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顾与热点归纳:近15年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述评

来源 :贵州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及地理空间特征分析,对2004-2018年收录的1377篇(含核心241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论文进行归类考察.其结果显示:自2004年至今发文量呈现波浪式增长趋势,并在4个时间节点有明显变化;发文单位空间分布特征为东部比西部多,沿海比内陆多,并且呈聚合型分布.个案研究所涉及的体育非遗项目主要聚集于华南、华中、西南地区;分析得出18本核心期刊的研究关注点;通过普赖斯定律得出6位核心作者,并分析了核心作者的群构成与研究方向;关键词聚类分析发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法律法规、教育教学形成了大聚类,地域文化、旅游资源、文化产业等词汇出现小型聚类.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发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了“跨学科、跨文化、跨领域”的知识属性和文化特点,因此与其他学科的融和研究是未来开展的热点研究主题.
其他文献
民族文化传承场域对于继承与发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乡村振兴战略为重构民族文化传承场域提供契机,但同时也面临民族文化传承场域主体关系模糊、话语权力失衡、传承场域衰弱的挑战.对此,作者主张可从调适文化传承的主体关系、重构文化传承多元共生的话语权利、构建融合开放的文化传承体系、革新封闭单一的文化传承模式、培养传承民族文化的立体文化人等5个方面重构民族文化传承场域.
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路径.广大民族地区在推动法治乡村建设过程中国家法必然会与乡村社会中固有的民族习惯规则发生碰撞,甚至产生冲突与矛盾.调适好二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是民族地区法治乡村建设中的一道必答题.根据法治乡村建设的需要和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实际,可以发现,并存、融合与矫正是促进国家法与民族习惯规则从冲突走向协同的重要方法论.
羌族火塘三脚架与羌族文化自身一样古老,它承载着羌族的历史文化,将古代羌人的文化传统和信仰习俗传承至今,留下了羌族文化往昔与今朝历史变迁的痕迹.火塘三脚架是羌族文化传统的一种体现,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们认识和把握羌族历史文化的一把金钥匙.
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是时代风气的先行者,他们尽己所能地保持了“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在文学创作活动中,历代作家在立足本土特色、汇入民族心理、融入中国元素中,坚持文学担当,不断深入生活,用情感去共鸣人间的现实,用文字去述说社会的真言,创造了有筋骨、有情感、有道德、有是非、有温度、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千百年来,民族文学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文学方面的沟通路径,因此,民族文这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线.贵州的民族发展历史是我国古代疆域变迁和各民族经济发展、政治演进、精神凝聚、民族分布、文化共性塑造进程的缩影.文章通过对贵州民族发展的回顾,追溯了贵州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融入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存、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程,从而深化对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过程的认识,并将历史逻辑延伸为实践逻辑,为贵州省完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重要任务提供借鉴.
在乡村振兴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民族文化旅游热潮的到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而作为民族文化根植的土壤和展示平台——民族特色村寨,其保护、开发、利用、传承、发展的良莠,既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又影响着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文章以铜仁市民族特色村寨为个案,探析了在民族特色村寨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此为民族特色村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一孔之见.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用户已经全方位地参与到了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价值共创之中,因而推动了民族文化品牌经济和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公司应该适应网络用户参与品牌价值共创这一新的潮流,采取充分发挥网络的“连接”力量、紧抓“互动”这个关键点、在“重构”中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价值网、创新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价值共创的机制以及激发网络平台的自增强活力等措施,吸引网络用户积极参与到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价值共创之中,使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不断增值.
后扶贫时代,我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面临的任务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与创新发展,社会各界已开始对相关问题予以思考.文章以西江千户苗寨为田野调查点,基于文化熵论,对贵州旅游发展的经典案例“西江模式”予以研究,旨在从理论与实践上探讨后扶贫时代“西江模式”接续与创新发展所面临的隐形风险.
新时代提升民族院校“概论”课的教学效果,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激励教师高度重视教学等方面;二是应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教学及考核模式,积极使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分类教学、改革考核方式;三是探索践行“五位一体”教学法,包括专题式授课、课堂互动、热点问题讨论、阅读经典、社会实践调查等方面.
反贫困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更是难中之难、艰中之艰.2020年是国家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贵州与全国同步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贵州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解决相对贫困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相对贫困问题将成为下一时期扶贫开发的重点,文章通过宏观数据比较和微观样本调研,分析了贵州构建解决民族地区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开展相关工作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