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的向上避责现象透视

来源 :廉政瞭望·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有的改革会出现层层避责现象;上级明知下级盘算,为何还要接盘?学者邓大才在《理论探讨》进行了分析。
  在 中国,地方实施某项改革具有政治风险,也获得政治收益。风险偏好的改革者也会利用程序、规则和机制分散风险、转嫁责任,以追求政治收益最大化,风险、责任最小化。中国地方改革中,不仅有上级向下级转移责任的现象,也存在下级向上级逐层转嫁责任。本文以县级政府为例进行探讨。(编者注: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极少涉及多头部门、全局工作的,由某局能组织实施的单项工作的改革。)
  逐级研究的过程,也是下级避责的过程
  首先是改革方案撰写。不论何人提出具体改革动议后,改革方案最后均由业务主管部门及其业务股室撰写。接受任务后,他们就会外出考察学习,同时在本地进行调查研究,征求不同人士看法建议,然后撰写方案。方案形成后,经分管副局长研究、修改报送,局长认为合适,就召开局党组会或办公会研究,在局层面形成改革方案。
  其次是分管领导专题研究,这是第一次向上转嫁责任。分管副县长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改革方案。参与者包括主管局的局长、副局长,以及相关业务股室、相关部门的分管领导、乡镇干部代表,甚至还有企业和村庄的代表。在副县长主持下完善方案。之后会再次征求意见。
  业务局将方案报给分管副县长就完成了改革责任的第一次转嫁,即主要责任从局长转嫁到了副县长。副县长愿意承担责任,就可以专项领导小组、或批示以该局文件的名义实施,如不愿,也会将县长拉入责任链条。
  于是,分管副县长向县长汇报,请求将专项改革转为县政府的改革工作。如果县长不同意,则改革方案到此为止。如果县长认为改革工作重要,就召开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会上领导和部门进一步讨论方案,县长也会将自己的意见和要求融入方案中。
  如果县长愿意承担改革责任,方案就可以县政府名义下发和实施,由分管副县长落实。这样责任就在县长和副县长之间分担,同时参加政府常务会的相关副县长也承担连带责任。随着政府常务会议的召开,副县长成功将改革的责任向上转嫁给县长,同时扩大到政府常务会相关人员。如果县长不愿意承担主要责任,则会向县委书记汇报。
  县长向县委书记汇报专项改革后,如果书记不同意纳入县委中心工作,责任转嫁就此结束。如果县委书记同意,则有两种选择:一是以深改小组的名义推动改革;二是以县委常委会的名义推动改革。深改组会议上,与改革相关的常委、县长、副县长及相关部门发表意见,县委书记将自己的改革建议和要求融入改革方案,并以小组名义实施改革。如此,县委书记、县长和分管副县长共同担责,同时参与深改小组的常委、其他副县长也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当然县委书记的责任更大。
  县委书记还可以召开县委常委会研究改革。如此推动工作的力度最大,压力最大。所有常委都参加会议并表态,都会有一定的连带责任,改革责任进一步分散。
  上级为何仍要接盘?
  其实,在每一个决策点,如局长、副县长、县长等都可以直接拍板决定在本层级实施改革。他们的避责,导致权力结构、责任结构的改变以及改革利益的重新分配。如果改革成功,下位决策者必须与上位决策者以及相关责任主体分享改革收益。下位决策者在避责的同时也会释放部分控制權,甚至会将改革主导权拱手相让,他们可能从改革的主导者变成执行者、边缘者。尽管如此,他们仍选择向上避责,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不愿承担主要责任。虽然工作改革成功,首倡者、操盘手的政治收益更大,会得到更多表扬或重用。但其风险大,责任也更大。于是,下位决策者理性选择,将责任向上转嫁,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追求政治收益最大化,责任最小化。
  希望高位者推动顺利改革。如果县委书记介入,这项工作会减少许多掣肘,改革推动力会更大,改革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让更多的官员或部门成为改革相关者,有助于减少改革阻力,形成合力。
  向上避责的收益耗散有限。下位决策者可以利用自己实施改革的机会,收回释放的权力,最小化改革收益耗散。在这样的情况下,向上避责可能“百益而无一害”。
  那么,既然上位决策者已知道下级的盘算以及自己将承担的责任,为什么还要承接呢?首先是改革创新发展的政绩需要。如果下级的工作能为全国、全省或全系统提供可推广的方案,这也是为上位决策者创造了新的政绩。
  其次是责任控制、调整、共担机制。部分上位决策者自认为对改革能有效控制,即使改革失败了,也可以通过调整责任机制让某些“替罪羊”承担责任。
  此外,上位决策者同意接盘改革方案,还试图借此调动下级、相关者改革和工作的积极性。
  从表面上看,逐层反向避责是下位决策者向上位决策者转嫁责任,实质上还是下位决策者向上位决策者寻找权力庇护的过程。所以,逐层反向避责的实质,是责任转嫁与权力庇护双向互动的过程。
  在中国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各种工作中,下位决策者总是希望或者期待上位决策者参与,即使召开一个会议也希望领导参加。这主要有两种考虑:一是可以转嫁责任,同时转让利益,释放权力;二是可以利用上位决策者的权力推动改革,如果改革失败,还可以受其权力庇护。可见,逐层向上避责的基本逻辑依然是集权体制的权力逻辑。
  逐层向上避责如果能够成功,就可以使改革高位实施,顺利推进,还可以与相关利益者达成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但其也存在局限。在这个链条中,如果一个环节的领导不愿意承接下级转嫁的责任,改革就难以高位推进。另外,这一链条也可能扼杀很多的改革机会。
  如果要让下位决策者有改革激励,就必须合理划分权责,避免权力超载或者责任超载,建立起权责对等、激励相容的权力、责任体系,调动各级决策者的改革创新积极性。(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其他文献
新课程目标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目标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主动
置入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是一种效果良好的避孕方法,具有安全、长效、简便、可逆、经济等优点[1]。IUD仅通过作用于子宫局部而发挥避孕作用,对机体全身干扰较
近日,一场由多名青岛政商人士参加的线上恳谈会,通过十几家互联网平台同步直播。在“直播间”里,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当起了“主播”,围绕“化危为机 乘势而上”主题发表了演讲。  危困是创新者的机会  无论城市、企业或是个人,都面临着如何危中求机、化危为机的问题。就城市而言,如何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们从大年初一开始,就对今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开展深入分析研判,在此基础上,测算各项发展
多媒体技术为现代化的教学带来了机会与挑战,在这些传播符号如图片、文字、声音等多方位的刺激下,现代化的课堂效果好于传统课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教师还不能很好的运用这一新
目的:比较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与微波热凝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及术后反应情况。方法:对1996年8月至2003年12月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143例及下鼻甲微波
备课生活化,提取有效信息;导课生活化,激发学生兴趣;情境生活化,增添生活气息;活动生活化,挖掘教育素材;资源生活化,有效活化知识;问题生活化,启发学生思考。
4月中旬,山西朔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官網公布的一则干部考察公示引起网友质疑。11名拟提拔的考察对象中,有3人参加工作的年龄让人生疑:公示中三人都是本科学历,赵志军和曹雅婷19岁即参加工作,周芳参加工作时还未满18岁。大学本科毕业,至少也得20出头吧,是他们的学历有问题还是年龄造假?  疑惑还未消除,另一波质疑声又接踵而至。网友爆料,三人中的曹雅婷是朔州市文旅局党组成员曹亮的女儿,也就是说,曹亮是曹雅婷
石油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盐化工是东营市的支柱产业。东营市将建设市区第一个国家级石油装备检测中心和石油化工及盐化工检测中心。
采暖散热器委员会近年来积极组织行业内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在广大会员的支持下,把行业发展中的难点、企业创新中的焦点、市场营销中的热点,作为委员会工作的重点,开展了大量的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高校的课堂教育也有传统的板书多数转变为了多媒体教学。本文对多媒体在课堂的应用上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多媒体辅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