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努力实现陕西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来源 :陕西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feng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 ,也是林业大有作为的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林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正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省地处黄河中游、长江上中游地区 ,属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九五”期间 ,我省以“三北”、“长防”、“黄防”、“治沙”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龙头 ,努力扩大森林面积 ,累计完成造林面积 180万 hm2 (2 695万亩 ) ,完成封山 (沙 )育林12 4万 hm2 (1862万亩 )。目前
其他文献
通过12年的火炬松种源试验研究表明,火炬松种源生长性状差异极其显著,12年生平均树高、胸径和树高中央直径分别比对照马尾松大40.2%、78.8%和103%.千粒重与地理位置基本无相
通过对渭北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最大林木的树干解析和年轮分析,描述了林分两株最大林木的树高、直径和材积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好"立地条件下生长的油松林分最大林木高生长优
采用人工供水的方法,研究了水分条件对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油松、侧柏、刺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水促进了树木的生长,油松在1.0倍处理时,树高、胸径、材积增加最大;侧
金露梅灌木林是青海最大的灌木林区之一。目前对金露梅叶片的研究仅限于解剖结构、灌丛地上部分生物量和黄酮类物质的研究,对青海野生金露梅叶成分整体研究较少。2005年7月在
PGPR接种剂和腐殖酸型肥料对于黄土高原的造林成活率和经济林木的产量都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它具有防病、促进生长、增产、改良土壤等多种作用,植物表面吸收后,根际分泌物对土
对陕北北部植被指数增幅进行分析,本文利用1998~2004年NOAA卫星遥感资料,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方法,发现陕北植被指数增幅在50%~200%之间,其中吴旗增幅最大。通过对延安北部及榆林市年降水量资料分析,得出植被指数增加不是由于降水变化引起的,是退耕还林草工程已初见成效。对吴旗县降水量和径流量进行时间序列相关分析、典型年对比分析,表明该县植被变化对年径流通量产生了影响,年径流量和泥沙量减小近一
本研究用单株系材料对盾叶薯蓣栽培年限、生长发育时期的根状茎皂素含量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盾叶薯蓣栽培2年后皂素含量较高;在生长发育期间,以10~12月和翌年的1~4月皂
山茱萸嫁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型嵌芽接(所削芽片宽0.5 cm,长2.5~3.0 cm)成活率最高,可达80.7%,全芽绑扎方法能够明显提高嫁接成活率.嫁接时接穗和砧木的粗度最佳范围0.4~0.
对假百合属植物太白米茎叶、大鳞茎、小鳞茎3部分做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显示含有生物碱、皂甙、强心甙、黄酮、酚性成分、挥发油、甾体及萜类、糖类、有机酸、氨基酸等物质 ,但
本文以啮齿动物生物生理生化特异性为突破口,研制出了以酶性凝结剂和高分子硅类为主要成分的安全型无毒成品药剂的主剂,其作用机理是依靠酶性凝结剂和高分子硅类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