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之重构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理念冲突
  1.与沉默权的冲突
  沉默权是指被告人有权对被指控的事实不予回答。随着我国1998年对《公民权利及政治权利的国际公约》的签署,沉默权在我国确立指日可待。但在附带民事诉讼中,沉默权对被告人而言却成了一把“双刃剑”。[1]众所周知,民事诉讼采取优势证据原则,如果被告人沉默意味着对原告主张的民事权利予以承认,民事方面可能会败诉。如果被告人不沉默则会造成其刑事诉讼方面的不利,这是对刑事部分实行沉默权的自我否定。
  2.与“疑罪从无”理念的冲突
  主要表现在刑事部分证据欠缺、难以认定的疑难案件上。由于刑、民二种责任是合并在一个程序中进行审理,法官既要考虑刑事责任,又要兼顾民事赔偿,明知刑事定罪证据欠缺,但如果有赔偿能力,大多反复进行调解,采取从轻判处刑罚或宣告无罪,赔偿民事损失而草草结案。如果无赔偿能力,则法官左右为难,不敢轻易宣告无罪,怕被害方长期缠诉,“官了民不了”,影响社会安定。定罪又苦于证据不足,怕导致错案。无奈之下,经过多方长时间协调,最后往往是象征性地从轻处理,以了结诉讼,使此类案件又走上了“疑罪从轻”的老路。[2]
  3.与庭审方式改革的冲突
  随着法院庭审方式的进一步改革,简易程序、普通程序简易审较为普及,在刑事部分的程序都省略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存在对民事部分进行法庭调查、辩论、举证、质证的充足时间,使得被告人民事诉讼中的一些基本的辩护权利形同虚设。而附带民事诉讼过短的审限,严重地限制利害关系人对民事裁判过程的参与,明显违反程序公正原则。
  二、实践困境
  1.案件审理范围不明
  (1)当事人范围难以确定。附带民事诉讼规定的“被害人”及“被告人”概念本身存在许多矛盾,范围也不能确定,没有规定第三人。由于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与民事诉讼的主体不一致,许多在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主体的人,能否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存在争论。
  (2)赔偿范围过窄。我国现行附带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解释把精神损失排除在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赔偿范围之外。最高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与单纯的民事案件的赔偿范围既包括直接损失也包括间接损失相比较,前者范围明显过窄。
  (3)受理范围缺陷。《规定》指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按此规定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只有两类情况,而不是所有有物质损失的都可以。从理论上讲,上述两类情况对应的罪名也很多,但实践中受理范围非常狭窄,多是杀人、伤害、交通肇事等。这与法理和立法初衷相冲突,对被害人保护不利。
  2.对当事人权益保护局限
  从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民事诉讼仅能“附带”于刑事诉讼中而无法独立启动,不允许被害人在刑事诉讼提起前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其结果往往是被害人不能得到及时赔偿甚至永久得不到赔偿。尤其是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对附带民事诉讼的民事损害仅限定为物质损失而排除精神损失,这明显违背了法律公平原则,对被害人权益保护不力。在实践中,民事部分不严格按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办。审判人员只指定辩护人而根本不考虑指定民事代理人。庭审中,由于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而被告人因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举证几乎成为空谈。
  3.诉讼证明标准不明确
  2001年12月最高院公布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确立了在民事诉讼中采用优势证明原则,即“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在证据对某一事实的证明无法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对盖然性较高的事实予以确认。而刑事诉讼对定案证据的要求是确实、充分,并能够“排它性”。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均未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采用何种证明标准加以明确。此外,民事诉讼中还可以通过举证责任分配来确定由何方来承担败诉的后果,对于自认和自白,法院可以迳行判决;而《刑事诉讼法》规定仅有被告人的口供而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有罪。由此,使用何种原则,必然会导致不同裁判结果。
  三、制度重构
  (一)立法例之比较
  1、平行式。为英美法系国家采用。这种模式特别强调民事诉讼的独立地位,与刑事诉讼不存在任何依附关系,而是一种纯平行关系。要求两种不同性质的诉讼完全分开,不允许在刑事诉讼中附带民事诉讼;犯罪行为导致的损害赔偿主要由民事诉讼程序来解决,但须在刑事诉讼终结后进行。
  2、附带式。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采用之。法国式立法在鼓励被害人通过刑事诉讼程序提出民事赔偿救济的同时,兼顾了民事诉讼的独立。
  (二)现行制度之缺陷
  我国在解决刑事赔偿问题上,虽采用的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模式,但与两大法系国家的附带模式又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1)被附带的民事诉讼缺乏相应的独立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刑事诉讼所包含或吸收,如在立案、审理、期限、上诉等程序上,均要遵循刑事诉讼的规定或受其制约。(2)当事人不具有相应的程序选择权。只要案件进入了公诉程序,则被害人只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不管这种诉讼需要被害人等待多久以及会带来什么样的诉讼结果。(3)被害人请求刑事赔偿的范围与民事实体法的规定不统一,使得通过独立的民事诉讼或附带民事诉讼两种程序得到的救济效果不同一。
  (三)制度重构之设想
  1.模式选择:申请刑事迳行判决与提起民事诉讼并行
  许多国家司法实践表明,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并非刑事诉讼必要组成部分,一概要求以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去解决刑事损害赔偿问题并不妥当。[3]附带民事诉讼既然本质上是一种民事诉讼,那么将其从刑事诉讼中分离出去,是一种最理想的选择。借鉴两大法系的法律规定,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笔者建议,采取申请刑事迳行判决与提起民事诉讼并行的双轨救济模式,赋予受害人以单独随时提起民事诉讼和申请刑事迳行判决两种方式的选择权,确立民事诉讼救济的独立性,取代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构建新的刑事损害赔偿制度。   刑事迳行判决方式就是刑事法庭在审理刑事犯罪案件时可以依职权或被害人的申请,对因犯罪行为致被害人遭受物质损失的,直接依被告人的赔偿能力判决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其法条依据是我国现行刑法第36条:“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的规定。双轨救济模式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1)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经济损失的,有权随时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未提起民事诉讼的,可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申请刑事法庭迳行判决被告人赔偿经济损失。
  (2)刑事法庭受理被害人刑事损害赔偿申请后,可以调解。经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迳行判决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如果刑事损害赔偿难以同刑事诉讼一并审结或者适用民事诉讼程序更为适宜的,应移送民事法庭审理。
  (3)法院在刑事诉讼中受理侵权人身损害赔偿申请的不收取诉讼费。
  (4)被害人对迳行判决的结果不得提请上诉。
  (5)被害人认为刑事法庭迳行判决的赔偿数额仍不足以弥补其经济损失的,可以在刑事案件终结后,另行向民事法庭提起民事诉讼;但应扣除迳行判决的赔偿数额。
  (6)民事法庭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如认定事实和确定责任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民事诉讼,待刑事案件审结后,恢复审理。
  (7)中止诉讼期间,当事人申请或者法院认为需要进行财产保全的,应当依法及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财产。
  2.现实意义
  双轨模式能理性回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导致的种种弊端。其现实意义在于:
  (1)能有效回避与现代司法理念的冲突。采取申请刑事迳行判决与提起民事诉讼并行的双轨救济模式,赋予受害人以单独随时提起民事诉讼和申请刑事迳行判决两种方式的选择权,确立民事诉讼救济的独立性,体现了现代诉讼的民主价值和公正价值,并能实行全面赔偿原则,也避免了由于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设计上的简单、笼统,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所导致的各种不同理论观点之争。有效回避与“沉默权”、“疑罪从无”等现代司法理念的冲突。有利于推进庭审方式的改革,使简易程序、普通程序简易审得以推行、普及。
  (2)能有效克服现行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所存在的种种困境。受害人选择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其适用法律是我国《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民事司法解释,其实体和程序一致、明确,避免了附带民事诉讼适用不同程序法和实体法所出现的种种弊病,克服司法实践中所存在的种种困境。使案件受理范围、当事人主体范围、赔偿范围均能得以明确,减少明显争议,也避免了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存在的尴尬局面。能充分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在犯罪嫌疑人潜逃长期不能归案,刑事追究迟迟不能发动,公权无法行使时,受害人可自行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救济,更好地保护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3)能平衡刑事法庭上控辩双方力量,确保法官中立,有利于克服以罚代刑现象,以实现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权的双重刑事诉讼目的。可以防止民事原告方特别是自诉人利用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来达到参与刑事诉讼,作为对民事结果讨价还价的法码,人为造成诉讼拖延,形成疑难案件。同时防止被告人案发后不及时赔偿,故意利用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以获取轻刑的利益。也有利于确立不同诉讼的证明规则,满足民事和刑事诉讼程序对证明标准和证据判断方法的特殊要求。
  注释:
  [1]汤文士著:《论废除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载《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10期,第362页。
  [2]麦苗著:《浅谈废除附带民事诉讼的依据》,载《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6期,第6页。
  [3]谌鸿伟、贾伟杰著:《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设计缺陷及重构之设想》,载http://www.3edu.net/lw/yzcs/lw_68019.htML,于2013年1月10日访问。
  (作者通讯地址: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浙江 临海 317000)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第一部分对一人公司犯罪主体认定所产生的争议观点进行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识别一人公司犯罪是否为单位犯罪的基本要件;第二部分对《单位犯罪解释》规定的三种法人人格否认的具体情形和适用场合展开分析,以期能及时揭开单位犯罪主体的“面纱”,正确区分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界限,追究操纵“单位”的自然人或单位的刑事责任,以实现罪刑相适应原则。  关键词:一人公司;犯罪主体;法人人格否认  对于一人公
期刊
摘 要: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首次将检察建议写入其中,并规定了人民法院应当再审的情形既适用于检察机关的抗诉条件,也是其提出检察建议的条件,因此,当出现某一法定再审情形或者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时,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有提出检察建议和提请上级检察院抗诉的选择权,这就产生了如何选择的问题。我们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检察建议为主抗诉制度为辅和直接提请上级抗诉两种情形来协调使用。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公益劳动作为社区矫正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其开展质量好坏直接决定社区矫正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果。实践中,社区矫正中的公益劳动存在劳动时间难以保证、方式简单化随意、流于形式、一人服刑,全家陪同的情况。建议从立法规定,社工队伍的选拔管理培训力度,事务部门间的联系和沟通,对执行情况的的监督和检察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开展情况;报告  公益劳动作为社区矫正工作中一项基本任务和重
期刊
新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已经施行近两月。本次修刑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法,并通过完善证据制度、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强制措施、审判程序的公开等,加强了司法人权保障,标志着我国执法的文明和进步,其意义深远。所以,检察机关更有义务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刑事诉讼案件庭前证据开示制度。庭前证据开示制度是最高人民检察院近年来倡导的五大公诉改革之一,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庭前证据开示制度在刑事案件中很少采
期刊
2013年1月1日,新刑事诉讼法正式施行。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对于辩护制度、证据制度进行了大幅度的完善,同时也给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案件初查作为案件立案侦查之前的重要前置程序,对于案件后续侦查工作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重视职务犯罪侦查的初查环节,提高案件初查的精细化、深入化,有效衔接案件初查与侦查,对于适应新刑诉法环境下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务犯
期刊
新刑事诉讼法第48条将 “电子数据”首次纳入法定证据种类之一,与视听资料同列为第八种刑事诉讼证据种类。新刑诉法第一次在法律层面上赋予“电子数据”独立于传统证据之外的法律地位,这应该说是立法与技术革新及社会进步相适应的产物、是刑事司法文明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立法的一大进步。但如何有效核实“电子数据”,使之能成为定案的根据,有效打击和预防犯罪,需要作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作为一名基层检察官,笔者认为要让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分析一个真实的案例出发,尝试将“公开盗窃”的问题予以提出,并在分析盗窃罪及抢夺罪的基础上阐述“公开盗窃”存在的合理性。  关键词:公开盗窃;盗窃罪;抢夺罪  翻看网上旧闻,“08年山东火车事故”发生后,有位乘客的腿被重物压住了动不了。在等待救援的间隙,某甲走过来将距该受伤乘客半米远的包裹拾起转身就走。受伤乘客大呼包裹是自己的,某甲回头挥挥手,欲扬长而去。后在众多群众的努力下,某甲被抓
期刊
一、集资诈骗罪的学理分析  (一)集资诈骗罪的历史沿革。集资诈骗行为在改革开放初期即以迅猛的态势发展,集资诈骗罪破坏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更确切说是破坏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  本罪在1979年刑法中没有规定,1995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其中第八条规定了集资诈骗罪,1997年新刑法予以采纳。学理上,有人将本罪罪名定为集资欺诈罪或非法集资诈骗罪,最高
期刊
摘 要:微博是互联网服务商提供的信息发布和交流平台,在该平台出现的网络侵权行为所侵害的客体具有广泛性,执法者对此类行为取证难度较大。我国现行网络侵权行为之规制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应当在立法上制定专门的网络侵权规制法规或条例,并且通过实行实名制完善审批制,采用先进技术来完善网络侵权行为的治理机制。  关键词:微博;网络侵权;法律规制;权益保障  一、 微博侵权行为的界定  微博,即MicroBlog,
期刊
一、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高某,男, 1956年7月27日出生,顺义区某度假村副总经理。被害人刘某,24岁,度假村前厅经理.案发当日,高某通知前厅经理刘某(女,24岁)一起陪客人吃饭。13时许,高某、刘某陪客人吃完饭,席间二人均饮用白酒。刘某因饮酒过量,通知前台开一房间休息。刘某到房间后,将衣服脱掉在床上休息。犯罪嫌疑人高某送走客人后也回到自己的宿舍休息。14时许,高某睡醒想起刘某喝多酒一事,从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