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mom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更是要有人文性的。语文课堂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需要诗意,需要浪漫主义的情怀。我们的学生早已厌倦了空洞说教的语文,他们实在渴望一种心与心毫无隔阂地交流,情与情自然而然地融通的真实、和谐而灵动的语文课堂。因此重视语文情感的培植,这不仅是语文人文性质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全面智力发展的需要。这种语文情感包括师生情感的对流,又包括学生与文本作者情感的对话,还包括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育的全部技巧一个字——爱。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体贴与温暖后,才会对老师敞开心扉,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也只有建立在这种情感基础之上,老师的课堂讲解才会触动学生的心灵,与之达到共鸣。即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吧。反之,如果平时对学生漠不关心,缺乏爱心,而企图仅仅在课堂上用情感去打动学生,往往很难奏效。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有的老师对课文的理解很透,在课堂上也注意了情感的激发与互动,侃侃而谈,激情飞扬。但学生却心不在焉,无动于衷。我想这与平时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有很大的关系。
  热爱学生是培养丰富的语文情感的基础,而尊重学生在阅读时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可以说是培养丰富的语文情感的前提。与教师相比,学生在年龄、阅历、认知、情感等多方面存在着差距。他们的思想单纯、想象丰富,情感却不深透、不稳定。往往凭着自身的直觀感受对人物、事件做出好恶判断。有时情感态度难免会偏执和情绪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持以宽容的态度,以推己及人的衷肠去理解学生的感悟能力。在尊重他们人格、认知能力与阅读初感的基础上,再与他们展开健康而积极的情感道德的探讨、交流,才不失为平等的、和谐的和有效的。
  其次,热爱语文,陶养自身的语文情感
  俗话说得好,干一行,爱一行。既然我们选择了教书这一职业,就得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份职业中去,投入到自己所担任的学科中去。只有热爱语文,才能建设语文,才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去培养丰富的语文情感。有了对语文执着的爱,还要努力地去培养自身的语文情感。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他能够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即教师要有能用自己激情的火点燃学生激情的火的能力。
  具体说来,培养教师自身的语文情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要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自己,这一点不假。要想在课堂上实现师生情感的对接与共鸣,让学生受到感染、感动,教师在精心地备好每一节课的同时,特别要注重用心灵去感受去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文章不是无情物”,《小音乐家扬科》哀婉动人,留给人几多遗憾,几多愤恨;《小抄写员》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沉的父子之爱,亲情感人至深;《圆明园的毁灭》教训是惨痛的,留下的启迪是深刻的;《三峡之秋》文质兼美,在领略大自然之美的同时,它的文学韵味之美值得人去细细品味……没有一篇文章不是蕴情的。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去琢磨,去感受,方才领略得到。
  2.不可忽视的表情作用。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足见表情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教师上课时,应当根据文本的情感需要,或喜、或忧、或悲、或怒。用丰富、自然而恰如其分的举止神情来准确地传递、表达文本内容,以感染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激情。从而促成教师、学生与文本作者三者之间情感的交流互动。
  3.精心锤炼教学语言。教学语言,不仅是连接教与学的纽带和桥梁,更是教师传情诱情的重要手段。臧克家在谈到他当年在中学教学时的经验时说,他的教学语言都是“以诗的几乎是疯狂的热情向学生们灌注。尤其在讲诗的时候,他们的热情被点燃了,大家在燃烧,感情像一股暖流”。这样的教学语言可以说是教师馈赠给学生的一种艺术享受。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情怀激荡,神清志明。一节课下来,学而知礼,学而怡情,不亦乐乎?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特别重视教学语言的艺术化和传情性。这对于培植我所追求的语文情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再次,充分利用好教学辅助手段
  语文课堂要情感丰润,除了教师精心的设计,丰富的情感,艺术化的语言等因素外,还应当涉及到教学辅助手段的恰倒好处的运用。精心制作的教、学具,课件以及必要的资料搜集。都会对语文情感的营造与建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以上做法,对于培养丰富的语文情感会有很大作用。当然,培养丰富的语文情感,还与学生对文本的熟练程度,课内外语文知识的积淀等多方面的因素会有关系。
  应该说,新课程背景下,绝大部分语文老师都会认为语文课要上得生动感人,妙趣横生。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语文课堂动起来了,活起来了。这是我们可以为之欣喜的。但是,我们又必须注意:情感投入需要理性。在一些语文课堂上,你会看到老师们情绪激昂,口若悬河,讲得神采飞扬;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笑声不断,争论不休。课堂表面看来丰富多彩,热热闹闹。老师与学生的情感投入似乎达到了少有的高度。但是,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冷静地想一想,就会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正从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正在由原来的知识本位向“表演本位”陷入。因此,在召唤语文情感回归的同时,必须要注重这种情感的理性和自然流露。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于培养语文情感的一些粗浅认识。我想语文情感的丰富性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在培养它的时候,一定要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切忌感情用事和形式主义的东西充塞语文课堂,才更有利于培养起既丰富饱满又自然健康、积极理性的语文情感。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市场更加紧密地与国际接轨,市场更加国际化与专业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安全与管理作为电力建设行业永恒的主题,更应该采取强力有效的措施对其进
期刊
机械行业有着自己特有的安全特点,其班组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和运行模式的根基,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组织细胞,也是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的最
电力系统可靠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充裕度和安全性。所谓的充裕度其实就是指电力系统具有足够强大的发电容量和足够强大的输电容量,并且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满足用户对用电
镗排加工是针对大型结构件不易采取机床加工而实施的一种加工工艺方法,在重工生产中虽然不甚起眼,但却是生产制造环节不可或缺的部分。镗排加工的优点是减少了大型结构件的吊装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重要手段,实验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而充分的实验教学资源是实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让学生能知道与身边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方法,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众所周之,小学生的思维受成长所限,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培养其兴趣,尤其重要,特别是抽象的数学问题,更是如此。学生由开始时学习热情高涨到后来兴
五年前的一天,是赵二娃既高兴又悲伤的日子,那一天让赵二娃刻骨铭心。赵二娃是矿山职工,由于他经常赶时尚,从不节约开支,工作几年下来,没节约几个钱,加上矿区女孩子本来就风毛麟角,可
目的:探讨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经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我院49例采用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实施护理。结果:本组术后4例出现肺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透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初露端倪。深圳大学较早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开设就业指导课,编辑《就业指导报》,利用电脑搜集、贮存就业信息。随后,各高校相继成立了就业指导机构,开展就业指导。反思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发展,是在教育主管部门不断推动下进行的,具体表现为政策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