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正常审限内结案率与社会矛盾化解之冲突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x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最高人民法院于2011年末公布了《人民法院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全国各级法院自2012年1月1日起以该体系规定的31项指标作为评估法院案件质量的依据,但在涉人身损害赔偿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该体系规定的正常审限内结案率与社会矛盾化解的司法目的相冲突,故在涉人身损害赔偿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应以矛盾化解作为审理案件的最终目的,在司法管理系统中应将现行的正常审限自动加三个月作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正常审理期限。
  关键词:人身损害赔偿;正常审限内结案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1年末公布了《人民法院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全国各级法院自2012年1月1日起以该体系规定的31项指标作为评估法院案件质量的依据,指标共分为公正指标、效率指标、效果指标三大类,权数高于15%的有四个,分别是公正指标中的一审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为19%、生效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为21%、效率指标中的正常审限内结案率为15%、效果指标中的实际执行率为15%,说明这四项指标系质量评估体系中的重要指标,对各法院案件的审判管理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在涉人身损害赔偿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中,上述指标中的正常审限内结案率指标与中央要求的法院司法目标存在一定的冲突,应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否则会影响指标体系中的调解率、信访投诉率,社会矛盾并没有真正得以解决,反而可能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所谓涉人身损害赔偿的刑事案件,是指被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可能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刑事案件,主要包括交通肇事、故意伤害等必然涉及人身损害的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9条第一款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当然被害人也可以单独提起普通的民事诉讼,但通常会考虑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是可以参与诉讼亲自见证被告人受到应有的刑事惩罚,心里得到一定的精神抚慰,二是不用预先缴纳相当数额的诉讼费,而普通的民事诉讼是需要预先缴纳诉讼费,对于已经受到较为严重的物质损失的被害人而言,能不缴纳诉讼费自然最好,三是以谅解被告人使法院可对被告人轻缓处罚作为条件,使被告人或其家属积极进行赔偿而弥补物质损失。涉及人身损害的刑事案件,相比涉人身损害赔偿的普通民事案件,被害人遭受的损失一般更为严重,绝大部分会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所以涉人身损害的刑事案件就必然面临着既要处理对被告人的定罪量刑问题还可能要处理人身损害赔偿问题。
  2010年,中央政法委提出政法机关包括法院的三项重点工作,即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中央要求法院狠使一股劲,拧成一股绳,促进社会矛盾化解,必须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注重案结事也,全力化解涉诉信访,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一是要认真落实司法便民惠民措施,杜绝告状难,二是做好审判工作,民事审判应平息和化解各种纠纷和冲突,调节和平衡各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可以说能否化解社会矛盾关系到改革开放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影响到社会制度的安全,因此,法院司法的根本目标系化解社会矛盾化解,而涉人身损害赔偿的刑事案件的审理尤其关系到能否顺利化解社会矛盾、平息各方的纠纷和冲突、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以31项指标作为评估法院案件质量的依据后,刑事案件包括涉人身损害赔偿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过程只要超过正常审理期限一个半月(极少比例的不认罪案件可以为三个月),都是属于不能在正常审限内结案,正常审限结案率属于负值,法院案件质量的评估值必然会受到较大负影响,因此审判管理部门对于延长审限控制相当严格,笔者认为,有正常审限结案率这一指标的存在而导致的延长审限期限被控制得相当严格,给涉人身损害赔偿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带来相当大的困难,不仅违背了司法规律,而且可能导致案虽结事未了的尴尬局面。
  如前所述,涉人身损害赔偿的刑事案件的被害人有权且绝大多数会考虑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非普通的民事诉讼,但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被害人必须于何时提起,在司法实践中,不少被害人于审理期限快结束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强行不予受理,则有违法之嫌,而且还有可能引起被害人的强烈不满,甚至引发新的社会矛盾,与化解社会矛盾的司法目的不符,如果刑事案件立案时即要求被害人于多长时间内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则有违背民事案件不告不理的原则,而且超过法院通知的期限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似乎亦不能以超过期限拒绝立案。由于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时间不确定,一律以单纯刑事案件来统计正常审限内结案率,自然是违背司法实践。
  涉及人身损害赔偿的刑事案件的被害人不仅在经济上受到极大损失,而且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伤害,经济上的损失必须通过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才能依法计算清楚,且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就包括一系列程序包括被害人及代理人庭前阅卷、立案、送达、开庭审理、依法计算损失、确定被害人有无过错、责任比例等,而不像普通的侵财类的刑事案件,经济损失由公安机关委托的价格鉴定机构已经鉴定清楚,在宣判时直接责令退赔即可,因此,要求涉人身损害赔偿的刑事案件像普通侵财类案件那样在正常审限内结案几乎是不可能的。
  基层法院审理的涉人身损害赔偿的刑事案件中,交通肇事案件和故意伤害占绝大多数比例,而在交通肇事案件的附带民事诉讼中,涉及赔偿的主体通常比例复杂,通常有涉及到交强险和商业险的保险公司、负主要或全部责任的肇事车辆所属的单位及被告人、负次要责任的单位或个人、不负刑事责任但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主体(如不负刑事责任责任的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如果涉及判决前积极赔偿,则还涉及到羁押被告人的家属,由于主体的复杂性,审理的程序相对比较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妥善处理完毕。
  涉及人身损害赔偿的刑事案件,最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案结事了的处理方式是调解,成功的调解使至少使三方受益,一是被害人的权益得到及时维护,二是被告人得以轻缓处理,且免受将来民事赔偿的压力,三是法院将来亦不需要处理生效附带民事判决的执行问题,节约司法资源,法官花费大量时间耐心地调解,不管成功是否,被害人亦不会怨法院及法官,亦不会将怨气吐向法院及法官,更不会申诉信访、缠诉缠访。因此,各级法院刑事审判庭会着力于调解工作,有时为了化解社会矛盾,虽然被害人没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法官亦会考虑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但无论怎么样的调解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有时一个案件的调解要组织五六次双方协商,且成功的调解有时需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有时还需要一个合适的时点,被告人及家属筹款亦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特别是赔偿数额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交通肇事,保险公司既使同意赔偿而参与调解,亦涉及公司内部层层审批及严格审查证据而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涉及人身损害的刑事案件,如果要最终处理完毕,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并非法官可以单独决定,要求该类案件在一个半月的正常审限内结案有违司法实践及司法规律。   综上所述,要求涉人身损害赔偿的刑事案件在正常审限一个半月内结案,有违客观实践和司法规律,因此,以正常审限结案率评价该类案件的质量和效率就必然不合理,笔者认为,解决这种不合理的途径在于调整司法管理系统中该类案件的正常审理期限,只要被害人在正常审理期限内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则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自动调整为正常审理期限加三个月。同时,为了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被害人权益,刑事案件受理后,法院应及时告知被害人有权但应及时(至迟在现行普通审限内)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案件的审限为六个月,即使按照简易程序来审理,也有三个月。附带民事诉讼的本质仍然是民事诉讼,至少亦可以给予三个月的审理期限,且考虑到同时要审理刑事部分,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期限制度的精神及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1],在现行审限的基础上直接而不用报院长或上级法院审批加三个月作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期限,以该期限作为正常审理期限不仅基本与民事诉讼法相一致,而且没有违反现行法律规定,具有可行性。
  应当说,正常审限内结案率的设置目的在于司法的及时性原则,防止迟延审判而损害被告人权益,而以正常审理期限加三个月作为涉人身损害赔偿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正常审理期限没有损害被告人权益,相反,在一定程度上会增进被告人权益,首先,现行涉及人身损害的案件主要是交通肇事、故意伤害等案件,而这些案件均属于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适用量刑规范化文件而量刑的案件,根据量刑表格,量刑结果绝大多数不会少于被告人实际羁押的期限。其次,如果通过耐心细致的而得以成功调解,则被告人基于积极赔偿并取得被害人谅解会得到较大幅度的从轻处理[2],根据量刑规范化文件,赔偿并取得谅解,最高可以到50%的从轻处理甚至是适用缓刑。最后,当前各级法院对结案率要求非常严格,而且案件一般都是实行主审负责制,就笔者作为一线法官而言,都是在尽量保证案结事了的情况下,尽早结案,所以,给予涉人身损害赔偿的刑事案件较长的正常审理期限,并不会导致法官消极不作为,拖延办案。
  在新的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则可以根据该法的第202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将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的审理期限直接由基本审限加三个月作为该类案件的正常审理期限,并在司法管理系统中直接予以调整,不作为非正常审限内结案的案件。
  注释: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第二百零二条规定,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2]根据量刑规范化文件及量刑表格,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被害人表示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
  (作者通讯地址: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分析一个真实的案例出发,尝试将“公开盗窃”的问题予以提出,并在分析盗窃罪及抢夺罪的基础上阐述“公开盗窃”存在的合理性。  关键词:公开盗窃;盗窃罪;抢夺罪  翻看网上旧闻,“08年山东火车事故”发生后,有位乘客的腿被重物压住了动不了。在等待救援的间隙,某甲走过来将距该受伤乘客半米远的包裹拾起转身就走。受伤乘客大呼包裹是自己的,某甲回头挥挥手,欲扬长而去。后在众多群众的努力下,某甲被抓
期刊
一、集资诈骗罪的学理分析  (一)集资诈骗罪的历史沿革。集资诈骗行为在改革开放初期即以迅猛的态势发展,集资诈骗罪破坏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更确切说是破坏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  本罪在1979年刑法中没有规定,1995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其中第八条规定了集资诈骗罪,1997年新刑法予以采纳。学理上,有人将本罪罪名定为集资欺诈罪或非法集资诈骗罪,最高
期刊
摘 要:微博是互联网服务商提供的信息发布和交流平台,在该平台出现的网络侵权行为所侵害的客体具有广泛性,执法者对此类行为取证难度较大。我国现行网络侵权行为之规制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应当在立法上制定专门的网络侵权规制法规或条例,并且通过实行实名制完善审批制,采用先进技术来完善网络侵权行为的治理机制。  关键词:微博;网络侵权;法律规制;权益保障  一、 微博侵权行为的界定  微博,即MicroBlog,
期刊
一、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高某,男, 1956年7月27日出生,顺义区某度假村副总经理。被害人刘某,24岁,度假村前厅经理.案发当日,高某通知前厅经理刘某(女,24岁)一起陪客人吃饭。13时许,高某、刘某陪客人吃完饭,席间二人均饮用白酒。刘某因饮酒过量,通知前台开一房间休息。刘某到房间后,将衣服脱掉在床上休息。犯罪嫌疑人高某送走客人后也回到自己的宿舍休息。14时许,高某睡醒想起刘某喝多酒一事,从前
期刊
一、理念冲突  1.与沉默权的冲突  沉默权是指被告人有权对被指控的事实不予回答。随着我国1998年对《公民权利及政治权利的国际公约》的签署,沉默权在我国确立指日可待。但在附带民事诉讼中,沉默权对被告人而言却成了一把“双刃剑”。[1]众所周知,民事诉讼采取优势证据原则,如果被告人沉默意味着对原告主张的民事权利予以承认,民事方面可能会败诉。如果被告人不沉默则会造成其刑事诉讼方面的不利,这是对刑事部分
期刊
摘 要:房地产市场是我国市场经济最活跃的一个领域。近些年来,随着商品房价格的持续走高,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简称房贷)逐渐成为中低收入家庭购房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我国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模式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差异,贷款运作机制的成熟性和市场化程度都远远不及部分发达国家,种种因素导致贷款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个人住房贷款的合同违约风险是贷款人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本文从我国房贷市场的违约现象入手,
期刊
强劲的社会需求使内含于法律监督的一些理念发生转变,随着越来越多的民行申诉案件被纳入检察监督程序,民行检察的制度功能也得以扩张,从而呈现出以抗诉为核心的多元化监督模式。以保障民行检察工作质量为初衷的案件评查工作,应当与民行检察工作所具有的开放性特征相适应,在评查标准、评查重点和评查程序上进行科学的界定,才能实现与民行检察工作的良性互动。  一、评查标准  案件评查工作是指评查主体对民行检察办案质量和
期刊
加强对民事案件的执行,是人民法院的重要工任职责。近年来,民事执行案件的数量一直呈现大幅增加的趋势,与此同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执行难”、“执行乱”成了这一问题的形象化表述,不但严重困挠着法院执行工作的开展,也不断引发公众舆论对类似问题的热烈讨论。判决生效却无法执行,如同打了“法律白条”,既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也损害了司法公正以及司法的公信力。  一、当前法院执行工作现状  从近几年各
期刊
一、刑诉法修正案“技术侦查措施”一节出台的背景  在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生效前,我国涉及技术侦查措施的立法主要体现为《国家安全法》第十条、《人民警察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其中在《人民警察法》第16条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国家安全法》第10条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因侦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
期刊
摘 要:中国历史沉稳厚重,思想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这个时期的知识分子涌现出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如儒、道、法、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家有各家所支持的社会管理思想。  关键词:管理思想;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  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中国古代的社会管理思想呈现一片繁花似锦的现象,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