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问”的能力培养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ia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营造氛围、消除障碍,使学生敢于提问
  1.教师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是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条件。教师和蔼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会消除学生对回答或提出问题的恐惧心理,这样,自然会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主动积极地参加学习。
  2.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持发展的眼光看待,多鼓励,多支持。尽量避免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对立情绪。
  3.教师在课堂上要满足学生的补偿心理。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提问时,因受心理、知识、语言、思维诸方面的障碍影响,很难确切表达思想,提出问题。这时教师要适时启发引导,帮学生理清思路,给学生圆满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具有高度民主的、轻松活泼、互相理解的课堂气氛,对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教学双方思维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条件,提供机会,使学生乐于提问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视给每个教学环节留适当空白,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结论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以便学生乐于提问。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教育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能简单地接受,而应持批判和审慎的质疑态度,时时处处能主动探索和发现,不惟师、不惟上。每节课我都注意留些时间让学生互相提问,让学生争当小老师考考对方,可举行分组对抗、争夺“智慧星”等多种竞赛活动。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时,在小结过程中我让学生互相提问题,考考对方,不少学生积极发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又是怎样推导出来的?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什么是长加宽再乘2?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什么是边长乘4,等等,学生所提的问题都一一被其他同学答出。有的学生进一步提问:能不能利用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能不能利用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推导出五边形、六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这些问题提出后,课内与课外就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激发认知冲突,使学生善于提问
  皮亚杰认为:认知冲突在认知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认知冲突可以有效地促使个体从事智力活动。教师如果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就会激起其惊奇感、好奇心,从而提出问题,并促使个体努力去理解新观点,学习新知识。
  1.揭示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矛盾。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前已有了一些非科学的概念,这可能妨碍学习新知识。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中“比”的后项不能为0时,学生提问:“球赛时为什么经常出现1:0,4:0,5:0……”这时,教师除讲清道理外,对学生的提问应大加表扬。
  2.揭示旧知识与新事实的矛盾。例如,通过“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实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当学生看到与预期的目标不一致的事实就会引起好奇心,从而探究问题。
  3.揭示新知识与潜意识的矛盾。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已学的知识补充“完整”。例如,“百分数的意义”容易与“分数意义”相混淆,可以提出问题:百分数中为什么允许分子大于分母、分子是小数、分子和分母不互质的情况呢?
  四、提问有方,给予指导,使学生学会“问”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往往具有与其知识和能力相适应的不同的提问模式。对于一个复杂的事物,常常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提问模式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具体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尤其是要使学生明白怎样问、问什么。
  如围绕一个应用题的计算,要质疑:(1)为什么要这样做?(2)这样做有什么必要?(3)不这样做行不行?(4)如果不这样做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5)有没有其他替代的方法?(6)有没有更好的办法?(7)条件增减以后会怎样?(8)与它相类似的习题有哪些?有何异同?(9)条件与结论互换后又会怎样?
  综上,培养学生的课堂提问能力,应该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提问动机入手,再辅之以问题情境的营造和提问方法的指导。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而且还可以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标新立异,追根问底,使他们从愿学乐学到会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也开发了创造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小主人。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赣马徐南庄小学)
其他文献
切实提高执行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模范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西部民族地区发生的非制度政治参与方式多样、动机复杂、阶层广泛,其表现出的暴力性、非理性和频繁性,极大地影响了西部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西部地区民众中存在的特
英语教学中,如果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们的语篇意识,那么学生们就能够跳脱出语法的束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语意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其英语素养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得以提升。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呢?  一、讲究层次,点面分析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们的语篇意识,我们需要在语篇层次上进行细致的分析,这种分析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可以是先局部后整体的点面分析,也可以是先整体后局部的面點分析,这样学生们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心骨,是学生的行为楷模与精神风向标,一个班级的整体形象、素质体现。在讲求开放、自主、人性的素质教育新时期,专制命令、强加规定的权力式管理早已被淘汰,学生需要的是以理解、包容、启发为基础的心灵式管理。班主任唯有放开心怀、放下架子,躬身走进学生的世界,才能完成对学生心灵的疏导,对班级凝聚向上的调整,心和心的靠近才能给予学生更宽广的成长空间。  一、平等尊重,以理明晰学生  管理班级是一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信息和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资源,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的知识服务成为人们迫切的需求,构成了时代对图书馆的根本要求,也对图书馆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