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车的14个安全细节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z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私家车、公交车、自行车……无论你选择哪种交通工具带孩子出行,有一些安全细节都是必须牢记在心的。
  
  自行车
  
  
  丽丽最喜欢坐在妈妈的自行车后面出去玩了。这天,妈妈像往常一样边蹬车边跟丽丽聊天,丽丽兴奋地指这指那让妈妈看。突然,自行车的车轮好像被什么东西别住了,蹬不动。这时,丽丽大声地哭叫起来!妈妈这才发现,丽丽的小脚被牢牢地卡在车轮里了!好不容易给弄出来,脚面上已经青紫一片。
  
  你要注意的:
  1.要选择一款适合宝宝年龄的、安全性能好的儿童座椅,最好选择有安全带、有脚蹬、有扶手的座椅,这样宝宝的手脚不会乱放。要经常检查座椅的各种螺丝是否牢固。尤其是不常用的自行车,使用前一定要检查一下。
  2.骑车时速度不要太快,最好在靠近人行道的一侧骑行,即使有紧急情况摔倒,也不至于摔到机动车道上。不要边骑边扭头和孩子说话,要注意路面情况,以防摔倒。
  3.自行车的车座高度要根据自己的身高适度调节,以双脚能很轻松地踩到地上为宜,这样你能较好地控制它,一旦出现意外,可以马上用脚支地,不容易摔倒。
  4.最好在自行车的后轮处装上防止宝宝的脚伸到车轮里的安全装置,因为好动的宝宝也许会将脚伸到轮子里,一旦脚被自行车别住,伤势都会比较严重。
  
  孩子要知道的:
  要告诉宝宝,坐在椅子上后,不能站起来。脚要始终踩在脚踏板上,不要随便乱伸。
  父母必读温馨提示
  天气不好的时候,比如刮大风或下雨,最好选择其他的出行工具,以保证孩子的安全。
  
  私家车
  
  妈妈万万没想到,孩子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被自己家的车门给夹伤了。开车带着西西从郊外采摘回来,妈妈两只手都提满了东西,就让西西帮着关上车门。没想到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却把西西的手夹得不轻。
  
  你要注意的:
  5.不要让孩子自己上下车。孩子力气小,车门开启时如果推不到位,会造成车门微微回弹,夹伤孩子的手指。
  6.不要把孩子独自留在车内。因有事临时停车,将孩子锁在密闭的车内,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孩子窒息。
  7.不要让孩子在车里做剧烈活动。家长为了不让孩子纠缠自己,也为了全神贯注地开车,可能会让孩子在车内随意玩耍。而在车子行驶时,孩子肯定会随之东倒西歪,碰伤磕伤。
  8.开车时不要与孩子说笑。有的父母边开车边与孩子聊天、说笑,或者把一大堆零食拿出来让孩子吃。将注意力分散在孩子身上,会影响行车安全。
  9.正确给孩子使用安全带。因为儿童还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所以安全带的系法要特殊一些。安全带斜角部分需从肩膀上跨过,靠近孩子的颈部。如果太靠近肩膀外缘反而更加危险。因为在交通事故中,孩子有可能从安全带中抛出去。安全带贴近孩子的颈部虽然看起来不太舒服,但实际上孩子并不会被它勒住脖子。因为,如果车突然停止,孩子的头会向前倾,安全带会更多地偏移到肩膀上。腿部安全带需从臀部侧面穿过大腿顶部,而且腿部安全带必须被正确固定在儿童安全坐垫两边的两个角上,否则就有可能滑向腹部,在交通事故中会造成内伤。此外,在给孩子系安全带时要记住系紧一些,两个部分的安全带都必须只留最小的缝隙,刚够放入一个手指即可。空隙越少,安全带就越能保护佩戴者。
  
  孩子要知道的:
  ●任何时候都不能把头或手伸出车窗/天窗外。
  ●不能碰驾驶室的各种仪表盘。
  ●车门的开关处绝对不能动。
  ●下车后,千万不能从车尾绕道走,万一司机倒车,会误撞上孩子。
  父母必读温馨提示:
  有的父母认为让孩子坐在自己的怀里,用双臂保护着就安全了。其实即使在车速很慢的情况下,这种做法也起不到保护作用。因为当汽车在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5.5千克重的孩子受到的冲击力相当于110千克。在此情况下,如果把孩子抱在怀中,孩子反而成了大人的安全气囊。因此,在一人开车时,最好有另一成人陪伴孩子并让孩子坐在安全座椅里。
  
  公交车
  
  
  星期天一大早,龙龙一家就坐上了开往动物园的公共汽车。车上人不多,龙龙就在座位旁边走来走去。售票员提醒他们这样很不安全,可妈妈想反正她拉着龙龙的手,不要紧。没想到一个紧急刹车,龙龙一下扑出去了!妈妈根本拉不住。等妈妈把哇哇大哭的龙龙抱起来,孩子的嘴已经磕出血了。
  
  你要注意的:
  10.在乘公交车时,如果有选择的余地,可选择中间偏前的座位或靠近下车门的位置。最好不要随身携带过多的东西,这样不方便照顾宝宝。
  11.随身带的东西装在一个能背着的包里,在上车和下车之前,先把东西背在身上,这样可以腾出手来照顾宝宝,也好扶住扶手,以防摔倒。
  12.公交车没有安全带,所以一定要保护好宝宝。妈妈要让宝宝坐在身旁靠窗户的内侧座椅上,用手环绕住宝宝,同时要求宝宝抓住妈妈的手臂或衣服。请注意,不要让宝宝坐在妈妈腿上,以免因急刹车宝宝撞到前面的座椅而受伤。
  13.上下公交车时,因为宝宝个子小,售票员有时看不到,容易被夹伤。因此上下车时最好让售票员注意到你,可以和售票员打声招呼,告诉他有小孩,慢一点。
  14.等地铁和公交车时,一定要牵着宝宝的手,防止宝宝跑动。
  
  孩子要知道的:
  告诉宝宝在车厢内要抓好扶手,坐在座位上不要乱动,不能在车厢内玩耍等。等车时不能随便乱跑。如果是乘坐地铁,等车时不能越过黄色安全线。
  父母必读温馨提示:
  年龄较小的宝宝,外出时间最好不要太长,否则孩子在公交车上睡着了,既容易着凉感冒,下车、回家也很不方便。避免上下班的高峰时间带宝宝坐公交车和地铁,这时车上人很多,路上也堵,孩子和你都会很难受。
其他文献
孩子喜欢的玩具,一定有它的道理。为孩子选择玩具,年龄是最重要的参考值。看看邻家宝宝都在玩什么,对你是不是也有启发?    0 ~ 6 个月    这时期的宝宝对声音很敏感。发声的玩具,妈妈讲故事的声音都会让他高兴。  推荐玩具:音乐盒。  讲述人:微宝宝,儿子6个月。  我家宝宝满月后,就习惯于听音乐了。他最喜欢音乐盒。有时他哭,我用音乐盒哄他,他就不哭了。现在宝宝6 个月,有时还会跟着音乐哼哼。
我相信在你的故事里,会大量运用代表惊异的惊叹号和代表琢磨不定的问号。带着这些惊叹号和问号,让我们一起探一探这个绝对精彩的小孩的世界。    宣言1 我喜欢动来动去。    经典指数:10  抓狂指数:9  先听小孩说  跑跑,跳跳,抓抓,翻翻……我每分钟都在动,我每秒钟都在动。“能不能不要一天到晚动来动去?”别着急,等我长大就不会了。  再听专家说  从整体上来说,孩子的抑制机能要比成人的弱些,做
宝宝经常患外耳道炎,会不会影响听力?  我的儿子已经1 岁9 个月了。我是在儿子8 个月的时候给他断的母乳,从那以后,儿子就开始有外耳道炎的症状。我先后带他去了好几家医院检查、治疗,但效果都不是很好,没有能够彻底治愈。每次孩子一感冒、流鼻涕,就要犯外耳道炎。现在儿子的外耳道炎已经成了我的一块心病,不仅为他经常受到耳痛的折磨而心疼,更担心他将来听力受影响。请问贴身医生,外耳道炎能不能治愈?用什么方法
贴身医生  郑敏翠  湖南省儿童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专长:儿童血液病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周四下午、周五上午    收件人 health@bphg.com.cn 发件人 小徐  宝宝小腿有出血点,而且轻度浮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女儿刚出生的时候,两腿发育一切正常。在她45 天时,我无意中发现她的小腿内侧有出血点,当时出血点比较少,只有几处,颜色鲜红,腿部还有轻度浮肿,于是我就给她用花椒水热
2008 年5 月,《中国儿童青少年零时消费指南(2008)》全新出版。以古典、精致而富有趣味的扇面图的形式,告诉我们关于零食的“三六九等”……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零食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既可能导致宝宝体重增加、营养不良和影响正餐  胃口;另一方面,合理、适度地吃些零食,既有助于实现平衡膳食的目标,也会给小家伙的生活增添乐趣。    零食的3 个推荐级别    这里所说的零食是非正餐
也许在生宝宝之前,你和你的另一半为了不“打搅”宝宝,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享受“性”福生活了。现在宝宝已经出生了,你很可能希望尽快恢复原来的亲密关系。在行动之前,看看下面的内容,可能会让你们的亲密更加安全和愉悦!    “性”事简答题    1产后多长时间可以恢复性生活?  首先,一般来说,医生会建议你到宝宝出生6周后,再重新开始性生活。因为分娩过程中,新妈妈的子宫与宫颈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一段时
一位母亲最近有点苦恼,他3岁的儿子突然喜欢对她直呼其名,而几乎忘了“妈妈”这一称呼。事情是这样发生的:小家伙有一次午睡醒来后冲着屋外大叫“妈妈”,但是没有任何回应。他突然想起也许应该像爸爸那样直呼妈妈的名字,于是他尝试了,马上,带着惊讶表情的妈妈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 一种小聪明而已大部分孩子如果有这样的阶段,都是因为他们发觉这样称呼父母会立刻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不过,虽然父母觉得孩子这么做很聪
3岁前妈妈必须陪伴孩子吗?婴儿一定要学爬吗?外语学习越早越好吗?……你一定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确切答案。    小泉英明  日本物理学家和脑科学家,他发明了现在医院及实验室广泛使用的核磁共振仪,也是有“读脑术”之称的“光导脑地图仪”的发明人,2005年小泉先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提名。现为日本“脑科学与教育”研究总课题组组长。    2007年,小泉英明先生曾经接受过本刊采访,在《3岁,缔造一生?》一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要求每个教师具有专业的育人能力。提升育人能力是新时代加强教师专业素养建设的重中之重。  树立面向人人的育人观,是提升育人能力的前提。“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基本理念之一,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教育公平的价值表现。当今教育不再是选拔式的精英教育,而是普及化的国民素养教育。教师必须树立面向人人的育人观,服务并促进每个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这是新时代教
借“恐龙”之力,让孩子的兴趣爱好广泛起来,是我们带他发现恐龙的目的所在。    本期专业爸爸  有一件很奇怪的事:有一种动物早已在6500 万年前灭绝,但它们的身影却还频频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尤其是在孩子们的生活里,它们更是变换成各种模样陪伴着他们。这次,就让我们带孩子来——发现恐龙!  这件事,一般都是由爸爸来引导的,因为作为刚长大没多久的大男孩儿,爸爸本身就是恐龙的发现者和痴迷者。他们不但会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