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被重读的小说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ifasoftw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著名作品,于1922年出版。作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乔伊斯采用不同寻常的写作方法,使用极为诡谲的手法,展现在都柏林一天十八小时中发生的事,一个小时为一章,最后一章只有前后两个标点符号,以其新奇的方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本文将从作品意识流手法对现代作家的创作启示、乔伊斯和主人公的爱国情感对现代人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重读《尤利西斯》的原因。
  《尤利西斯》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奥德修斯(拉丁文为尤利西斯),小说中的三个主人公和《奥德修纪》中的主角对应,他们分别是布鲁姆对应奥德修斯、斯蒂芬对应帖雷马科、莫莉对应潘奈洛佩。小说取名《尤利西斯》,意在通过古今对比的方式展现爱尔兰的精神风貌。工业革命后,爱尔兰成了英国殖民者口中的肥肉。使乔伊斯感到气愤的是,爱尔兰人面临压迫却毫无反抗意识,所以他希望通过小说给爱尔兰人一些警示,但是他没有采用传统的方式直接表达,而是选择了意识流这个最隐晦、最委婉的手法来阐述。
  在《尤利西斯》创作的过程中,乔伊斯将意识流手法运用到了超群绝伦的程度。无所事事不仅是对主人公一天生活的描述,还显示出整个都柏林人的精神没有依靠,这是文本的线索。作者通过回忆、联想、内心独白等方式展现出人物内心深处最隐蔽的意识活动。因此,小说在揭示人的内心世界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奠定了《尤利西斯》在小说史上的地位。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萧乾和文洁若翻译的以及金堤翻译的两种译本,填补了汉译本的空白,为更多学者打开了方便之门,出现了乔学热。近两年热度渐衰,所以笔者在这里谈谈这部只能被重读的小说以及它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启示。中国的意识流创作出现得比较晚,近现代意识流的代表作家有王蒙和莫言。
  一、中国意识流小说的首倡者——王蒙
  王蒙是中国新时期意识流小说的首位提倡者和重要实践者,他在学习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础上,率先引进了西方意识流手法。在1979年至1980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发表了一组被称为“集束手榴弹”的六篇中短篇小说,对西方意识流手法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王蒙的这六篇小说连同他以后创作的意识流小说衔接了西方意识流和中国意识流,促进了东西方文学形态的对接。
  王蒙认为,西方意识流文学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方面有许多可借鉴的地方。《尤利西斯》作为意识流的代表作,更是真实地传达了“写人的感觉”,通过心理时间来构思作品,大大增加了作品的跨度和容量,使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感受到了更丰富、更开阔、更精彩的世界。王蒙对意识流的尝试更多地体现在短篇小说中,如《蝴蝶》和《海的梦》,这是两篇比较有中国意识流特色的小说,是传统写作手法和意识流手法的巧妙结合。王蒙说,短篇小说的最大特征是“机智巧妙”。短篇意识流小说的创作主要是靠灵感,它不需要完整的情节,线索也无足轻重,没有前因后果的情节使读者的思维跳跃在不同的时
  间和空间。
  王蒙使用的是意识流小说中较为典型的放射型结构,人物的思维有大幅度的跳跃,显得灵活自如,但王蒙实质上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他不愿在模仿意识流手法时留下太多的痕迹,所以他尝试以现代主义为主体,以意识流技巧为辅助手段,将二者结合起来。这种小说还是以人物和情节为主,但更偏向于人物的心理描写。王蒙的小说中,虽然有大量的意识活动:联想、想象、独白,但并没有聱牙诘屈的感觉,因为王蒙在借鉴意识流手法的同时又融入了传统写作手法,文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使读者在接触意识流的同时可以更好地理解内容。王蒙成功地将西方意识流手法与中国传统手法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适应中国文学创作的意识流形态,是意识流发展的重要人物。
  二、中国意识流小说的中兴者——莫言
  莫言是意识流小说的中兴人物,从1958年起,他发表了《枯河》《红高粱》《红蝗》等一系列具有强烈意识流色彩的小说,将意识流的运用推向了一个高峰。莫言在小说中蕴含了感性的风格,他的风格对当代小说传统的观念造成很大的冲击,他采用的是一种不受控制的、感性的角度。在情节的架构过程中,聯想、内心活动和感官意象迎面扑来,创造了一个丰富的、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这种强烈的感性体验的写作方式,与对于带有原始野性生命力的向往有关。莫言的这些作品表现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他善于想象、创造朦胧意境的特点。作者以挥洒自如的气势,以强烈的反传统姿态大胆追寻,扩充了新时期小说的创作空间,以诡谲怪诞的想象为新时期文学增加了华丽的一笔。莫言的创作,既有适合自己写作的意识流手法,又能恰当地将西方意识流融入作品中,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刻画出一个感性的、真实的人,他有生命,有思想,是活的人。莫言在中国这方蕴含着传统叙事风格的古老大地上创造了一个展示“人”内心世界的新蓝图。
  三、重读小说《尤利西斯》的原因
  初读小说《尤利西斯》时,人们可能无法体会作者运用的意识流手法,留给人们的印象只是晦涩难懂、绕得云里雾里,很多人就停留在这里不再去了解。但若能多读几次就会发现,当人们真正理解作者的手法后,仿佛自己就置身于作品中,就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想他所想,思他所思,会跟着他一起思考,一起难过,一起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乔伊斯能把人的内心剖析得如此透彻,好像人们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笔者认为,对于读者来说,意识流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扩展想象空间。作家在小说中运用大量意识流手法,使读者徜徉于想象的海洋,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近现代的作家对于意识流的创作并不多,优秀作品屈指可数,读者对于意识流的手法比较陌生,在理解作品时难以达到作者期待的高度,很难产生共鸣,致使意识流在中国文坛并没有占据该有的位置。作家和读者都应该多接触意识流手法的作品,加强理解,促进整个文学水平的提高。创作者在创作意识流小说时可以借鉴乔伊斯的手法,但也要考虑国内实际情况,潜移默化地增强意识流的影响。这就是人们需要重读《尤利西斯》的原因。
  (吉林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张春岩(1994-),女,吉林蛟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应用研究。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发展形式不再是一个国家的单一传承与发展,而是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这樣就形成了多元文化。而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自然具有多元化特征。多元音乐为我国传统器乐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对我国传统器乐的发展构成挑战。目前,我国传统器乐在多元音乐的冲击下显得张皇失措,甚至是停滞不前(部分中国传统器乐的现状)。所以,有必要探讨新形式下我国传统器乐的传承发展之路。  一、对中国民族器
期刊
在辽朝长达209年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太后,她天资聪颖,又很好地接受了家庭教育。她在失去丈夫后能独当一面、笼络人心、治理国家,她身居高位却舍得放权。她的子女都很敬重她。她就是辽朝承天皇太后——萧绰(燕燕)。  作家蒋胜男曾说:“虽然辽国几乎所有的皇后太后都姓萧,但一般人说起萧太后就是指这位承天太后萧燕燕,这不能不引起我的兴趣来。”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她获得如此大的成功?她又与中国古代历史上其他拥有
期刊
新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们逐渐开始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广场舞等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日益盛行。良好的群众文化活动既可以增加人们的情感体验,还能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本文以音乐类群众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活动特征、开展现状以及解决对策,以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一、音乐类群众活动特征  音乐是传递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方
期刊
非洲传统音乐的乐器种类非常丰富,而打击乐器在非洲乐器中起着核心作用,其中,“非洲鼓”是非洲打击乐器的杰出代表。非洲鼓因其独特的音乐魅力,不仅在当地盛行,也在全世界广为流传。近年来,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同时伴随着中非友好关系的不断加深,非洲鼓大量传入中国。本文通过对资料的查找和收集,在介绍非洲鼓的基础上,探讨非洲鼓乐文化在我国的发展与传播,分析其在华流行的独特意义。同时,笔者反思了我国传统民族鼓乐的传
期刊
一部动画制作是否精良,就在于这部动画的剧情,而剧情的关键点在于剧本,正如人们常言: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动画亦是如此,剧本的好坏与选题、创作是密不可分的,其主要体现在:故事内容是否引人入胜,故事情节构思是否能够赢得观众的喜爱。因此,创作者是至关重要的,而一个剧本是汇集了作家、动画的编剧人、导演等人的心血创作而成的,它是动画作品的灵魂。  很多剧本的创作是源于作家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悟与凝练,再通过视听语
期刊
在动画视听语言中,要分析和认识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人们就要分析出动画电影与普通电影的区别。动画电影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视听语言是动画电影中最为直接的表达方式,而视听语言主要从动画的预设性与剪辑性两方面来展现。本文从视听语言的视角来探析《飞屋环游记》,主要阐述了动画视觉元素和视听语言对动画电影的影响。  动画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讲故事的手法,通过将里面的元素进行拼接,最后组成一个整体。视听语言
期刊
剪纸艺术的发展,为现代新媒体技术提供了新平台,也为中国动漫产业提供了新的艺术风格。本文初步整理了山西传统剪纸艺术元素,对其平面化、装饰性的艺术构图,单一红色、简洁夸张的造型特点进行分析,把山西民间剪纸艺术与动画创作相结合,促进二者实现共同发展。  一、山西民间剪纸艺术的特征  山西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是最悠久的民间艺术之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润着山西大地和人民。山西人具有“黄河魂”的气魄,粗
期刊
极简主义风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流行的艺术流派,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极简主义崇尚简约,但并不是某种意义上的简陋与简单。本文主要以日本的“无印良品”设计品牌为例,通过对极简主义的理解,结合“无印良品”这一设计理念来分析该品牌崇尚自然的绿色环保设计、简约的包装设计以及“无印无标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目的是使消费者更清楚地了解“无印良品”简约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简约而不简单,从而
期刊
工业文明是人类探索与改造世界的伟大成果,人们在科学理性主义的助力下建立了人工的第二自然界。随着晚期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到来,人类行为表现出过度贪婪的倾向,引发了一系列思考,有识之士开始呼吁人与自然共生,进行真实、健康和自然的设计,这将是现代设计观念的溯源式回归。  人类通过创物活动建立了“第二自然界”,体现了人类在追求生存质量时显现出强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通过建造房屋、交通工具等生活设施显示自身的不
期刊
16世纪的宗教改革使得宣扬宗教观念的巴洛克文学登上文学舞台,巴洛克文学作为西方17世纪的重要文学思潮,实质上是宗教统治下的文学最后的光彩绽放。小说《痴儿西木传》作为巴洛克时期重要的文学作品,尽管贯穿全书的是个人的人生经历,但是宗教崇拜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小说中,西木始终无法逃离宗教对他的操控。无论是懵懂时期因为隐士的教诲而皈依宗教,还是小说最后西木因厌恶现世而选择宗教作为归宿,他对宗教的信仰皆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