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我们各个科目进行教学的重点教学任务。初中数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它是一门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科目。初中时期,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都处于一个旺盛的不可多得的时期。教师要充分运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思维定势 观念障碍 言传身教 激励原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146
21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是创新型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最具有竞争力,是创新型的人才。哪一种人才可以为祖国、为人民创造最多的价值,是创新型人才。在我们中国,有一个我们每一名教师不得不直面的问题,就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缺乏创新能力。因此,在新的时期,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名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初中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能力方便具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说数学是一门培养人思维能力的最佳科学学科之一,数学也是培养人独立自主学习的最佳学科之一。而且,初中时期,学生们身心都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学生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最旺盛的时期之一。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从以下:1.教师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创新的典范;2.帮助学生们突破观念障碍以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3.帮助学生们突破自身的思维定势以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4.采取激励原则,鼓励学生们大胆创新这四个方面进行尝试性的探讨和研究。
一、教师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创新的典范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力是十分重大的。在学生的初中时期,学生们对教师的权威地位的尊重以及学生们和教师长时间接触的感情基础都决定了教师的一言一行,基本上都是学生们模仿的对象。因此,党我们教师想要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性能力的时候,就必须首先自身在创新性教学方面做出示范。比如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时,在讲解一些数学题目时,就可以尝试一些创新的解法和思路,给学生们做出具体的示范,帮助我们的学生在一种创新性思维包围的良好环境中,培养创新能力和思维。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教师们在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以身作则给学生做出典范的话,即使不要求学生们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学生们也会耳濡目染。但是如果教师一味要求学生们的同时自己在教学上却是千篇一律地教学、不求创新的话,即使对学生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们也未必能情愿的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总之,初中数学教师要给学生做出示范以帮助学生们培养创新能力。
二、帮助学生们突破观念障碍以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我们中国的学生之所以普遍在创新方面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们都是乖孩子,从小就适应了教师讲授、自己不加思考全盘接受的学习模式。而学生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过分尊重教师的权威地位,传统的观念障碍导致的。所以,我们在注重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时,首先需要帮助学生们改变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古希腊三贤之一的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流传至今:“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世界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的哈佛大学的校训是:“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的是,让真理与你为友。”是的,这就是科学的精神,这就是数学的精神,我们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他们应该尊重教师,但是更重要的是尊重真理。教师也是常人,尽管在专业知识方面显然远远高于学生,但是教师也是会有失误犯错的时候,这个时候学生们要有勇于质疑教师的勇气和智慧。学生们勇于质疑教师的开始就是学生们自觉思考的开始,就是学生们逐渐培养创新能力的开始。初中时期,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学生们打破传统观念障碍的话,就能帮助学生们将来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帮助学生们打破传统观念的障碍是教师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值得我们每一名教师不断摸索和研究。
三、帮助学生们突破自身的思维定势以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作思维定势。它指的是人们对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事物做出常规的判断。思维定势在某种程度上有益于学生们的学习,但是也在一定范围内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尤其不利于初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实现解题上的创新。比如在面对一道数学题目时,我们不能要求学生们以最快的速度解题,而要让学生思考新的解题思路。这个时候,我们要给学生们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不能急于求成。当学生们有解题思路时,不论正确与否,都要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要开展必要的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想法。一个学生有一个思想,10个学生就可能碰撞出100种想法。学生们之间的合作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有的时候甚至超过教师的讲解。总之,教师要帮助学生们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尽可能实现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最终实现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四、采取激励原则,鼓励学生们大胆创新
采取激励原则,是初中数学教师帮助学生们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教师的肯定和激励可以说是给学生们最好的奖励。教师的鼓励在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培养的道路上的影响力是十分重大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适时采取激励原则。不论学生在创新时最终有无成果,教师都要给学生最大的支持和鼓励。实践证明,有了教师的肯定,学生们在进行创新的尝试时,能更加大胆、效果也更好。但是如果学生在创新的道路上没有教师的鼓励的话,就会更加迷茫,逐渐消磨掉创新的勇气和能力。总之,教师一定要注意在教学实践中,时时刻刻肯定学生们的进步和突破,给予学生们最真诚的肯定和鼓励,学生们在教师的支持下,也能在创新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建立持久创新的意志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更是刻不容缓的。教师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学理想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的教学策略有很多,除了我们上文中提到过的打破传统观念、打破思维定势、采取激励原则之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多进行思维锻炼的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们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条道路任重道远,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有信心。
【关键词】初中数学 思维定势 观念障碍 言传身教 激励原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146
21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是创新型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最具有竞争力,是创新型的人才。哪一种人才可以为祖国、为人民创造最多的价值,是创新型人才。在我们中国,有一个我们每一名教师不得不直面的问题,就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缺乏创新能力。因此,在新的时期,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名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初中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能力方便具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说数学是一门培养人思维能力的最佳科学学科之一,数学也是培养人独立自主学习的最佳学科之一。而且,初中时期,学生们身心都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学生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最旺盛的时期之一。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从以下:1.教师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创新的典范;2.帮助学生们突破观念障碍以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3.帮助学生们突破自身的思维定势以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4.采取激励原则,鼓励学生们大胆创新这四个方面进行尝试性的探讨和研究。
一、教师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创新的典范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力是十分重大的。在学生的初中时期,学生们对教师的权威地位的尊重以及学生们和教师长时间接触的感情基础都决定了教师的一言一行,基本上都是学生们模仿的对象。因此,党我们教师想要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性能力的时候,就必须首先自身在创新性教学方面做出示范。比如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时,在讲解一些数学题目时,就可以尝试一些创新的解法和思路,给学生们做出具体的示范,帮助我们的学生在一种创新性思维包围的良好环境中,培养创新能力和思维。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教师们在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以身作则给学生做出典范的话,即使不要求学生们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学生们也会耳濡目染。但是如果教师一味要求学生们的同时自己在教学上却是千篇一律地教学、不求创新的话,即使对学生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们也未必能情愿的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总之,初中数学教师要给学生做出示范以帮助学生们培养创新能力。
二、帮助学生们突破观念障碍以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我们中国的学生之所以普遍在创新方面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们都是乖孩子,从小就适应了教师讲授、自己不加思考全盘接受的学习模式。而学生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过分尊重教师的权威地位,传统的观念障碍导致的。所以,我们在注重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时,首先需要帮助学生们改变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古希腊三贤之一的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流传至今:“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世界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的哈佛大学的校训是:“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的是,让真理与你为友。”是的,这就是科学的精神,这就是数学的精神,我们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他们应该尊重教师,但是更重要的是尊重真理。教师也是常人,尽管在专业知识方面显然远远高于学生,但是教师也是会有失误犯错的时候,这个时候学生们要有勇于质疑教师的勇气和智慧。学生们勇于质疑教师的开始就是学生们自觉思考的开始,就是学生们逐渐培养创新能力的开始。初中时期,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学生们打破传统观念障碍的话,就能帮助学生们将来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帮助学生们打破传统观念的障碍是教师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值得我们每一名教师不断摸索和研究。
三、帮助学生们突破自身的思维定势以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作思维定势。它指的是人们对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事物做出常规的判断。思维定势在某种程度上有益于学生们的学习,但是也在一定范围内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尤其不利于初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实现解题上的创新。比如在面对一道数学题目时,我们不能要求学生们以最快的速度解题,而要让学生思考新的解题思路。这个时候,我们要给学生们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不能急于求成。当学生们有解题思路时,不论正确与否,都要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要开展必要的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想法。一个学生有一个思想,10个学生就可能碰撞出100种想法。学生们之间的合作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有的时候甚至超过教师的讲解。总之,教师要帮助学生们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尽可能实现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最终实现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四、采取激励原则,鼓励学生们大胆创新
采取激励原则,是初中数学教师帮助学生们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教师的肯定和激励可以说是给学生们最好的奖励。教师的鼓励在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培养的道路上的影响力是十分重大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适时采取激励原则。不论学生在创新时最终有无成果,教师都要给学生最大的支持和鼓励。实践证明,有了教师的肯定,学生们在进行创新的尝试时,能更加大胆、效果也更好。但是如果学生在创新的道路上没有教师的鼓励的话,就会更加迷茫,逐渐消磨掉创新的勇气和能力。总之,教师一定要注意在教学实践中,时时刻刻肯定学生们的进步和突破,给予学生们最真诚的肯定和鼓励,学生们在教师的支持下,也能在创新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建立持久创新的意志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更是刻不容缓的。教师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学理想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的教学策略有很多,除了我们上文中提到过的打破传统观念、打破思维定势、采取激励原则之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多进行思维锻炼的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们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条道路任重道远,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