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的体验,活力的课堂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dong0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节《秋天的树叶》的作文课上,教师问道:“树叶是什么颜色的?”“是绿色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又问道:“树叶是什么形状的?”不少同学答道:“是椭圆形的。”
  教师并不急于对学生的回答作结论,而是把他们带出课堂,到校园里采集各种树叶。采集回来,把树叶放在课桌上,老师让学生重新回答那两个问题。这回学生知道了,原来树叶不仅有绿色的,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树叶的形状更是千奇百怪,锯齿形的、针状的、扇形的……什么样的都有。这一堂作文课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有烦琐的讲解,没有枯燥的说教,所有结论的得出,所有哲理的获得都来自两个字——体验。
  笔者在深入课堂听课中发现,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决定了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设各种教学活动来引导他们用眼、耳、手、脑等感官去体验,从中获得种种发现,继而进行各种思维活动,最后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由地体验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情感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容易受事物的支配,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有关的课文情境,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给他们铺垫一个情感基调,让他们情不自禁地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脑子去想,全身心地投入。
  1.利用生活。生活是语文的源头,生活有多丰富,语言学习资源就有多丰富。语文课堂只有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结合,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利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文本,加深认识,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在教学作文课《吹泡泡》时,我让学生带上泡泡水,用一节课的时间,以教室为场所,让学生尽情地吹:学着吹,比赛吹,一齐吹;看谁吹的泡泡最大,看谁吹的泡泡最多,看谁吹的泡泡飞得最高;比一比,看谁吹出各种形状的泡泡。教室里欢声笑语一片:“看,姚晨涵吹的泡泡像气球!”“王兆亭的像冰糖葫芦。”“他的像一群鱼泡泡。”“快,教教我,怎么才能吹出像葫芦一样的形状?”“为什么你吹的像羊肉串?”“哇,我的泡泡飞上天啦!”“老师,我发现,泡泡破裂时会溅出许多小水珠。”“哇,天空成了泡泡的乐园。”瞧,同学们多么会玩,多么会观察!在快乐的体验中,他们个个出口成章,都成了小诗人。当学生融入到你所创设的情境中去,自由地去感受、去体验,才能真正释放出课堂的活力。因此,回归生活,让学生切身体验是学习的灵魂。只有切身的体验,快乐的体验,才能深深地扎根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让学生终身难忘。
  2.营造氛围。阅读教学是一个富于创造性和体验性的活动,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为学生营造思维自由驰骋的氛围。低年级的学生都有七八年的生活经历,他们是有生活经验的,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的生活经验。他们已有一些基本的生活经验,学习了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这时,在一些教学过程中,可捕抓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唤起学生在课堂中的再次体验。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棉花姑娘》的时候,课文第一自然段是这样写的:“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蚜虫有些学生在生活中见过,生病也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历过的,学生肯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这位教师问:“棉花姑娘身上爬满了蚜虫,见过蚜虫吗?” 一学生回答:“见过,我家的花上长过,把花和叶子都快吃光了,差点把花害死,我爸爸喷了好几次农药才把它们杀死。这些蚜虫太可恶啦!”“带着你的体会来读一读。”教师又接着问:“小朋友们生过病吗?有什么样的心情?”有的学生说:“生病的时候很难受,全身一点力气都没有,平时喜欢吃的东西现在也不想吃啦。”有的说:“生病的时候很没力气,头也很晕。”也有的说:“生病的时候很孤单,大家都去上学,希望自己能快点好起来。”“带着这种感觉去读课文,看看谁读得最好。”在已有经验带动下,学生找到真切的感觉,再把这种感觉迁移到品味词语,感悟句子当中,学生有感而发,有感而言,这种“感”,这种“言”是有生命的,是活生生的。
  
  二、再现情境,引导学生尽情地体验
  
  1.利用媒体。体验常会受到时空的限制而难以充分,但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将形、声、光、色综合运用,能有效地优化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视听动画等逼真的体验,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人物的思想、情感获得多元的体验。教学诸如历史类、寓言类、诗歌类等文章时,因为这些文章大多与学生的原认知有一定的距离,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建构起文本的内容,这时便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如教学《桂林山水》时播放一段桂林风光宣传片,让学生游一次桂林。《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故事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教学中,就要通过各种感性材料为学生创设情境。课前,让学生向家长了解有关抗日战争的知识、故事,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日寇“扫荡”的录像片断,使学生在这些具体可感的间接经验和情境中体验到日本鬼子的凶残和王二小的英勇机智、不怕牺牲的精神。一个个文本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清晰起来,鲜活起来。
  2.动手操作。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有目的地、适当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良好的情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思考,慢慢丰富体验,发展思维能力,真正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怀素写字》一课中,为了突破“他写呀写呀,日子一长,木板竟被写穿了”的理解难点,教师在教学时,相机出示一块木板和一支毛笔,让学生亲身去演示怀素写字的过程。写了擦,擦了写,学生在经历了数十遍以后,发现木板毫发无损,惊异之余亦感叹怀素刻苦练字的精神:真难以想象,要想写穿木板,那将会写上多少遍呀!以此来丰富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3.角色扮演。学生作为一个成长的人,可塑性强,善于模仿,这有利于学生改变自己和原本身份,而从事一些角色表演之类的学习活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需要,可以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角色,进入角色,以此形象地复现课文中的情景。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在扮演中获得独特的体验、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时,我以“把课文读好”这个简化的教学目标为指引,通过读读、评评、说说、演演等方式,积极创设傣族人民泼水的热闹情境,引导学生便朗读边想象。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傣族人民用泼水这种特殊的方式向别人表达着美好的祝福,我精心设计了现场采访——“这位小姑娘,你全身湿淋淋的,怎么还这么高兴呢?”“这位老爷爷,您年纪大了,身上都是水,赶紧回家换衣服吧!”这让学生如临其境,深深体验到了泼水开始时人们焦急地等待、泼水时的热闹和欢乐之情。在我的精心引导之下,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妙语如珠,整个课堂“妙趣”横生!
  4.人物置换。在引领学生体验时,还可以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换位思考体验,这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例如一位教师对课文《蜘蛛织网》最后一段话的朗读进行指导,她没有从技巧上作提示,甚至也不作理性的情感分析,只是要求学生把自己当成蜘蛛,为大屏幕上正在忙碌地织着网的蜘蛛“配乐朗读”。学生读课文:“织啊,织啊,终于织成——”老师忽然打断了学生的朗读,说:“呀,你们看,大屏幕上的蜘蛛才织了两圈,‘织成’了吗?”“学生恍然大悟,忙改口,继续“织啊,织啊”地读下去,不一会儿,老师又提醒学生:“呀,蜘蛛还在不怕辛苦地织着网,可你们怎么越读越轻,怕累了吧!”学生忙提高嗓门“织啊,织啊”起来,两眼紧盯着慢慢爬向蛛网中心的辛勤劳动者。当蜘蛛完成织网的那一刹那,全班学生欢呼般迸出了期待已久的最后一句:“终于织成了一张又大又结实的网!”
  这位教师精心设计“配乐朗读”的情境,让学生换位体验,感受劳动的辛苦。设想,如果这位教师没有设置这样换位体验的情境,那么,学生的认识往往只会停留在“读书”上,只会停留在文字上。现在,提升到了“劳动”,提升到了“体验”,于是,“终于织成”的朗读技巧,不需要老师作“要读出重音”之类的提示,就能有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的情感流露。
  我们教师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探究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尤其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有目的地、适当地引导他们进行课堂体验活动,在语文学习中感知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语文教学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力,语文课堂才能焕发永恒的活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教师培训中心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被贬任滁州太守。他时常游山玩水,并与附近琅琊寺的和尚智仙结为好友。为便于欧阳修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腰盖了座亭子。亭子建成那天,欧阳修前去祝贺,为之取名“醉翁亭”,并写下了散文名篇《醉翁亭记》。第二年,欧阳修携客去丰山游览,见这里不但泉好,风景也美,于是在此疏泉筑池,辟地建亭,取“岁物丰成”“与民同乐”之意,将亭命名为“丰乐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的姊妹篇——
期刊
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翼。但在现实教学中,严重存在着重能力培养,轻人文素养与审美能力的现象,致使语文变成瘸腿,学生语文营养不良,语文的“人文性”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与实现。那么,如何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呢?对话,是重要路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生活对话,与自己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领悟文章内涵,认识生活,了解世间百态,感悟人生,提升自我。我以《送
期刊
2010年9月14日17时40分,著名出版家范用先生因病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7岁。许多年,许多次了,晚年的他反复地跟前去看望他的“小朋友”们念叨:“我的朋友部走了,我现在的生活还有什么意思?”这种感受在范用先生的爱人丁仙宝10年前突发脑溢血去世后变得愈发强烈。爱人去世对他打击很大,他经常坐在床上,连饭也不想吃。1989年,范用先生体检时疑患胰腺癌,自拟了一份讣闻,还留下话:“匆匆过客,终成归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目标之一是“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这里的“有关词语”不仅包括指向实在意思的实词,也应该包括指明语法关系的关联词语。本文就关联词语的教学提几点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关联词语使用误区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存在很多误区。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1.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批改
期刊
教一篇课文,大家都说要“依纲据本”,但具体到某一课、某一篇课文或某一部分教学时,却不知如何“依纲据本”。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这些问题常常解决不好。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第二段的教学,同样要处理好这三个问题。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
期刊
让儿童体会古诗词中鲜明、独特而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丰富儿童的情感,发展儿童的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教学《山行》时我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由图入文——激情    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积累较少,阅历层次较低,对一首新的古诗往往很难感知它的大意。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插图导入古诗,不仅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交给了学生一把进入诗境的钥匙。教学《
期刊
笔者在教学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前,曾在宁波效实中学东钱湖分校等几所学校的高二年级做过学生问卷调查,依据反馈情况,学生对“小说后蕴藏的创作、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较为陌生。然而,如果教师引导得法,教学有度,学生并非不能感受外国小说中蕴含的人类普遍情感。因此,在进行“情感”话题教学时,笔者有意识地使用比较方法,以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下文以加西亚·马尔克斯《礼拜二午睡时刻》这篇小说为例,重在比
期刊
《日》    文章开头就从飞蛾写起,飞蛾的行动是扑向灯火,它的目的是“为着追求光和热”,最终实现了目标,但是代价却是惨痛的——牺牲:“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对飞蛾的这一行为,作者是赞美和敬重的。  与飞蛾一样,为了追求光和热而最终牺牲的还有夸父。还有很多很多为了理想而牺牲的人们,因为他们选择的是生命的价值:宁可“轰轰烈烈”地死,也不愿“寒冷”“寂寞”地生。他们所追求的不只是为自己,更是为了整个
期刊
全阅读教育是以“阅读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方式”为理念,以“良好阅读行为习惯的养成”为重点,通过强化学生自主阅读以实现身心发生预期变化的全科全员全程式的学校教育方式。其总体目标是:在正确认识和评价阅读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构建学校全阅读教育体系,形成以全阅读为标志的学校文化,转变和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促进专业成长,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有较高的阅读兴趣和较强的阅读能力。  
期刊
英国诗人济慈说:“忧郁总是同美丽的事物同在——那种注定要消逝的美丽之中。”姜夔与朱自清一方面感叹沧海桑田,世事无常的空幻,一方面又把品味之余的苦涩转化成美丽的诗文。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但性格操守相近,思想情感相似,使他们内心矛盾以及外化形态都不可能激烈与极端,总是有“平和”的特点,姜夔的《念奴娇》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两篇写荷的作品“闲愁”风情万种,魅力无限。  姜夔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令人心灰意冷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