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及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86例临床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zou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临床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86例,按照痉挛等级、病情严重程度等情况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一组43例。治疗组行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疗程。
  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者治愈率41.86%总有效率93.02%均高于传统针灸治疗的25.58%、83.72%,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针灸治疗。
  结论: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面肌痉挛穴位治疗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519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318-02
  面肌痉挛临床上表现为面部肌肉不受控制的抽搐[1],情况严重者可累及颈、肩部。阵发性抽搐程度不等,多从局部肌肉进行性推进至整个面部,常因过度疲倦、自主运动和精神压力过大等诱发或使病情加重,甚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本病常见于中年人,以女性为主。西医临床上多是对症采取治疗,效果欠佳。本文通过86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得出数据,显示通过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效果显著,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从2011年1月-2013年3月门诊病例中选取面肌痉挛患者86例,均符合面肌痉挛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患者30例,女患者56例,年龄在45-53岁之间,平均年龄(48±3.2)岁;案例中最短病程为5天,病程最长者达3年,平均病程(5±2.6)月。按照按照痉挛等级、病情严重程度等情况平均分为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针灸选穴:完骨、下关、地仓、承泣、合谷及阿是穴。针刺方法:一次选4-6个穴,按常规针刺方法操作,每穴需留针四十分钟。完骨穴位于耳后高骨即颞骨乳突处。西医临床上,行颅后窝血管减压术多在乳突处向背侧水平切开,该穴在治疗面肌痉挛上具有解剖学意义。完骨穴应采取小幅度直刺或平刺0.5-0.8寸,致面部出现放射性酸胀感,再加以小幅度的捻转提插手法2分钟后留针。承泣穴进针时应注意沿眶下缘进针,进针深度不得超过25mm,不宜提插以免造成眼眶内出血。下关穴可直刺0.5-1寸,但应注意留针时不可做张口动作。合谷穴行平补平泻法,直刺0.5-1寸。阿是穴多采用浮刺法,在痉挛最明显处进针向中心围刺,宜选用0.5寸的30号毫针。针灸治疗一疗程十次,每日一次。穴位治疗:在风池穴注入维生素B12。风池穴位于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的凹陷处。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5ml的注射器取维生素B12注射用0.5mg,刺入皮下组织,使针得气后回抽无血则可缓慢注入药液1ml左右,隔日一次,五次为一疗程。对照组:针灸选穴同治疗者,采取传统针刺方法。
  1.3疗效标准[2]。治愈为面部肌肉痉挛消失,痉挛等级为0级,1月内无复发;显效为面部肌肉痉挛频率幅度缩小、症状明显减轻,痉挛分级下降2级及以上;有效为面部肌肉痉挛频率幅度缩小、症状减轻,痉挛分级下降1级及以上;无效为面部肌肉痉挛明显减轻或加重,痉挛分级无变化或上升。
  1.4统计学方法。应用软件SPSS17.0对此次临床数据进行处理,总有效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面肌痉挛即半侧面肌阵发性挛缩,临床上多为无规则、程度不等的抽搐[3]。面肌痉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的面肌痉挛,多于静止状态下发生,数分钟后缓解,不受自控;继发性即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在做眨眼或抬眉等动作时发生。该病发病族群以中年人为主,尤以女性发病较多,病因尚不明确,也无特效药物。西医学研究显示血管硬化、静动脉畸形的压迫和骨质硬化是可能的病因。西医药物上多予镇静、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4];肉毒毒素封闭和微血管减压术为临床重症的主要治疗手段。
  在中医学领域,该病属“动证”、“痉证”、“风证”等范畴,其主要病因是肝风内动或血虚生风或风寒阻络上犯于头面部,气血运行不畅,导致面部经脉和局部肌肉产生异常运动。中医以镇肝熄风,通络止痉或养血育阴,熄风止痉或疏风通络,活血止痉为主要辨证论治原则[5]。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和针灸学临床治疗经验,本研究86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针灸治疗和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两种方式,结果显示:3个疗程后两种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存在差异(P<0.05),针灸配合穴位治疗效果优于传统针灸治疗。针灸治疗主要选取完骨、下关、地仓、承泣、合谷及阿是穴,以复合针法、综合疗法为主。穴位注射治疗的原理是利用药物本身的药理化学作用和药物滞留产生的针感,取得优于单纯针刺手法的临床效果。临床治疗多用维生素B12注射注入风池穴。风池穴善治风疾,又有平肝熄风,通经活络之功。维生素B12可以营养神经、濡润筋脉,有辅助恢复面神经功能的作用。中医辨证理论和西医解剖学、药理学理论的结合运用,能使面肌痉挛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综上所述,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有很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龚晓强,柳晓楠.口周四针治疗面肌痉挛116例[J].中国针灸,2010,30(3):249-250
  [2]王振林,陈日华.激发点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18例[J].光明中医,2010,25(11):2073.2074
  [3]刘建萌.针药结合治疗面肌痉挛25例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8):13
  [4]胡芳,刘春禹,陈春海等.浅针围刺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32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5):1963-1964
  [5]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电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及焦虑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焦虑情况及膀胱痉挛程度比较,观察组焦虑发生率及膀胱痉挛发生率明显对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对112例慢性盆腔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分析在住院期间的病历资料、护理资料等信息。对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经验,分析护理方法。  结果:治疗组中的56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治愈46例(占总数的82%),好转10例(占总数的18%),对照组治愈25例(占总数的45%),好
期刊
摘要:目的:对目标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9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两组患者康复训练中分别给予目标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阶段膝关节HSS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明显优于大于参考组(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在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的听诊器使用情况,并对其进行相关的分析。  方法:对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室15名护理人员的使用听诊器的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护理人员的听诊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教育,临床中医生与高年资护士指导占有比较少的一部分,工作之后获得听诊知识的较少;听诊器使用情况效率偏低,普遍不够重视。  结论:听诊,作为医护人员,是其检查和诊断的基本技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临床治疗不寐疗效。  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舒乐安定片,2mg/次,1次/d,入睡前30min口服。治疗组60例中医口服中药、针灸及心理、气功及推拿治疗。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  结果:治疗组痊愈37例,显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药理作用。  方法:本次临床观察选择100例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性治疗,实验组同时接受黄芪注射液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所有不稳定型心绞痛观察对象均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施行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  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且其健康知识掌握度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按照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来进行护理。具体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就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抑郁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讨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康妇消炎栓应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与价值。  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妇科慢性盆腔炎患者50例。随机分组分为A、B两组。A组25例患者使用康妇消炎栓单独进行治疗。B组25例患者联合使用康妇消炎栓。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及两个月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一个月后总有效率比较显示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A组84.0%;治疗两个月后总有效率比较显示B组治
期刊
摘要:目的:为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从护理真实、客观、科学、及时的记录,真实反映患者安全就医全过程。  方法:通过对2013年架上病历的检查,对所查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原因采取相应对策。针对问题及原因,反馈给科室,组织护士对所发生缺陷及原因进行认识。通过学习,提高护士素质,强化护士法制观念;并要求护士熟练地掌握规范地书写护理文书的要求;加强护理文书书写检查,进行质量控制。  结果:有效地提高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