展的时代,对于海南经济发展建设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及发展机遇。但是由于在海南旅游业的发展中受到了同行业发展竞争现象较为严峻,这种背景下出现了海南旅游业发展的低迷现象,这对于其省内的经济建设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只有注重对经济发展低迷的原因分析,通过分析找到适合旅游业发展整改的对策,保障在对策的
期刊
摘要:房地产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相融合,明确指出房地产投资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的联合可持续协调。一方面,分析房地产投资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房地产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此来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将可持续发展观念引进到房地产投资领域中去,从生态、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综合研究房地产投资对于区域可持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