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锦添:探索艺术世界的虚与实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fand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叶锦添:流形》艺术大展

  电影《卧虎藏龙》中,古城墙、竹林、大漠、灰瓦共同组成了一幅巨大的中国风情卷轴画。这是著名视觉艺术家叶锦添勾勒出的江湖。
  凭借这部电影,叶锦添曾获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山水画,还有中国的建筑、书法、庭院等,这都是文人的世界,我们要找回这些东西。”他说。
  电影美术之外,叶锦添还游走于舞台艺术、当代艺术等领域。2016年,叶锦添和导演赖声川、作曲家盛宗亮一起参与创作了旧金山歌剧院歌剧版《红楼梦》,这部歌剧在美国受到了欢迎。
  美国观众到底喜欢怎样的中国艺术?叶锦添曾和团队反复讨论,“最后的结论就是,不要现代的、抽象的,一定要中国的、东方的。”
  “我认为没有固定、具体的东方元素。”叶锦添说,他游走于中国文化的传统与未来之间,用“虚实并置”的方式表现古典中国,“揣摩如何在世界的话语环境中实现自己的文化价值。”

“女幽”蕴含了很古老的美


  《瞭望东方周刊》:你很早就提出了“新东方主义美学”,如何理解这里面的“新”字?
  叶锦添:我发现中国人一直在强调“东方主义”,显得“东方主义”好像不是我们的东西。我在香港研究《图兰朵》等外国十六世纪那些“东方主义”作品的时候,也发觉我们的“东方主义”好像断层了,一直在吸收的都是他们的“东方主义”。
  以前很多所谓对“东方主义”的描述有刻板性。因为对之前的“东方主义”不满意,所以我才提出“新东方主义”这么一个概念。后来,我觉得光研究自己的“东方主义”太狭窄,应该站在全世界的高度上,揣摩如何在世界的话语环境中实现自己的文化价值,由此创造一个新的东方视觉。
  《瞭望东方周刊》:你是如何对东方艺术产生兴趣的?
  叶锦添:我以前在香港理工大学是学摄影专业的,那时候我并不了解古典世界。对东方艺术的兴趣,可能是从参与电影《胭脂扣》开始的,我当时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装饰性美学十分着迷。
  这部电影里的梅艳芳,身上有一种“女幽”气质。“女幽”是一种很有灵性的韵味,是很细致的东方美。汤显祖将“女幽”文化表现得特别凄美。其实日本也有女幽文化,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的审美里都有这种东西。
  “女幽”文化是怎么形成的,我还没研究出来。但我认为“女幽”在中国出现得很早,比如说《洛神赋》里的洛神,一直在海里面飘来飘去,找不到岸。文人都很喜欢“女幽”,因为里面蕴含了很古老的美。

“我重意不重形”


  《瞭望东方周刊》:清朝的颜色是喧闹的,但在你的电影美术代表作品《卧虎藏龙》中,你屏蔽了清朝服饰中最常用的青花瓷元素、建筑中的红柱子元素等,留下的是一个清淡素雅的空间。在电影这种现代艺术媒介中呈现古典中国,这就涉及如何提炼东方元素的问题了。
  叶锦添:我认为没有固定、具体的东方元素。虽然《卧虎藏龙》有强烈的中国山水画的写意感,但我所用的是无形的东西,没有用有形的元素。
  我不会搞一个中国花纹出来做固定元素。对我来讲,虚实并置就会构成形而上美学的可能性。
  《瞭望东方周刊》:能否进一步聊一聊你的影视作品中的“虚实并置”?是否可以说,意境是虚的,但生活逻辑是实的?
  叶锦添:我重意不重形。每个出现在画面里的东西都有其意义和灵性,包括一个痰罐,它自己会解答它是干嘛的,不用着力于用外观去告诉人们:这是一个痰罐。
  我理解的“时间”跟大家不太一样。一般人说“时间”要么是时钟,要么是几年,而我说的“时间”是:如果我坐在宋朝的一条街上,会感觉到什么?我坐在唐朝的一条街上,又会感觉到什么?那一分那一秒。我在现场看到什么?
  到了特定时空里,我会关注人走路的速度和讲话的方法,会思考某个颜色他们觉得美还是不美,他们的审美跟我们有什么区别,他们的科学发展到了怎样程度。再比如说,刚好有一种铁器,在某个年代特别重要,那么铁器在画面中是怎样呈现的?
  每个年代的细节我都会关注。比如喝茶,唐朝人怎么喝,宋朝人怎么喝,蒙古人怎么喝?捕捉到的细节足够多的时候,就没有问题了。
  《瞭望东方周刊》:你在新版《红楼梦》中为十二钗设计的额妆,即大家说的“铜钱妆”,提取了昆曲的元素。当时反映比较两极化,有网友提出“任何一种美都是建立在有真实生活内容的基础上,而不是架空的形而上之上。”你如何看待这种批评?
  叶锦添:这要看哪一个戏,比如《绿野仙踪》应该怎么拍?仙女应该穿什么衣服?《牡丹亭》里杜丽娘在后花园的梦境,又该如何用写实手法表现?拍《红楼梦》,怎么表达潇湘馆呢?真的搞一个有竹子的庭院就好了吗?
  《红楼梦》是通俗的,王熙凤刘姥姥都很写实,讲话很直接,但《红楼梦》又不能太写实,因为《红楼梦》是诗意的。曹雪芹时代的文学家、知识分子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昆曲的影响,小说里会出现一些非写实的段落,整体美感的营造也有虚拟的成分,比如《红楼梦》里面的“太虚幻境”,还有介乎真幻之间的“黛玉葬花”。
  曹雪芹營造的美,是逝去的美,有很重的象征色彩,无法用传统符号化的方式表达出来。我试图用一种虚拟的方法来接近那种美,照顾到世界的审美眼光。书里明确点到的服饰,我们必须在创作里作一个选择:就用比较艺术的方法来处理,而不是还原。直接走入曹雪芹的世界,他虚的地方虚,他实的地方宴。
演员在北京保利剧院排练由叶锦添担任舞美设计的英文歌剧《红楼梦》

薛宝钗也有蕾丝礼服


  《瞭望东方周刊》:如何让电影成为中国形象塑造方面的一个强力的力量?
  叶锦添:电影是来源于西方的艺术,经由机器拍摄的影像艺术适合表现比较实的东西,比较虚的、意象化的东西是难以被拍出来的。电影人要琢磨这个问题,如何在电影中呈现中国意境。
  必须记得中国原来是什么样的,中国自古以来是文化中心。现在诱惑很多,我认为一定要把自己的文化中心找回来。
  我觉得中国古代的东西,那个无形力量是很吓人的。民间艺术很厉害,历代都有宫廷画家和民间画家,但往往民间艺术的生命力比较强。那些舞文弄墨的士大夫,通过他们的艺术作品,把比较真的世界表现出来。这些艺术是可以被传承下来的。
  另外,我认为在电影艺术创作方面,应该打破一些约束和陈规。比如我曾经为《赤壁》做美术设计,我不要诸葛亮以传统的“羽扇纶巾”的模样出现,我想打破那种“少年老成”的感觉。我不想把他设计成“一出场就什么都猜得中”的感觉。
  《瞭望东方周刊》:你既参与电影,又参与电视剧。在你看来,如何让作为通俗艺术的电视剧更富有艺术质感?
  叶锦添:我把电视盒子变成一个殿堂或者剧场,为本来很通俗易懂的东西制造出一种严肃感。
  我对舞台很熟悉,所以我从舞台的角度来看电视。我会计算人物在电视画框里的比例和感觉,会重视人物衣服颜色的密度和手工的密度。事实也证明,这种方法实用。我喜欢看西方电影,尤其是宫廷电影,他们的衣服特别美。这些都会给我启发。
  比如新版《红楼梦》里,我在复古的同时也加入了非常多的现代元素,加入了现代的材质,使它产生一种虚幻感。另外我还参考了国际时尚化的年轻人服饰,深入融会在古代的裁剪里。薛宝钗就有一件全部用蕾丝拼合的礼服。
  色彩可以用來讲人的故事。我用现代手法,把那些五花八门的色彩归纳成多种情感,重新编排每种颜色所代表的情绪和性格,这样一来,戏好像跟着衣服一起走,有了一种默契。
  在《那年花开月正圆》中,根据孙俪饰演的角色的人生不同阶段,我们设计了不同颜色、用料的服装,甚至使用了不同的刺绣图案:从少奶奶时期的大家闺秀,到吴家没落时的务实朴素,再到大当家时期的明亮大气,贴合人物的成长路径。
  古装剧吸引我的一点是,衣服与现代人平常穿的不一样。把一个人装扮起来,使其和平常的样子不太一样,本身就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行为。
  整体来讲,我是用神圣严谨的态度来对待电视这个大众媒介的。
其他文献
2020年《花开广州 醉美天河》摄影大赛入选作品(罗道荣/摄)  广州市天河区,一个年轻的“80后”城区,如今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天河的“幸福之治”,可以用四个有意思的“He”字——“禾”“阖”“和”“河”来概括。禾田丰收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历史上一直到建区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天河都是闻名遐迩的广州“菜篮子”,一担担米糧、一筐筐果实在猎德码头起航运往各地,也让天河人一直过着年丰谷润的
寒假期间,他们将赴浙江义乌、云南永平、福建福鼎等地边调研、边宣讲,在基层一线“看需求、悟变化、讲担当”  最近,复旦大学博士生田博毅更忙了。  作为复旦大学博士生“十九大精神”主题宣讲团的团长,繁重的学业之外,他还要和团员同学们一起琢磨一件事:怎样更好地向基层群众宣讲十九大精神。  成立于2002年的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是全国高校最早成立的学生理论宣讲团体之一。十几年来,这个讲师团组织复旦大学的研
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省博鳌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  这是世界瞩目的“博鳌时间”。4月10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主旨演讲,引发会场内外强烈反响。  “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习近平主席豪迈的宣
神秘女儿国、母系氏族的活化石、中国的“爱情海”、最后的摩梭部落、格姆女神山、走婚桥、草海、水性杨花……这些词同时出现的时候,泸沽湖不成为网红之地,很难。  泸沽湖,在纳西族摩梭语中,“泸”为山沟,“沽”为里,意为山沟里的湖。“女儿国”  位于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的泸沽湖,过去能吸引游客的是流传了上千年、神秘的母系氏族生活形态。其中,点睛之笔是“走婚”。  元朝末年,蒙古族的一支部队在与
近日社交网络脸书曝出的信息安全丑闻让人们对网络信息的滥用有了更多的认识。就在你惬意地更新社交网络状态或者刷朋友圈的时候,也有眼睛在黑暗之处注视着你,并记录下你的一举一动。  更全面地了解社交媒体带来的便利和风险非常重要,对被称为“千禧一代”的“00后”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这个群体是社交网络的第一代“原住民”,他们的成长轨迹与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说,他们几乎不了解社交媒体诞生之前的世界—
两年前,搜索引擎让其推荐的不实医疗广告进入公众视野。近来有网友注意到,竞价医疗广告改头换面、变换载体,又卷土重来。本刊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搜索网站有的公然将正规名牌医院名称售卖给他人。为“高仿”冒牌医院“揽客”;有的表面在PC端下架了医疗广告,却在移动端App中将广告置顶,以算法精准推送。医疗竞价广告悄然重现  近日,不少网友和媒体都对医疗竞价广告在搜索引擎“死灰复燃”进行了曝光。据披露,在百度等搜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市露出了另一张面孔。脱下工装的人们,从地铁鱼贯而出,融入光影交汇之处,夜场由此开启。  对于很多城市居民而言,“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之外,享受“深夜食堂”的美味,于灯火之间休闲或游憩,已成为美好生活的一种刚需。对于旅游者而言,品味一座城市的夜晚,加深对当地文化的感知与对生活方式的体验,也是消费升级的希冀。  如今,围绕这些新需求,不少城市的管理者正着力打造或升级本地的夜经济,
牛津大學路透新闻研究院近期发布了年度报告《订阅、补贴和平台压力:2019年传媒业大趋势》。报告通过对来自29个国家的媒体总监、高级编辑和数码部门负责人的访谈,预测了2019年全球传媒业的发展趋势。  一个主要的发现是,订阅和会员制将是新闻行业今年被重点讨论和应用的收入来源模式。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新闻业领导者认为,优质新闻需要进一步被补贴。而社交媒体的使用量预计今年会下降。  具体来看,超过一半的
很多中国朋友想必都关注了上个月在美国加州苹果总部的史蒂夫·乔布斯剧院举行的苹果公司秋季新品发布会。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三款最新发布的苹果iPhone手机,其中iPhone XS Max顶配512G的价格是人民币12799元,令人咋舌。  2010年,苹果推出5000元左右的iPhone4时,就在智能手机界以价格“鹤立鸡群”,中国网民更是编出了“卖肾买iPhone”的段子。如今,最新款iPhone已
江苏某大学的学生“夜淘族”在宿舍熬夜网购  转眼又到“夏打盹”的时节,早晨在公交车或者地铁上,睡眼惺忪的人比例明显增高。不少人睡不够,并非因为起得早,而是睡得太晚。  传统上人们会把喜欢早起的人称作“百灵鸟型”,而把天天晚睡的叫“夜猫子型”,两种类型都是个人的生活习惯问题。但最近不少研究显示,就健康来说,晚睡不如早睡好。数据揭示的问题  以前人们也经常提到“早睡早起身体好”或者“晚睡伤神”,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