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品安全管理举措探究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kinginthe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加大,高校普遍扩招,入学率不断攀升,高校食堂就餐量巨大,从业人数多,经营业态日益丰富,使得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了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高校餐饮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持续加强,必须围绕食品加工的各个环节丰富举措,以保障食品安全。
  关键词:高校;食品安全;安全管理
  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对教育投入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一日三餐基本在校园食堂解决。部分高校规模较大,每天有上万人次就餐的食堂并不鲜见;部分高校校区分散,业态众多,管理团队兼顾不暇,给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过去的经验型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目前师生对餐饮的新需求,应当借助先进的现代管理体系,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管控措施。
  1 高校餐饮食品安全管理的现状
  高校餐饮食品安全管理与校内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紧密相关。随着教育教学规模的扩大,教育部门也逐步意识并越来越重视校园食品安全,并明确规定校园食品安全采取校长负责制。各地教育委员会都在推进校园食品安全的管理模式,各地的形式不一,各具特色,如北京开展了食堂标准化建设,上海高校则是“6T”实务现场管理,部分高校还自发实行ISO20002食品安全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有的则实行“5S”管理法。职能部门和高校加大了高校食堂在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投入,但受一些条件的制约,目前的高校餐饮食品安全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1]。
  1.1 高校伙食保障资金投入存在差异
  部分高校存在建筑设施老旧和就餐资源不足的问题。资金的投入在食堂硬件设施的完善方面起着决定作用,有部分新建、整体改造的食堂,各种制售加工流程非常合理,人流、物流、气流分开,原料初加工区、食品加工区、库房、专间和洗消间等一应俱全,具有相应的通风措施、采光措施、保藏措施,设有完整的水质净化系统、污水排放系统、厨余垃圾处理系统等。但部分高校食堂硬件设施仍然不完善,没有划分相应的功能区域,设备设施老旧,加工制售条件不匹配等等,无法从基础设施上保障食品安全。
  1.2 餐饮团队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硬件设施虽然是高校餐饮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但软件管理也是决定因素。高校食堂具有就餐场所集中、就餐人数多、就餐时间集中的特点,在管理上要结合这些特点制定措施[2]。目前,不少高校食堂都能够采用集约化生产方式,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规范管理和服务流程,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促进办伙条件与师生员工的餐饮需求相适应。
  但也有部分高校餐饮进行了社会化改革,供餐服务实行外包或者部分联营,鉴于餐饮业的行业特点,其中不乏作坊式的经验管理方法,安全管理不规范,操作不当甚至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导致师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威胁,因此受到了相应行政部门的处罚。
  1.3 高校餐饮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高校食堂一般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有限,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总体不高,而餐饮工作的强度较大,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强。餐饮队伍建设中,固定编制难度非常大,工作人员基本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餐饮业门槛较低,受中餐传统制作方式方法的影响,很多工作人员往往是凭感觉进行制作,有的还保持着一些不良的操作习惯,主动遵守食堂餐厅规范操作制度的意愿不强。因此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熟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更好地掌握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执行相关岗位操作规范,使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1.4 部分高校自身对于餐饮安全的重视不足
  高校的评定考核主业是科研和教学,后勤服务一般不被重视,使得高校的部分领导对于食品安全重视不足。很多领导一般不直接接触餐饮安全管理,不熟悉其中的管理流程和操作办法,将餐饮服务外包出去之后就不闻不问了,维护餐饮安全的意识淡薄,放任自流,导致工作人员服务观念淡薄、学生就餐体验较差等问题,餐饮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3]。
  2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举措
  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是一个全过程、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买、加工制作,再到销售供应、剩余食品管控等,整个过程都要保证清洁、安全、卫生、有序和规范。
  2.1 采用先进有效的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关乎每一位就餐者的健康。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需要政府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及消费者三方面合作。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律至关重要,因此在食品安全监督模式上,应盡可能调动和保护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卫生意识和守法的积极性,使其能自觉争取达到食品卫生良好水平。市场监管总局推出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一套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保障制度;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出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对校园餐饮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指导,可操作性强,对照执行,能有效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高校伙食部门要生存、要发展,还要借助现代管理程序和现代管理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采纳了优秀企业完善的运作模式,是国内外管理经验中提取出来的精华。通过对认证规范的贯标过程可以促使管理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4]。通过体系的落地,与高校实际相结合,食堂运营流程中的各个工序以及不合格食品的处置都有明细的作业规范,从而形成一个个完整的回路,进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先进有效的管理制度提高了伙食管理水平,也能强化职工的食品安全观念,为保障师生员工安全饮食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严格把控采购第一关
  高校伙食原材料的采购用量大、品种多,伙食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食堂伙食的食品安全。采购过程中,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规范进货途径,坚决杜绝“三无”产品;采购到的食品要保证运输的安全,运输的车辆必须保证干净、卫生,以免食物受到污染,对于冷链食品的运输要采用专用的车辆,以防影响食品质量;规范伙食原材料的存放,严格执行出入库查验制度,确保库房伙食原材料、副食调料的食品标签完备,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日期及品名、厂家等信息完备,防止过期食品和不合格成品流入。
  2.3 狠抓安全责任落实
  好的制度需要得到坚决的执行,否则将形同虚设,除了日常的自查以外,还要对自查情况进行记录。食堂管理者定期对所有记录进行抽样检查,确认食堂的各种规章制度都落到实处。此外,要强化日常监督检查,针对食品加工、制售过程中的生熟分开、冷荤间、餐具消毒、库房和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等重点环节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严格执行规定,对个别违反规定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罚。借助科技的手段,如安装摄像头和推进明厨亮灶,实时监督食堂加工的全过程,包括邀请师生代表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都是比较有效的监管手段[5]。
  2.4 加强培训提升员工素质
  从业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食品安全。高校的相关管理部门要发挥学校的教学优势,经常开展食品安全讲座,对员工进行分层分类的培训。食品安全培训可以使餐饮从业人员掌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和操作规范,提高其对于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其树牢食品安全意识,促使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从而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3 结语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发展,高校的餐饮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高校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建立健全自身的管理机制,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升高校的餐饮安全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范桂凤.高校食品安全与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研究[J].核农学报,2021,35(6):1486.
  [2]李昕.涉农高校食品安全与学生工作创新实践[J].核农学报,2021,35(6):1489.
  [3]张娜.高校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课程思政教育:《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评述[J].食品与机械,2021,37(3):235-236.
  [4]李欢欢.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大学生饮食安全与思政教育新探[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5):232.
  [5]应玉华.高校食堂管理的食品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J].长江丛刊,2021(7):53-54.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食堂是高校后勤服务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师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它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为了规范高校食堂日常餐饮管理,使食堂标准化管理体系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高校食堂餐饮管理特点,积极探索高校食堂创新餐饮工作管理办法,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选出有效的管理路径,为高校食堂未来的改革发展探索出新的机遇。  关键词:高校食堂;标准化管理体系;创新管理路径  高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更加高品质的生活,因此需要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相关企业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保障我国居民的食品安全,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食品的生产质量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产业发展的质量,对维护食品行业的形象非常重要。  关键词: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标准检测;HACCP体系  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在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一些企业
摘 要:本文分析了山东省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批生产记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规范化要求,为企业改进提升和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监管措施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保健食品;批生产记录;现状;规范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保健食品归为特殊食品并强调实行严格监督管理。在保健食品生产环节,批生产记录记载着每一批产品真实的生产和检验情况,是产品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产品质量追溯的重要手段,其真实性、
2021年5月,世界三大食品展之一的世界食品全产业链大会——SIAL China国际食品展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已多次参展的西安乐芬贸易有限公司再次携众多产品亮相展会现场,公司负责人陈岳向本刊记者表达了本次参展的心得体验。  记者:贵公司的主营业务有哪些?您认为,参加SIAL China国际食品展对贵司食品相关业务的增长有何促进作用?  陈岳:5年前,乐芬贸易于陕西省西安市成立,主要经营预
摘 要:由于我国经济水平不断进步,人们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大众开始对食品安全问题给予更多关注。但近几年肉制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因此,注重肉制品安全问题,加大质检力度,保障肉制品食品质量,是目前食品安全领域最为关键的环节。本文重点对肉制品食品检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食品检验对肉制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做好肉制品食品安全控制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食品检验;肉制品;安全;重要
本文调查并分析了小区住户家庭厨房食物保存风险的认知和行为,结果表明,市民对家庭厨房食物保存的风险认知度高、食物保存的认识较为浅显、风险防范行为存在不合理等情况,相关部门需加强消费教育,提高市民食物保存的安全意识和认知水平,引导规范其消费行为。
摘 要:互联网的普及让餐饮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订餐为人们的日常饮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在新形势下,开展好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越发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实践研究,分析了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随后提出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网络餐饮  科学高效地开展好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必须要严格遵照相关政策法规,同时积极宣传引导,强化
摘 要:随着食品抽检规范性不断提高,对于各食品检验机构抽样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是一种全新的考验。抽样作为检测的前道工序,食品抽样人员运用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高效率抽样尤为重要。作为各检验机构管理人员,合理下达抽样任务的同时,对抽样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也是决定抽样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就检验机构食品抽样人员的管理方法作出探讨,从而为各检验机构抽样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检验机构;抽样人
摘 要:不同种类食品的检验标准存在差异,在食品检验的过程中,其准确性还会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明确食品检验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并将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提高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保证食品的质量,使食品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食品检验;准确性;控制因素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推进,但与此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频繁出现,使得人们的安全健康
摘 要:乳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严重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会让行业发展陷入信任危机,因此加强国内的乳品安全控制迫在眉睫。在乳制品供应全流程管理理念下,相關研究人员提出了乳制品供应链的协同发展管理理念。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基于质量安全的乳品供应链协同发展趋势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质量安全;乳品;供应链;协同发展  随着现代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乳品逐渐成为现代居民居家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