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嗜衣原体三种不同抗原的临床诊断价值评价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肺炎嗜衣原体3种重组抗原Cpn0146、Cpn0147及Cpn0308应用于肺炎嗜衣原体感染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构建pGEX6p-2/Cpn0146、Cpn0147、Cpn0308重组质粒,并诱导表达重组蛋白,采用间接ELISA法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分析其免疫原性及其免疫反应性.建立分别以3种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法,与肺炎嗜衣原体IgG商品诊断试剂盒平行检测183份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标本及32份沙眼衣原阳性患者血清标本,比较各方法检出准确性及阳性率.结果 GST-Cpn0146、Cpn0147、Cpn0308免疫兔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效价滴度分别达1:6 400、1:12 800和1:12 800以上;以3种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的ELISA法准确性分别为92.3%、94.5%、96.7%.各方法检测出阳性率结果显示,Cpn0146组的阳性率为38.8%(71/183)、与肺炎嗜衣原体IgG试剂盒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7,P<0.05);Cpn0147阳性率40.9%(75/183),与肺炎嗜衣原体IgG试剂盒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0,P<0.05);Cpn0308阳性率44.8%(75/183),与肺炎嗜衣原体IgG试剂盒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7,P>0.05).结论 Cpn0308在肺炎嗜衣原体感染血清学诊断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准确性(96.2%)和较高的阳性率(44.8%),可望用于进一步研制肺炎嗜衣原体诊断试剂盒。

其他文献
肿瘤血清标志在肿瘤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以往发现来自肿瘤细胞的多种分子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等已在肿瘤临床检验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它们在临床检验中的不理想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却限制了其在肿瘤诊断中的进一步应用[1].过去人们对肿瘤体液免疫,尤其肿瘤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反应知之甚少。
期刊
编辑同志:  近日,笔者拜读了贵刊2007年第12期"专论"栏目中毕波和吕元的文章,受益匪浅.针对定量检测系统的方法学性能验证的话题,这也是目前国内各实验室所关心的热点,一来实验室认可工作的需要,二来各实验室深入贯彻检验结果的互认,然而以上两者工作必然建立在本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溯源性上.此外,在2007年第2期中毕波和吕元在<定最检测方法学性能验证的系统设计>中就该方面问题具体如何操作做了详
期刊
国内外研究表明HBV基因型与病毒的感染途径、基因突变、疾病进程、抗病毒药物疗效有一定的关系[1-3]引,了解HBV基因型分布,追溯感染源对判断预后、监测抗病毒用药疗效、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根据全基因序列同源性>92%或S区基因序列同源性≥96%,HBV分为A~H 8个基因型,在亚洲主要是A~F[4],国内主要基因型为B和C型。
期刊
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嗜碱粒细胞在过敏反应炎症中担当重要角色,是炎症的发起者和传播者~[1].嗜碱粒细胞占外周血白细胞的小部分(<1%),提纯一定数量的嗜碱粒细胞就需要较多的血,这限制了对它的深入研究.产妇脐带血血量较多,可得到50-150 ml的量,而且脐带血尚未直接受到外界抗原刺激,是研究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理想标本.本研究比较流式细胞仪分选和免疫磁珠分选两种方法提纯产妇脐带血中嗜碱粒细胞的分选
期刊
HBV在我国以及整个亚洲地区有很高的感染率,根据WHO的统计,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曾感染过HBV,其中2%~5%为慢性感染.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是目前临床诊断、治疗、分析和判断HBV感染者病程及传染性的重要依据之一.临床上常采用ELIS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
期刊
病历摘要  患者女,53岁.主因全身乏力4个月,全身疼痛1个月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并进行性加重.1个月前首先出现双侧胸部疼痛,且逐渐出现四肢疼痛,曾就诊当地医院,X线胸片示左肋可见病理性骨折。
期刊
编辑同志:  编辑部转来的读者来信已经详阅,首先很感谢读者认真阅读拙文,并能提出一些问题,在此愿与同道共同探讨有关问题。
期刊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I(cTnI)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术后危险分层与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留取335例ACS患者胸痛症状发作6~10 h的PCI术前血标本.化学发光法测定cTnI,免疫法测定CRP,入选患者按cTnI(<0.1、0.1~0.5、>0.5 μg/L)和CRP(≤3、>3 mg/L)浓度进行分组.观察ACS患者PCI术后
B群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一种B溶血链球菌,分娩时经生殖道感染,可能导致婴儿败血症、脑膜炎或肺炎.据统计,GBS是美国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第1位死因.20世纪70年代病死率高达50%.1996年,美国CDC会同美国妇科和产科学会、儿科学会联合发布了围产期B群链球菌疾病的预防指南,并于2002年重新修订.该指南建议,普遍开展围产期GBS筛查,并治疗GBS携带者.
期刊
B7-1分子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以寡聚体形式表达于大多数APC表面,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及活化的T、B淋巴细胞~([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