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h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习是学生的母语学习,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但是因为选进课本的部分篇目学生不感兴趣,再加上为了应付每学期的测评考试,很多语文老师在上语文课时,过分关注考试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的需求。语文课呆板缺乏生气,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打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任教十余年里,我逐渐摸索出几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
  一、生动形象的课堂导语可以唤起学生读书的兴趣
  人的各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兴趣是一个人情感的表现形式,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运用激情导入的方法引入新课,把学生引入情境,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提问,踊的回答问题,这样课堂上便会生动活泼,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恰当而新颖的导语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讲《陋室铭》一课时,先给学生讲述了一个故事:刘禹锡因力主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河州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河州的知县是个小人,他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地写了一联贴于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河州争思辨。”他的举动气得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故事的引入使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大家很投入地去读课文,从而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语文教学中,我尽可能多的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有极丰富的表现力,通过具体形象跨越时空创设情景,再现各种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能较好地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光、声、色融为一体,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夏多勃里昂的《密西西比河风光》时,先用多媒体播放密西西比河美丽迷人的图片,再插入柔媚动人的轻音乐,当同学们看着两岸旖旎的风光时,倾听如醉如痴的乐曲时,都兴奋地叫起来:“真是太美了!我就势启发学生:一百多年前的密西西比河要比现在更美呢,同学们想不想去领略一下?”接下来我说道:“那就让我们现在跟随夏多勃里昂一起去欣赏一下那里的美妙风光吧。”同学们兴趣盎然地大声朗读起课文来。
  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是激趣的必要途径。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靠的是教师熟练运用教材,深刻解读文本,课堂生动活泼的主要标志是学生积极参与,情绪饱满。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引导他们达成结论,促其大脑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对学生发表的见解和参与的行为,及时给予亲切中肯地评析和适当的表扬,使他们的情绪饱满而愉快。这样,课堂气氛就生动活泼。
  三、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设疑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愉快的获取知识的积极状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动脑提问题的积极性,指导学生生疑,抓住关键点、疑难点要重锤敲打。启发学生思考生疑就像投石击水,在学生思维的湖泊里,激起层层涟漪,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爱动脑思考的好习惯。
  “设疑”是最常用的,最有效的激趣手段。初中大多数课文都是记叙文,学生读后往往产生“没啥学头”和“已经了然”的错觉。宋朝教育家、哲学家朱熹说:“读书无意者,须教有疑”。每当学生浅尝辄止之时,教师要心中有数,先于学生有所发现,采取激趣的措施——“设疑”。如:在讲《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我让学生先自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后,思考: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讽谏的结果如何?邹忌讽齐王纳谏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体会?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小组合作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虽然有的学生的回答不切题意,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时老师再去分析、讲解、画龙点睛,那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四、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年来的教学使我感到教材是相对稳定的,而社会科学是不断进步发展的,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把一些新知识、新信息不断充实到教材中去,在不脱离教材的基础上,给教材内容增加新意,寻找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书籍,让学生去阅览,同时组织学生参观活动,增加教材内容,让学生写一些简短的感想。如:为了练习对对联题型,在放寒假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假期作业是搜集你喜欢的十副对联。这样学生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又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课内外互相配合,互相渗透,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最大限度地获得了新知识,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语文教学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学实践证明:注意唤起学生的激情,注重创设情境,多方面多渠道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取得学科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内容之一。
  (责编 张晶晶)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这是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罗丹有句名言:“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我们语文教师正是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发现美”的人。  一、教师首先是美的载体  “摒弃浮华,静心读书”,读书,是最好的美容师,它能让我们变美。倘若教师
作为一种知识管理新工具,知识博客的作用日益突显,本文探讨了知识博客的现实意义,并对知识博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课堂导入的原则和导入的几种类型,提问的类型及提问应当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导入;提问;艺术    课堂教学语言,按照教学过程分为导入、讲授、提问、评价和小结等几种表达形式,这里着重讲讲导入和提问。    一、导入    导入,就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指教师上课开始时对学生讲的与教学目标有关,能调动学习兴趣的一席话;短则一两分钟,长也不过五、六分钟。它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本文对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特点与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分析得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中的障碍和效果不佳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国际社会进行国际经
本文,笔者从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出发,提出资源重组创新发展的制度,以促使企业通过资源重组,带动整个企业生产运营能力的提高,生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发展战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美国次贷危机经由世界货币美元传递发展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在这次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重新探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趋势,可以为未来的国际货
网络美术课程资源为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共享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丰富了美术教学的内涵,也为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教学差距提供了便捷有效的途径。教师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内容重组,通过网络教室使学生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也可以在合适自己的时间、地点获得有关学习资料,还可以直接观看名校名师的课堂教学等。现以《美术鉴赏》模块中“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内容为例谈谈我在教学中是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在防洪、发电、灌溉、等各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使整个地区环境得到保护、保持生态平衡、人民群众的生活更趋舒适。台前
我从教15年以来,深刻地意识到让学生走出写作困境,“思如泉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语文教师引导下,学生长期坚持努力。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粗浅体会,借此与大家共勉。  一、留意观察生活,注重素材积累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观察生活并不断积累,使之成为得心应手的第一手作文素材,习作选材时便可随心所欲。现实的生活里,每天都在发生许多的
【摘要】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里,学生养成潜心积累语文知识的习惯尤为重要。学生要在充分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向课外延伸,多读经典名著、哲理散文等,增长知识,陶冶性情,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知识;积累;方法    大凡做教师的都希望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伶牙俐齿、对答如流,而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更高,希望学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文思敏捷,锦心绣口,而当期望值与现实大相径庭时,我们总会叹息今不如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