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角度下看陶瓷与服饰文化的关系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xi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在美学角度下,将陶瓷文化与服饰文化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且都能体现出中国民族的风采。中华服饰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邃;陶瓷文化更是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篇章,美学角度下陶瓷与服饰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下本文就将从美学角度之下,探讨陶瓷与服饰文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陶瓷 美学角度 服饰文化
  引言
  在美学角度之下,无论是陶瓷还是服饰文化,都有其不同寻常的美,然而,在陶瓷与服饰文化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的关联,陶瓷与服饰文化的融合,使得中国服饰与陶瓷艺术都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美学角度下,分析陶瓷在服饰文化中的应用,结合陶瓷艺术特点,在服装设计中采用陶瓷作为装饰,体现出别样的美。以下本文就对二者在美学角度下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 美学角度下的服装文化
  中国在服饰的发展中,特别是女装改良成旗袍之后,更是能够充分显示当时人们的时尚观。旗袍的流行大胆体现出女性的形态曲线,在饰品佩戴方面更是朝着简约化的方向发展,在美学角度下,人们对服饰秉持一种文化态度,追求服饰体面传统的同时,又要确保其有和谐含蓄之美。美学角度下对于服装的设计中,不仅融入很多传统文化特色,更是在样式以及造型方面,都融入许多的艺术美感,增强服装的特色。服饰文化是一种符号也是人们身份地位的象征,自古国君为政,服饰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服饰文化在政治秩序维护中也体现出一定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部分,服饰作为人特有的成果,不仅是物质文明,同时也具有精神文明含义,通过服饰文化可以体现出人们从野蛮到文明的进程。
  二 美学角度之下的陶瓷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陶瓷文化也同中国的民族兴衰、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其内涵丰富功能广泛,陶瓷文化中不仅具有中国明显的民族特征,还有一定的文化价值。陶瓷是泥、水经过一定的工艺流程而形成的艺术品,也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陶瓷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的青花瓷更是名扬中外。美学角度下,陶瓷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起到装饰作用,例如,花瓶、花盆等,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实用价值,例如,餐具。陶瓷的价值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体现出来,然而,陶瓷的艺术价值更加明显,制作精良的瓷器可以卖到很高的价钱,并且有些精品陶瓷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可见陶瓷在美学角度下的应用之广,以及陶瓷文化的艺术魅力。
  三 陶瓷与服装文化之间的历史渊源
  从美学角度下去探讨陶瓷与服饰文化之间的关联性,从二者之间的历史来说,可以直接引出由陶瓷表达出来的中国服装史,其中主要包含陶俑、元明清瓷器上的服饰元素等,这些都是二者的延伸,积极的体现出陶瓷与服饰下的融合。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从战国到元明清时期,通过在殉葬品中的陶俑来了解古代服饰文化一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陶俑中可以看到中国服装的演变历史,积淀了服饰文化中的精神文明内涵。由陶瓷可以延伸出服饰设计审美,从中国的服饰史来看,多是以陶瓷作为载体流传的,在宋之后的元朝青花瓷中,就是以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戏曲中的人物以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为主要绘制对象,这些陶瓷作品中记载了当时几乎所有的服装类型。陶瓷艺术中的装饰纹样、工艺技法以及材质运用艺术,在服饰文化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陶瓷与服饰文化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一定的相通、相容性。许多传世陶瓷造型可以满足现代服装设计中的韵律美感,同时也可以体现出女性迷人的身材,美学角度下二者也存在一定关联。中国服饰文化演变中,对于现代的时装,不仅要体现出的时代审美特征,也可以从更多层次体现出当时人们的服饰传统,并且精心展现出当时的服饰文化。
  四 陶瓷与服饰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美学角度下,不管是中国的陶瓷文化还是服饰文化,在其发展与创新的历史长河中,陶瓷与服饰文化就开始有了亲密接触,都凝聚着创作者的情感,从而为人们展现出别样的艺术形象。陶瓷与服饰文化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以下本文将做具体介绍。
  1 造型之陶瓷与服饰文化的联系
  从美学的角度看,不管是现代的陶瓷设计还是服装设计,两者之间在造型语言以及装饰手法上都有着十分类似的互用。陶瓷与服装文化有着不解之缘,服装通过外部轮廓、工艺以及结构装饰,综合展示出各式各样的服装风格,不仅有向外扩展丰满的服装设计,也有向里收进紧束的性感型服装设计,这些都体现出中国独特的服饰文化。陶瓷在其外部轮廓的造型中,也与服饰文化有着一定的渊源,陶瓷工艺设计者根据服装文化,设计出人们喜欢的陶瓷作品,如S 型的陶瓷花瓶,就是模仿人们对S 型曲线身材的爱慕,从而根据服装文化中的特色,设计出陶瓷作品。美学元素在陶瓷与服饰文化中的关联,可以从陶瓷与服饰的造型角度去阐述,陶瓷和服饰都是同样以立体造型来做为其最终造型结果的,并且也都是由外部轮廓以及内部结构相互组合而成的,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在欣赏一件陶瓷作品时,通过对陶瓷造型的廓形就可以有直观了解,例如,圆形的陶瓷、柱形的陶瓷、锥形的陶瓷、喇叭形的陶瓷或是椭圆形的陶瓷,不仅其造型优美,而且也可以吸引人们的视线随着轮廓线得到延伸,从而可以达到愉悦的审美感。还有就是对于服装的外轮廓,主要可以A、V、H、O、Y形等进行分类,这些造型也都与陶瓷的造型有密切的关联,同样注重形态上的感觉。
  2 美学角度下陶瓷与服饰图案
  陶瓷器型设计也是根据人们的服饰造型进行仿生设计,从而可以更好的模仿衣服造型进行陶瓷花瓶的繁复设计,并且还有模仿旗袍服装的陶瓷花插设计,这些都是陶瓷对服饰文化的借鉴以及应用;服装在纹样设计中,还与陶瓷中的设计不谋而合,陶瓷器型与服装上的装饰部分,都有些密切的关联。对于服饰的设计者,青花图案也有很大的帮助,青花具有蓝白二色,这样的服饰面料装饰对人们的眼睛有着不可抵挡的诱惑。陶瓷与饰品的设计中,对陶瓷做深入的背景了解,根据陶瓷文化的历史特性,从而构建出更加有特色的图案,将其设计在服装面料之上,更加富有中国古典韵味。花瓶采用镂空方式使花瓶呈现独特的装饰纹样,而将陶瓷和服装面料相互表现,就可以产生更好的肌理效果,使得丝织物的肌理更好的表现在陶瓷上,从而可以使陶瓷表面呈现出不同的肌理变化。在服装发展中,牛仔服装就是采用机器打磨方式,使得面料可以体现出陶瓷的粗糙肌理,达到不一样的服装造型效果。   3 陶瓷与服饰文化在美学角度下的装饰性
  在陶瓷的发展中,青花瓷流传力度可谓享誉中外,那么借鉴通过陶瓷装饰的形式,可以使服饰更具特色,增添独特韵味。将陶瓷中的图案利用刺绣工艺设计在服饰中,使得服饰更具典雅、素净气质,不仅符合中国民族特色,还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陶瓷与服饰文化在美学角度下有着许多的关联,陶瓷饰品的开发不仅绿色环保,而且在服饰设计中运用陶瓷装饰,可以将陶瓷纽扣以及陶瓷腰带头等陶瓷新品应用其中,不仅可以体现出陶瓷的多样性,也可以有效营造出全新的服饰搭配效果。陶瓷与服饰文化之间,不仅是文化的渗透,同时也可以转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看法,陶瓷文化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使得陶瓷与服饰都得到更好的发展,将陶瓷装饰品应用到服装中,增加服饰的美感,使得服饰的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
  4 陶瓷与服饰文化在内部结构中的关联
  在美学角度之下探讨陶瓷工艺,其传统褶皱技法使瓷器的外部轮廓可以呈现出自由曲线形状,将这样的结构应用到服饰设计中,不仅更显活泼、大方的气质,而且对于服饰来说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服饰设计在形体基础上,结合空间艺术,利用点线面的组合,营造出不同款式的立体造型空间,并通过分割线、省道线以及褶裥等多种形式,来体现出服装的美观与合体。服饰在设计中,参照陶瓷内部结构,从设计加工中应用不同的分割线形式,更好的体现出服装的工艺特征,显示人体的完美体型,并且这样的服装加工还可以节省服装布料,产生简洁的造型美感,体现出服装的独特线条。陶瓷工艺中对于内部结构的设计注重,也将产生更加丰富的造型空间,将陶瓷设计工艺应用到服装设计中,不仅可以使得服饰造型更加多样化,也使得服饰的内部结构线多元化。
  5 陶瓷与服饰文化的未来发展
  陶瓷材料不仅具备泥土渗透性,而且用于开发其功能的陶瓷纤维,将陶瓷渗透到服装领域中,利用先进的纺纱技术,将陶瓷超微粒加入腈纶的纤维中,不仅可以起到保暖性,还可以克服以往服装面料易起球的缺点,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力。并且通过添加以及配合不同种类的陶瓷微粒,可以开发出功能性服装面料,不仅有着蓄热保温的作用,还可以防紫外线,通过吸收外部能源转为热量辐射的形式给予人体温度,这将会是服饰文化中的新革命。还有就是陶瓷在服饰文化中,将陶瓷作为装饰性材料,用陶瓷材质饰品去搭配服饰,通过手绘、陶瓷纽扣、陶瓷腰带头、贴花、编织等多种形式,直接展示在服装设计中,不仅可以提升服装的艺术价值,也可以使服装更具古典韵味,将陶瓷与服饰充分融合。将陶瓷超微粒渗透到服饰面料领域中,以新型面料去制作服饰,不仅可以提高今后的服装质量,也可以为服饰文化注入新的力量,使得中国的服饰文化与陶瓷事业能够得到新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美学角度之下,陶瓷与服饰二者之间关系密切,不仅都拥有由外部轮廓与内部结构组合的立体造型,而且服饰文化与陶瓷之间有着多种融合的方式与可行性,使陶瓷与服饰文化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服饰文化因陶瓷而变得更加有魅力,并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量,焕发时代气息。
  注:本文系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项目名称:《东方服饰设计审美研究》,项目号:12BG063;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与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项目名称:《人类服饰文化学拓展研究》,项目号:13JHQ064;天津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课题,《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研究直接服务于滨海新区建设——基于设计理论教学的视角》,项目号:52WU1313。
  参考文献:
  [1] 周棣:《具有中国特质的服装设计——以“花栖树”女装品牌的具体设计为例》,《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 李洪琴:《对服饰文化与传统绘画的感悟》《大舞台》,2012年第12期。
  [3] 宋艳辉:《陶瓷艺术与服饰设计的关联性研究》,《装饰》,2010年第10期。
  [4] 陈晓莉:《服装设计本土化初探》,《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5] 傅建文、王筱凤:《浅谈陶瓷文化中的中国民俗》,《陶瓷研究》,2011年第2期。
  [6] 杨晓东:《试论服装设计中的中西合璧》,《美与时代》,2003年第1期。
  (王坤,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邢启龙,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本研究基于竟值框架,旨在探讨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动机、他们如何感知组织文化、职业期待以及影响教师动机的因素。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如下:(1)受试如何感知所在学院的组织文化
该文针对影视翻译这一翻译研究领域中较少有人问津的话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分析,旨在发现影响影视翻译效果的某些文化因素,以便更好地指导影视翻译实践工作,促进跨文化交流.
2018年1月18日,以“省心、舒心、放心、用心”为主题,新一届“好产品”发布盛典又一次如期举行,发布会中,通过“好产品”评测的产品总计25个品类、75款产品,其产品品质、质量、性能等多方面较往年又有了充分的提高,在指导消费者选购,推动整个行业和产品升级转型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会上,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评测中心部长宋力强以“让体验更用心”为主题,为与会人员就好产品是如何打造出来的话题进行了一番深入
期刊
语言测试是为语言教学服务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的流行往往会伴随产生一种相应的测试方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前,语言学理论把语言作为独立的符号系统加以研究,注重研究语
乔伊思·卡罗尔·奥茨是当代美国文学中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奇境》是她早期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对小说《奇境》的主题思想及其创作手法进行分析。 奥茨通过对男
简·奥斯丁是英国十九世界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她的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理智与情感》中的玛丽安与埃丽诺便是她与姐姐堪桑德拉亲密关系的真实写照.简·奥斯丁的小说反映她
随着2001年的到来,二十世纪已经成为历史.这一战争频繁、工业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在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人类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以人的异化
中国译学构架中外宣翻译研究一直是个极为薄弱的环节。本文旨在通过对外宣翻译理论与实践作系统的阐述,结合我国对外宣传中的外语工作实践以及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现实,
学位
英语通性名词man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是模糊的.传统语法规定man做为通性名词既代表男人也代表女人.前人多认为这是语言性别歧视.该文则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分析通性名词man的
近年来,外语教学逐渐把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外语课堂不再以教师为主,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从而提高他(她)们独立的学习能力.然而,目前中国非英语专业的外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