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中,人体的气血在夏季最旺盛,这是中医提倡“冬病夏治”的一个重要原因。风湿病、哮喘、反复感冒等在冬季容易因寒冷而发作,在夏天用一些能温暖机体、改善体质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冬季发病。在方法上,除了比较多见的穴位敷灸,还可以进行药浴。
药要对证 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应辨证处方,根据各自的体质、时间、地点、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方药。煎药和洗浴的具体方法也有讲究。将药物粉碎后用纱布包好(或直接把药物放在锅内加水煎取亦可),加清水适量,浸泡20分钟,然后再煮30分钟,将药液倒进浴盆内,待温度适度时即可洗浴。
水温适宜 泡浴前必须先淋浴洁身,以保持药盆的卫生。浴后应立即用温清水冲洗干净,拭干皮肤,及时穿上衣服。一般而言,39℃~45℃的热水药浴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骨伤后遗症、肥胖及银屑病等;神经过度兴奋、失眠、一般疼痛、消化不良等的药浴温度,以相当或稍低于体温为宜;25℃~33℃的药液适用于急性扭挫伤。药浴时室温不能低于20℃,局部药浴时应注意全身保暖,夏季应避风,预防感冒。
方法得当 在洗浴中,有先熏后浴之熏洗法,也有边擦边浴之擦浴法。初浴时,水位宜在心脏以下,3~5分钟后待身体适应,再慢慢泡至肩位。洗浴时间不可太长,尤其是全身热水浴,以免汗出过多,体液丢失量大,或因皮肤血管充分扩张,体表血液量增多,造成头部缺血而发生晕厥。一旦发生晕厥,应及时将病人扶出浴盆,使其平卧床上,喂服白开水或糖水,补充体液与能量;也可用冷水洗脚,使其下肢血管收缩,头部供血充足。
因人而宜 严重心衰、严重肺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动脉瘤、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及有出血倾向者、老年人、儿童,慎用39℃以上药浴,应以接近体温的药液沐浴,并有家人或医护人员陪护,且沐浴时间不宜过长。女性妊娠期、经期不宜泡药浴,尤其不宜盆浴及坐浴。
因时而宜 饭前、饭后半小内不宜进行全身药浴。饭前药浴,由于肠胃空虚,洗浴时出汗过多,易造成虚脱;饭后立即药浴,血液趋向体表,可使胃肠或内脏供血减少,不利于消化,易引起胃肠不适,甚至恶心呕吐。临睡前不宜进行全身热水药浴,以免过度兴奋,影响睡眠。
药浴验方集锦
1.羌活、独活、五加皮、当归、干姜、透骨草、伸筋草、木瓜各30克。该方具有散寒止痛、活血化瘀、滑利关节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湿痹、筋骨挛痛、四肢冰冷、风湿关节炎、腰腿遇寒疼痛等病症。
2.麻黄、细辛各30克,桂枝50克,紫苏100克。该方具有发散风寒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气喘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症症。
3.伸筋草、威灵仙、续断、麻黄、桂枝各15克,当归、红花、川乌、草乌、木鳖子、乳香、没药、川芎各12克。该方具有舒筋活血、温经散寒的功效,适用于肩周炎各期的治疗。
4.山楂50克,决明子、虎杖、海藻、大黄、银柴胡、鬼箭羽、片姜黄各30克,泽泻、没药、川芎、仙灵脾各20克。该方具有消痰化滞、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机体肥胖、血脂高等症。
5.川乌、草乌、透骨草、莪术、乳香、威灵仙、桑寄生、皂角刺各15克,白芍20克,细辛、仙灵脾各10克,天南星12克。该方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蠲痹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6.葱白、生姜各50克,桂枝15克,白酒50毫升。该方具有发汗解表、温中祛寒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的治疗。
药要对证 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应辨证处方,根据各自的体质、时间、地点、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方药。煎药和洗浴的具体方法也有讲究。将药物粉碎后用纱布包好(或直接把药物放在锅内加水煎取亦可),加清水适量,浸泡20分钟,然后再煮30分钟,将药液倒进浴盆内,待温度适度时即可洗浴。
水温适宜 泡浴前必须先淋浴洁身,以保持药盆的卫生。浴后应立即用温清水冲洗干净,拭干皮肤,及时穿上衣服。一般而言,39℃~45℃的热水药浴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骨伤后遗症、肥胖及银屑病等;神经过度兴奋、失眠、一般疼痛、消化不良等的药浴温度,以相当或稍低于体温为宜;25℃~33℃的药液适用于急性扭挫伤。药浴时室温不能低于20℃,局部药浴时应注意全身保暖,夏季应避风,预防感冒。
方法得当 在洗浴中,有先熏后浴之熏洗法,也有边擦边浴之擦浴法。初浴时,水位宜在心脏以下,3~5分钟后待身体适应,再慢慢泡至肩位。洗浴时间不可太长,尤其是全身热水浴,以免汗出过多,体液丢失量大,或因皮肤血管充分扩张,体表血液量增多,造成头部缺血而发生晕厥。一旦发生晕厥,应及时将病人扶出浴盆,使其平卧床上,喂服白开水或糖水,补充体液与能量;也可用冷水洗脚,使其下肢血管收缩,头部供血充足。
因人而宜 严重心衰、严重肺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动脉瘤、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及有出血倾向者、老年人、儿童,慎用39℃以上药浴,应以接近体温的药液沐浴,并有家人或医护人员陪护,且沐浴时间不宜过长。女性妊娠期、经期不宜泡药浴,尤其不宜盆浴及坐浴。
因时而宜 饭前、饭后半小内不宜进行全身药浴。饭前药浴,由于肠胃空虚,洗浴时出汗过多,易造成虚脱;饭后立即药浴,血液趋向体表,可使胃肠或内脏供血减少,不利于消化,易引起胃肠不适,甚至恶心呕吐。临睡前不宜进行全身热水药浴,以免过度兴奋,影响睡眠。
药浴验方集锦
1.羌活、独活、五加皮、当归、干姜、透骨草、伸筋草、木瓜各30克。该方具有散寒止痛、活血化瘀、滑利关节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湿痹、筋骨挛痛、四肢冰冷、风湿关节炎、腰腿遇寒疼痛等病症。
2.麻黄、细辛各30克,桂枝50克,紫苏100克。该方具有发散风寒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气喘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症症。
3.伸筋草、威灵仙、续断、麻黄、桂枝各15克,当归、红花、川乌、草乌、木鳖子、乳香、没药、川芎各12克。该方具有舒筋活血、温经散寒的功效,适用于肩周炎各期的治疗。
4.山楂50克,决明子、虎杖、海藻、大黄、银柴胡、鬼箭羽、片姜黄各30克,泽泻、没药、川芎、仙灵脾各20克。该方具有消痰化滞、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机体肥胖、血脂高等症。
5.川乌、草乌、透骨草、莪术、乳香、威灵仙、桑寄生、皂角刺各15克,白芍20克,细辛、仙灵脾各10克,天南星12克。该方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蠲痹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6.葱白、生姜各50克,桂枝15克,白酒50毫升。该方具有发汗解表、温中祛寒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