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成就未来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他是培养人的,而不是生产机器零件的。零件坏了可以重新回炉,而我们的孩子呢?何况他们又那么小,大脑完全是一张白纸,我们想画什么,或者怎样画,都会给他的一生留下浓妆淡抹的一笔。所以对幼儿园老师来说,对孩子的影响更重要。你们是打基础的,如果基础打不好,那他们以后的生活将会惨淡一生,前途渺茫无息。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现在我就个人的一点经验说一说,也可能你们的经验更丰富,咱们共同学习一下。
  一、以爱心善待孩子
  教师只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幼儿的思想表现、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学习情况、身体状况、家庭环境等,才能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找到合适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挖掘每个幼儿的潜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关注每一个孩子,关怀每个幼儿,并以关切而又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把孩子当做一个朋友,多理解、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
  二、平等对待每个孩子
  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个幼儿,特别是难教的孩子,更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精力和艰辛的劳动,以促进其逐渐转变,对待平时表现好,学习成绩优异的幼儿,教师也应该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尊重幼儿就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自尊心,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并要信任幼儿。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轻蔑和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戒与制裁来实现。教师对待幼儿,要是非分明,办事公正。表扬不过分,批评不偏激,实事求是,绝不感情用事。教师要力求做到使每一个幼儿都感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能得到教师的公正评价,使他们轻松愉快的生活在集体中。
  三、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是我一贯的教育方法,因为现在的孩子不同于我们小的时候,姊妹多,大多是独生子女,多的也就两个。他们长大之后将面临很大的压力。这压力一方面来自社会,一方面来自家庭。因此,平时在生活中设法创造机会,让孩子接受锻炼,学会独立。比如在班级中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擦擦桌子,排排凳子等。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識。同时也可以让家长有意识的锻炼他们。比如早晨让孩子到小区门口买一家人的早餐。这些锻炼一方面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也为日后的成长积累经验。
  四、培养良好的习惯
  幼儿良好的习惯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品德习惯、劳动习惯等。众所周知,人的一生有许多习惯是在小时候就形成的。因此,教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更要有耐心。讲道理时要把握两点:首先目的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和幼儿讲清楚。其次,要具体,讲明白。形成习惯要反复强调,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教师的指导息息相关。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要以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如讲故事《孔融让利》时,就能让学生养成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友爱谦让的品质。
  五、如何教幼儿识数、计算
  幼儿认识世界靠的是直观感觉,而不是抽象认识。我们说这是“1”,很简单,但对3、4岁的幼儿来说,就比较困难。你就不如说,看这边坐着几个小朋友,“1”个,奥,就他自己,这就是1个。桌子上放着1个苹果,妈妈又拿来1个,一共几个,这就是“2”,“2”像鸭子水上漂,“3”像一只小耳朵,这样既形象又直观。
  “10”以内的加法,也不能直接加,1+1=2,2+2=4这样对他们来说太抽象。你比如:我有一个娃娃,你有一个娃娃,共有几个娃娃?2个。你有两支笔,他有两支笔,一共有几支笔?这样孩子们就比较容易接受,既形象又不难理解。“10”以上的就可以用凑10法,或者用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把大数记在心里,然后再向上加)凑10法就比较复杂,平时就应多训练学生,几+几=10,如1+9=10,2+8=10,3+7=10.只有他们掌握了这些算式,并且非常熟练,才能计算。比如:7+6=?先知道7+几=10,6可以分成3+3,这样10+3=13,也可以用手来计算,比如:8+6这些都必须在10 以内加减法比较熟的情况下完成。再有,要把10以内的数学会分解,比如1+9=10, 2+8=10,3+7=10;8=1+7,8=2+6,8=3+5,这样的数反复做。
  总之,教师应当带着满腔的爱去教学生,并且教会学生学会爱。因为没有充满爱的教育,就不会有心中充满爱的学生。
其他文献
高中诗歌教学历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而课本中收录诗歌反映的生活与现代生活相隔甚远,再加上大多主题沉重,趣味性不强,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考试中诗歌鉴赏题是学生失分较多的一道题,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诗歌从诞生之日起就和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能从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歌曲入手,来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我想这对 提高学生们的诗
期刊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包含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浸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课标中对人文性有明确的阐述: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的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要让语文课堂凸显人文精神,要通过深挖教材中蕴涵的人文因素,有效“链接”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扬起语文课堂的人文“风帆”,彰显语文的魅力。那么在语
期刊
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技能,还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物理规律,激励学生热爱科学.随着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进行,现行物理教材更注重了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呈现物理知识主要是运用实验手段使某些物理现象再现,各省市的物理中考也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尝试,增加了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考试,这些充分说明了物理教学中 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电功率的测量是初中非常重要的实
期刊
现行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小学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課程基础。陶行知先生曾经也说过“生活即教育”。据此,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有机结合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
期刊
社会环境所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各种社会关系、社会风气、习惯势力、文化设施、家庭条件、亲友关系等。社会环境可以通过人类的劳动加以改造,因而比及自然环境它有灵活多变的性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成为也越来越复杂起来,由此,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人所生活的环境中,社会环境是主要的,自然环境虽然也是客观存在的。当今社会由于大量的人员外出务工,随之产生的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尤其是他们的子女由于
期刊
小学生初写作文都感到困难,特别是我们农村的孩子,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平时很少买书、看书,但又怕作文不会写,就把《作文金典》、《名师教你写作文》等作文书视为救命稻草。这些书名字虽然好听,实用价值不大。作为农村教师,我们为何不把身边的课本充分利用起来呢?  、借用书中的插图,给孩子引路  我们知道小学生初学作文,最大的毛病是想到哪就写到哪,前后不连贯,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我先引导学生
期刊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碳是构成生命体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在生物群落與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而碳进入生物体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光合作用是
期刊
学习是一件快乐事,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呢?只有简简单单地教,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把课上真,上实,上美,这节课必定是一堂有情有趣的语文课。  一、运用学科特点,引起学生兴趣  每一门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只要善于发掘,总有一些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尤其是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声情并茂,文质优美的作品。只要教得得当,就能引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特殊兴趣。如不少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娓娓动听的讲解、朗朗上口的朗读
期刊
摘要: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对知识的巩固和练习,高中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不断的巩固,因此数学作业是学习好的数学的必要手段,也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本文对高中数学作业的布置的必要性和策略进行了简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 作业布置 评价策略  数学作业是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形式,是学生将数学知识内化为学习能力的一个过程,课堂知识的学习是我们掌握新知识的开始,作业则是新知识
期刊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挖掘学生自身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 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已越来越受重视, 其中音乐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创新。  音乐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