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二——第一生产力论

来源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xu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是证明“第一生产力论”是邓小平新政治经济学两大理论基础之一。第一部分阐述邓小平把科学技术范畴引入政治经济学,是对西方经济学假定科学技术不变为前提的否定,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第二部分,通过“第一生产力”范畴的展开,揭示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在先、开路、定向地位和作用,为确立经济学研究生产力发展应以科学技术为重点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通过邓小平的5个推论,展示“第一生产力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高血糖对树朐脑皮层血栓性缺血时海马微环境离子稳态的影响,探讨高血糖在缺血后神经元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复制树朐高血糖模型,并用光化学方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在工业经济时代中的传统组织结构体系已不适应知识经济环境的要求,必须进行组织创新。文中首先回顾了对未来新型企业组织类型的典型观点,进而考察了
自由主义的权利理论虽然受到严厉的批评,权利或自然权利不能直接从经验事实中得来,但就它作为人类和平实践的前提而言,它依然具有合理性.因此,自然权利论才有了存在的理由.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它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深刻的伦理意蕴:中国共产党是新道德的先驱、公民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并非无能为力,更不是国家历史的终结,但国家的职能有变化.社会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主体,对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维护国
正确理解金融衍生商品在宏观经济中的效应及其发展的市场前提,是繁荣金融衍生交易的必要条件.文章通过建立模型,从而分析了金融衍生商品与资本价格形成机制和资本规模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