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里的生命情感教育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t74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抢救人的生命,是我们这次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只要有一线生还的希望,我们就要用百倍的努力,把他们抢救出来”。这是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站在废墟上发出的呼喊,它充分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生命的尊重。关注生命、珍爱生命正在成为一种“普世价值”理念。由此,生命教育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普遍关注。语文课程对于生命情感教育的素材或隐或显,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引领学生通过解读教材、观照生命,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
  
  一、关注生命,体认生命的可爱
  
  《花未眠》让我们从自然生命的生存状态看到了我们自身的生命。《斑羚飞渡》中,“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老羚羊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震憾着人类对于生命的体认。《我与地坛》中,“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在自然生命的感召下,逐渐认识到了生命的可爱,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终于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促使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坚定地走了上新的人生道路。
  生命可爱,是因为生命很精彩。烛之武、诸葛亮的忠诚与智慧。李白、苏轼的狂放与豁达,霍金、保尔的坚忍与成功,杜十娘的果敢与决绝,他们都是用生命绽放的奇葩。每个生命,不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缺的。都能成就自己的精彩。受过宫刑的司马迁写出了《史记》,失去听觉的贝多芬谱出了《命运》,聋哑艺术家邰丽华演出了《千手观音》。可以说,只要自己不放弃,生命就会绽放出夺目的光彩,都能创造出独特的价值。
  生命可爱,还因为生命的能量巨大。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杜鹃啼血、苌弘化碧、窦娥屈死的故事感天动地。勾践为了生存,为了复国,“卑事夫差”,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颂歌。马丁·路德为了黑人能够“平等”、“自由”地生存,到处奔走演讲,用生命擎起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大旗。他的遇刺触发了黑人抗暴斗争的巨大风暴。罗密欧与朱丽叶年轻的生命融化了两个封建家族的仇恨;刘兰芝与焦仲卿坚贞的爱情宣判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他们在中外文学史上共同谱就了一曲青春生命的绝唱。
  
  二、善待生命,实现生命的和谐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陈情表》表达的是对生命的守护和敬爱;《祭十二郎文》发出的是对生命终结的哀痛;《逍遥游》更是道尽了庄子生命精神的真谛。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反人民的本性。决定了他们漠视他人的生命,甚至摧残他人的生命。祥林嫂在“祝福”声中寂然死去,赵四老爷却高声骂道“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段棋瑞政府竟向请愿的群众开枪,屠杀爱国人民,“微笑”“温和”的刘和珍君在“三一八”惨案中喋血府门。统治阶级的暴戾和专制·。麻木了人们的神经,泯灭了人们的良知,人性扭曲,人被异化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华小栓啖食革命者的鲜血,咸亨酒店的酒客用笑声埋葬了孔乙己: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的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最终被亲人抛弃。人有时甚至还不如一条虫,《促织》成名因促织,“句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忧闷欲死”,“惟思自尽”。鲁迅说,封建社会是人吃人的社会。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世情冷漠、亲情淡薄、社会失和是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通病。
  社会的和谐,首先是生命的和谐。为实现“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八口之家可以无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理想社会,“保民而王”、“与民同乐”一直成为古代仁人志士鼓吹的政治理念。高举民权、民生的大旗,高唱安民、亲民的赞歌,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善待生命,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三、敬畏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
  
  法国大文学家雨果曾经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生存只是为了维持和延续生命,美好的生活才能使生命之光得以展现和再造。因此,人不仅在于自然生命的“活着”,更在于精神生命活出意义和价值。莎利文老师的伟大正在于她重塑了海伦·凯勒精神层面上的生命。
  罗素在《我为什么而活着》中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司马迁当史记“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时,甘愿“就极刑而无温色”,是由于他认为“限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是完成“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千秋史书,所以在痛苦的逆境中,他忍隐以活,发愤著书,不仅洗刷了耻辱,更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尊重和敬畏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但也要“主动或自觉地面对死亡”。从死亡角度反观生命的价值,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古之“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署之,谈笑以死”,而“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今之范美忠面对朝夕相处的活生生的学生生命而选择独自逃离,无视一个教师对于学生生命的责任,而留下千古骂名。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曾指出,担当苦难,会使人格更加深邃精微。趋乐避苦当然是自然人性的。但当厄运、灾难、逆境无法避免时,人就应勇敢地承受它。厄运会使人更深地认识到自己的本质。孔子杀身成仁。孟子舍生取义。文天祥抗元失败被俘后,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统治者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屈原在他“美政”破灭,元法实现的情况下,在他的祖国沦丧后,他“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毅然赴死,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所以。生命教育的目标,基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学会保护生命,更高的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步入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其他文献
想要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成效,就必须要注意学生的基础性差异,并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以这些差异为参考。笔者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一直认真研究和分析这一现象,从
在区域构建学校安全文化的探索中,宜宾市四中聚焦校园制度的建设,在安全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中促进学校安全管理的“上档升级”。
小学阶段的写作要求是能写出四五百字的叙事、写人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按照这个要求进行多次、反复训练,并讲解一些考场作文技巧,如作文首段要开门见山,要有精
听是语言输入活动,也是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习得内容之一.怎样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听力成绩,一直以来是广大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2018年新考纲对听力提出了具体考核目标与要
①我在巴黎学习的时候,已经发表过不少文章,有很多人赞扬。有几篇我自己也认为不错,但总觉得应该还能写得更好,只是苦于无人指点,于是我暗自留心,渴望找到成为大师的秘诀。
期刊
说理是议论文的基本特点,理性的展示是对中学生写作的基本要求。优秀的议论文和思辨性散文的说理,或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使理性建立于感性之上,或与修辞方式结合,在形象的语
期刊
纵观当下的英语课常,不少活动陷入了一种怪圈:形式上热热闹闹,实则有一种无用的感觉,其症结在于这些教学活动设计仍停留在“教为基点”上。
回想从前的课堂.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讲授,学生只是听和记,只是一味接受老师的传授。可如今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把素质教育提到日程上来,要求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
在统编教材即将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当前各地区对统编教材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统编教材对小学语文低段的识字教学包含了什么样的思想?如何利用统编教材完成识字教学,
彭州市通济镇思文永诚小学以书法教育为突破口,大力开展书法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