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探索

来源 :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8851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就是要建立一套规范、稳定的制度体系,使科学发展观能够得到持久、有效的学习教育和贯彻落实。教育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建设包括理论学习机制建设、工作实践机制建设和保障评估机制建设。今后还要在巩固已建立的体制机制基础上,继续探索和完善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培训、实践落实和组织保障机制等,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常抓不懈,使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其他文献
“唐诗学书系”的出版,实现了我们编纂者的群体想望,也了却个人多年来的夙愿,因为它经历的时间确实比较久远。在我的记忆中,“唐诗学工程”的正式启动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叶,之前还曾有过长时间的准备和酝酿过程,到1984年构想成熟,得到所在上海师院古籍所和中文系一部分同行的支持,便兴冲冲地上了马。当时的想法比较简单,以为有了总体设计,加上一批“志愿军”,苦干个十年八年,即可拿下全部成果。没料到资料的搜采、整理难度甚大,市场经济大潮下又出现学术出版滑坡,一本本书稿要分别落实出版很是费力,忙到90年代前期,总算赶出了
秦始皇三十七年东巡会稽,其背景是尉屠睢战败于南越,秦始皇担心会稽越人及东海外越响应南方战局。秦始皇用以控制东南越人的战略是:修通寿春到浙江的水陆交通,在会稽郡内以吴地控制越地;将会稽越人迁徙到余杭一线予以监督,隔断“大越”越人与东海外越的联系;改“大越”为“山阴”,抹灭越人意识。同时,秦始皇还借越人世代奉祀大禹的身份意识,通过祭祀大禹、会稽刻石,在越人的文化传统中阐述皇帝的神圣权威,以此展现其教化权。但是秦始皇的政策导致南辕北辙的结果,皇帝威仪激发了会稽豪强的政治抱负,东巡会稽也被逆向解读为“东南有天子气
“软实力”概念与“软权力”概念有着同出一源或者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但它们并非是等同的,而是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实现路径和目标对象。目前中国的国家“软实力”已有较大提升,然而国际“软权力”并未同步增强。在总体上,中国的“软实力”建设偏于“内省性”发展,缺乏勇于追求国际权力的“外向性”特征。“软权力”的目标指向是对国际权力的追求,关键是采取非强迫性的“吸引”或“说服”的方式。在国际社会现有逻辑和语境下,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无法回避国际权力问题。中国的外交事务不应仅仅对西方立场作出被动回应,而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神学最原初的意义是关于神的科学。但对于亚洲人,特别是对于中国人来说,人与“神”打交道,则是为了他们自己当下和将来的生命。这与西方学者对神学的理解有着很大的不同。亚洲神学重在关心生命而较少关心“神”,只有在人们关心生命时,“神”才会参与进来。为了生命,人们必须培养人与自然、人与神的关系,并把它们作为对象。因为,正是这些关系决定着生命;正是神、大地、人的和谐,决定着人的命运——只有和谐状态下的和谐方式,才能赋予生命、维持(延长)生命、发展生命。所以,人的生命(和宇宙的生命)可以用“和谐”来表述——“和谐”是生
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减排和能源安全的主要手段,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缺乏对可再生能源外部性的合理评估,现实的和潜在的风险阻碍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有效的激励政策是,通过价格、补贴和强制消费等手段刺激企业投资可再生能源,促进经济向低碳方向发展。纵观世界各国,不同的可再生能源政策模式在控制成本、创造需求、降低风险及稳定性等各方面存在差异性,而政策的激励效果是以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政策制定者必须根据现实的能源要素禀赋和技术发展水平进行合理的政策模式选择。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潜
两千多年来的西方关学经历了从“有美无学”到“有关有学”再到“有学无关”以至当下企图彻底“消解美学”的演变过程,呈现出解构与重构不断交替的发展轨迹。其间形成了某些基本的趋势,如在关的本原问题上由实体论转变为非实体性的生成论,在审美活动性能上由他律论经自律论而演进为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取向,以及美学学科自身由“形而上学”的一分支转向“形上”与“形下”两个方面的互渗,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历史经验。中国现代美学学科建设是在接受西方美学的基础上开始自己的行程的,百年之中也经历了多次解构与重构的交替,有自己独特的处境与问
相比于2010年的聚讼不休,2011年的文学研究界看起来波澜不惊,但阐释焦虑依然如影随形,社会转型期的诸多矛盾也折射其中。在这种情况下,革命抑或改良的悖论,因“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本刊讯2012年3月1日,东方讲坛学术特别版邀请了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教授黄仁伟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了题为“当前中国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的专题报告。
热点一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 入选理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科学学习奠定基础;有助于学生成为社会劳动力、寻求就业机会和谋求个人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为此,科学教学应坚持如下原则:教学应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学要专注于核心科学思想;教学要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的理解;教学要充分考虑学习的复杂性;教学应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科学知识;教学应将科学内容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相结合;教师要对所有学生的学习都寄予积极的期望;教学要注重减轻学生的焦虑。这八项教学原则及其教学实践建议,为改进科学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及可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