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彻底的转型r——从《芳华》看冯小刚的美学限度

来源 :艺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芳华》将沉重的人性主题简化为青春怀旧,通过人物关系性格和命运的改写所体现出的电影叙事策略的妥协.温情背后悲剧精神的缺失,以及叙事伦理上对于宏大叙事的招魂,都显示出冯小刚在转型过程中的积习,也显示出其影像叙事话语的美学限度.
其他文献
益山益水,益美益阳.金秋时节,第七届湖南艺术节在益阳率先拉开帷幕.2021年10月26日晚7点30分,由陈少辉、唐美林创意策划、殷婷担纲编剧、肖彬导演、国家一级作曲陈经荣老师作曲的新创小歌剧《崖边》在益阳大剧院倾情演出.该剧所承载的戏剧故事是发生在常宁市某乡镇真实事件,为了配合衡阳地区 “打黑除恶”专项行动的完美收官,常宁市歌舞剧团有限责任公司演职员们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戏剧形式,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搬上舞台,用以警示世人.
期刊
湘剧传统剧目《琵琶记》,源自元末明初剧作家高明的一部同名南戏,经过一代代湘剧艺术家的整理改编,沾染了湖南人性格中的“辣味”,融入了湖南人敢于抗争的个性,成为湘剧高腔十大记中的一出,是一部很有观众缘的传统湘剧高腔大戏.尤其是湘剧表演艺术家彭俐侬、著名编剧范正明伉俪联手改编的湘剧《琵琶记》(上、下集,12场),1990年由湖南省湘剧院首演,同年赴京作汇报演出.该剧相继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编剧奖,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文艺作品奖.
期刊
21世纪以来,在“大文学”观的视角下,文学研究以文学为本位,引入史学、经学、文献学等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而高校的专业教学应结合研究动向,更新教学方法和内容.古代文学教学容易局限在纯文学观念中,存在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方法单一这两个问题.因此教师有必要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根据古代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依据大文学观来教学.在大文学观视角下运用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法和多媒体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方法,并以多样的教学方法去选择教学内容,由此解决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方法单一问题,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学习思维和自主探索能力.
2021年9月28日,祁东县祁剧演艺责任有限公司演出的大型祁剧《金锣记》,源于优秀传统祁剧剧目《卖金锣》.艺术指导童晓阳鉴往知今,根据演员实际把控全剧,指导编剧李飞宙和胡西北对原剧情节做了适当的删减和增加,让小金锣贯串首尾,突出了包拯在剧中的行动,强化了小金锣在惩恶除黑中的作用,使原剧情节更合理,人物更突出,主旨更鲜明.整个演出,阵营宏大,行当齐全,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精彩迭出的表演,引得全场连连喝彩,显示出团队出众的艺术实力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传承,走出了迈进2021年第七届湖南艺术节关键而扎实的一步
期刊
苗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3年诞生的少数民族剧种.剧种诞生后迅速在周边苗族地区传开,一批以反映苗族人民生活的现实题材、历史题材、神话题材为主要内容,以苗族音乐为戏剧音乐素材的作品,通过戏剧艺术家的加工提炼,编排成剧目搬上了舞台.《团结灭妖》《黛雅与那卡》《逃犯审官》《带血的百鸟图》《相亲》等成为苗剧的经典剧目,苗剧也成为中国戏剧艺术之林又一朵灿烂辉煌的奇葩.
期刊
大型革命历史题材花鼓戏《徐特立》用八个片段精彩地展现徐特立光辉的一生.该剧台词简练雅致、朴实感人,唱腔悠扬,曲调悲壮,唱词比喻精当,切实感人,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优秀红色剧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传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创排了革命现代京剧《向警予》.今年5月1日,《向警予》在长沙首演,获得领导、专家及广大观众的好评.5月14日,《向警予》在南京进行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竞演,主演张璇凭借在剧中的精彩表现荣获梅花奖,成为建团以来,湖南京剧演员摘得的第二朵梅花,对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产生了里程碑式的影响.
期刊
人? 物rn田? 汉——戏剧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词作者.rn徐悲鸿——画家.rn赵逸清——教育家.rn司徒绍通——“同盟会”元老.rn方若鸣——诗人.rn安? 娥——田汉夫人.rn聂? 耳——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曲作者.rn晓? 东——司徒绍通孙子,后为解放军某团团长.rn李沐阳——南国艺术学院学生,后为义勇军战士.rn方? 馨——南国艺术学院学生,后为义勇军战士,李沐阳恋人.
期刊
“法国视唱”(1A)作为大型系列教程的“入门级”,其节奏进阶在其中有着科学的规律,从而对视唱练耳初级阶段的学习起指导作用.在这个进阶中,它以悠长的“全音符及休止”时值开始,逐步引入其他时值并进行不同的组合练习.在这一过程中,自然体现了时值的二分(附点时值的三分)原则,并逐步在此原则上引入不同的节拍和形成不同的音型(可以命名的节奏型).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现代化进程加速前进,社会文化体系全面转型,多元文化意识逐渐散播开来,新世纪的到来,更是巩固了这种开放的文化意识,中国对世界的研究朝着多元化、国际化的趋势迈进.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世界音乐的中国表述逐渐强烈起来,显现出从无到有,在量与质的层面上都有了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