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与研究

来源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aringr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在小学基础教学中就要充分重视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为将来打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其他文献
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品质,合理开发儿童非智力因素和获取众多信息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在数学课堂
合成了10个结构新颖的2-氯-5-亚甲基吡啶的硫脲化合物,用IR、1H NMR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在5 mg/L时对水稻幼苗根的促生长率都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一个成功的导入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在化学课堂上进行有效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并且结合教学案例
<正> 在各种飞行条件下,航空发动机工况的改变是靠供油量的改变来实现的。而供油量的改变则是由于改变了供油压力。当喷嘴面积和流量系数不变的条件下,向燃烧室的喷油量与喷
幼儿教学指的是对3~6岁学龄前幼儿所实施的教学。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是一个人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最初阶段,意义重大。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
本文对JJ6飞机的尾旋特性运用微分方程的分叉、突变理论作了分析和预测。并进行了时域动态响应计算。探讨其运动机理以及各操纵面在尾旋进入和改出中的作用。理论计算与试飞
合成了一系列2-[(2-氯吡啶)-4-基]--苯胺基-1,3,4-噻二唑类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和13C NMR确认。初步生物活性测定表明,合成化合物对某些真菌生长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如I-02
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标题化合物3a~j。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确证。生物试验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用淀粉凝胶电泳对中国3个不同地理区域的小菜蛾种群和台湾敏感品系的抗性水平及脂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生物测定显示3个小菜蛾种群对杀虫双均没有明显的抗性;对阿维菌素的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