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腓侧皮瓣修复拇指骨髓炎病灶清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

来源 :中华手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545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

趾腓侧皮瓣修复拇指骨髓炎病灶清除后软组织缺损的适应证与治疗效果。

方法

自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们共收治11例拇指骨髓炎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彻底清除病灶后植骨,软组织缺损采用

趾腓侧皮瓣移植一期修复。术后对骨髓炎治愈情况、功能恢复以及皮瓣感觉、颜色、质地等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为4~12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患者拇指骨髓炎均治愈,无复发情况。患肢拇指功能活动恢复正常,皮瓣存活良好,感觉、形态、质地均较为满意。

结论

彻底清除病灶后应用载抗生素人工骨填充植骨,应用

趾腓侧皮瓣移植一期修复软组织缺损,该拇指骨髓炎治疗方法疗程较短、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单纯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ACMP)和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影像学表现差异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确诊的95例中、重度急性CO中毒的患者(其中62例单纯ACMP患者,33例DEACMP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及预后。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颅脑CT、MRI及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扫描,采用圆形感兴趣区(ROI)测量不同脑区MRI及DTI的平均扩散系数
目的对某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进行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方法于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对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个人防护、职业卫生管理及健康生活方式等开展调查,实施健康促进干预。干预前后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样本均为56件,问卷调查分别为283和259人。结果健康促进干预后,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合格率由67.9%上升至82.1%,职业健康体检指标异常率由24.7%下降至11.6%,个人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率由3
期刊
目的分析2006至2015年我国归因于石棉肺疾病负担的水平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6至2015年的新发石棉肺职业病报告数据,结合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中的伤残权重、缓解率,采用DisMoD-MR 2.1软件估算平均病程和发病年龄,使用GBD估算方法计算伤残损失寿命年(YLD)、早死损失寿命年(YLL)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分析归因于石棉肺的疾病负担水平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与女护士职业应激和抑郁的作用关系及其中介效应,分析心理弹性在职业应激-抑郁中的作用途径。方法于2015年8至10月,整群抽取四川省某县级医疗机构122名女护士为研究对象,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职业应激量表(OSI-R)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研究对象心理弹性、职业应激和抑郁等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其相关关系与中介效应。结果122名女护士心理弹性平均得分为(62.4±15
目的了解职业病诊断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收集127例职业病诊断患者,采用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及自编相关因素问卷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职业病诊断患者GHQ-12平均得分为(6.74±3.98)分,心理障碍高危人群(总分≥4分者)占74.0%。客观病情较重、已婚、患病后收入减少、单位主观和客观支持评分低及家庭人均年收
目的研究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肾损伤指标的动态变化及依达拉奉的干预效果和机制。方法将8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百草枯中毒组、依达拉奉治疗组、依达拉奉对照组;空白对照组8只大鼠,给予0.9%氯化钠溶液1 ml,腹腔内注射1次,30 min后再次予以等量相同液体腹腔内注射;百草枯中毒组24只,给予20 mg/kg百草枯溶液1 ml腹腔内注射1次构建百草枯中毒模型,30 min后予以等量0.9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钛测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方法工作场所气溶胶态的二氧化钛用滤膜收集器采集,在硝酸、氢氟酸和去离子水体积比为4∶1∶1的溶剂体系下经微波消解后,定容至25 ml,用ICP-OES法进行测定。结果该方法采用微孔滤膜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钛样品的效率>95%;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500 μg/ml,最低定量浓度为0.72 mg/m3(以采集15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