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学课中的教学变化艺术应用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f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变化艺术是教师的一种个人才华的体现。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变化艺术体现在教态中,体现在媒体的综台运用中,更具体的体现在课堂应变过程中,是教师教学智慧机智的体现。
  [关键词]变化艺术 应变能力 教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O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1-0089-01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地把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对吸收和处理信息.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优质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学中的变化是指教师变换点包传递的方式或改变教学活动的形式等手段进行教学的行为。可以说,化学教师的教学艺术很大程度体现在其教学变化中。
  一、化学教学中变化的主要类型
  1、教态的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态变化是语言、表情与动作变化的综合。变化可使课堂更加生动,对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有明显的效果…。例如,在做亚铁盐制氢氧化亚铁实验时,教师先用神秘的语气配以简单的动作叙述道:“盛碱液管要细长,捅入盐液莫慌张,屏气缓滴不摇荡,白色沉淀呈絮状,倘若固执不照办.反应就给你颜色看”。在“颜色看”三字上放慢速度,且停顿片刻,给人一种类
  似警告的威严。接着按常规操作,在管口上方滴下碱液。当学生看到试管里产生白色沉淀即刻转绿,最终变成红褐色,全都惊奇不已,寻思之余.又为“反应就给你颜色看”双重含意的领会而眉开眼笑。通过声情井茂的讲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有利于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2、教学媒体的变化
  (1)视觉的变化。化学教学中视觉媒体是多种多样的,有实物、板书、挂图、模型、投影片、幻灯片、录像片、演示实验、计算机教学软件等。视觉通道是各种感官中效率最高的,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变换运用视觉媒体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讲化学键时,好多同学弄不懂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形成,就可以以水分子和氯气分子为例做了两个“FLASH”,并配有音乐和解说.使学生在生动的视觉变化中掌握了难点。(2)听觉的变化。听
  觉通道传递信息的效率虽不如视觉高,但学生不易疲劳,且能为学生展开想象留下余地。在化学课上,有些聽觉变化可以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例:点燃氢气前为什么必须验纯度?
  演示1 点燃纯净的氢气,氢气安静燃烧。
  演示2收集一试管纯净氢气,将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可听到“扑”的一声。
  演示3试管中是不纯的氢气,将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听到尖锐的爆呜声。
  演示4氢气与空气点燃爆炸的实验,可听到发生爆炸的巨大响声。
  然后教师再解释上述现象,尤其是爆炸的原因。几次点燃气体的不同响声,无疑会给学生留下极深的印象。
  3、教学形式的变化
  在课堂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者之问存在着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的形式又是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有教师与全体学生、教师与个别学生、学生与教学内容、学生与学生等相互作用的形式。相互作用的变化即教学形式的变化,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比较苯酚与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可按以下几步进行:(1)教师提问:“乙醇分子有羟基,它是否显酸性?”学生回答后再提L}』问题:“苯酚分子中也有羟基,它是否显酸性?怎样用实验证明?”学生经考虑,提出可用指示剂或与碱的反应来检验。(2)学生实验。学生动手做:①少量苯酚晶体加少量冷水再加热,用篮色石蕊试纸检验:②向苯酚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3)学生讨论,分析现象。(4)教师演示: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5)学生小结,教师整理结论。
  二、化学课堂教学的应变艺术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教师在课前预料不到或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面对这些情况.化学教师的应变能力对教学效果有着很大影响。从教与学的过程看,上课时的偶发情况大致有以下三种。
  l、出现了教师没有估计到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听课困难。这往往是由于教师在课前所做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符,教师要在短时间内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例:电子云的概念就非常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不妨创设一个宏观的情境--有一朵很香的小花,吸引了一只蜜蜂围绕着香花嗡嗡地飞。
  教师提问:这只蜜蜂嘲绕花飞时,有固定的轨迹吗?学生判断:没有。再提问:假设这只蜜蜂飞的速度非常快,以至我们看不清它的样子,这情景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印象?学生经思考后回答:好像一团云雾笼罩在花的周围。
  教师描述:再假设用一台高速照像机给这只蜜蜂拍拍照拍了1000张照片后,重叠起来.就得到一个统计性的图像,相当于电子云的平面图。 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提问:在这里花朵比喻了什么?学生答:原子核。再提问:小蜜蜂比喻了什么?又答:核外电子。
  上面的比喻虽然不太贴切,但确实能帮助学生理解电子云和原子的概念模型。经过这样的应变处理,大部分学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教师的应变起到了化难为易的作用,显示出教学的艺术性。
  2、学生在课上提出了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可采取激励加引导的方式,首先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敢提问的主动学习的精神,再进行分析,给学生以满意的回答…。
  例:在化学“糖类”的实验课上,有一个学生用葡萄糖做完实验后,自己又用果糖与银氨溶液反应,结果也出现了银镜。他就问老师:“果糖分子中不含醛基,为什么也能发生银镜反应?果糖也有还原性吗?”
  对于这种突然提出又是超教材内容的问题,教师在肯定了学生的钻研精神,并指出实验做得也很好之后,对实验现象做简单的分析:“果糖能够发生银镜反应,这是因为在碱性溶液中(银氨溶液是碱性的),果糖和葡萄糖可以相互转化,溶液中存在的实际上是果耱和葡萄糖的平衡混合物,葡萄糖能与银氩溶液发生反应。根据勒沙特列原理:由于平衡混合物中葡萄糖被消耗,就会有果糖再转化为葡萄檐,再与银氨溶液反应,致使反应比较完全,产生银镜。”教师再进一步激励学生:“对这个问题要从分子结构上加以分析。”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满意的解答,而且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学习会更加主动,更乐于钻研。
  如果教师对问题不能立即做出解答,在肯定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还要向学生说明,对问题还要仔细思考.查阅一些资料,才能得到比较确切的答案,学生也会从老师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中受到教育。
  3、教师在授课中出现了失误(这往往是由于疏忽或课前准备不充分造成的),教师首先应当态度诚恳、实事求是地说明或分析失误的原因,并“借题发挥”用巧妙的方法补救。
  例:一位教师演示“氨的喷泉实验”,学生和听课者都全神贯注等待喷泉的产生,谁知怎么也喷不出来。难道这一堂课就这样砸了?这位老师没有慌张,他从容的说:“这次喷泉实验没有成功.我们再进行第二次实验。”他接着用另一瓶氨气重复上述操作,终于形成了美丽的红色喷泉。学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接着教师又组织学生分析:第一次操作不能形成喷泉的原因在哪里?要使喷泉实验成功,特别要注意哪几个操作?讨论非常热烈,效果也很好。
  教师重做实验,学生们看到说明反应实质的现象都很兴奋,通过这样处理,学生不仅对老师的坦诚感到饮佩,而且还接受了科学的教育。
  在教学中有时还会出现教师有失误但在当堂课上来不及补救的情况,教师在课下要认真分析原因.在以后的课上加以补救.切忌不了了之。应当看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教学的灵活应变并不矛盾,而恰恰是灵活应变的基础.这也正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特征:教师的课堂变化艺术是教帅教学素养的重要体现。这种素养的形成是建立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基础之上的.有了以上的基础.才能沉着应对并做到判断准确、反应迅速、处理巧妙,使课堂处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之中.这正是教学艺术达到较高水平的体现。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根据防雷接地施工项目的工程特点、结构形式、工艺要求、等方面,对接地施工的技术准备、材料准备、施工机具准备、施工工艺以及质量保重措施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对防雷接地施工总结一套科学而有效的组织管理办法。  [关键词]施工组织 接地 屏蔽 等电位连接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1-0078-02  1 施工准备及施工部署  1.1
期刊
[摘 要]工程造价纠纷产生的几个原因和特点,正确采用国家定额及费用标准是工程造价鉴定的基本要点,案例;兼谈司法鉴定活动的统一与规范问题。  [关键词]国家定额、费用标准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1-0063-01  一、工程造价纠纷产生的几个原因和特点  工程造价纠纷产生的原因和特点是复杂多样的,但其中占比例较大的却不外乎以下几种: 
期刊
[摘 要]混凝土裂缝是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在修补裂缝之前,综合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后,再采取相应的处理技术。  [关键词]裂缝 温度 张拉 修补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1-0081-01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结材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其
期刊
[摘 要]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并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简单探讨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途径。  [关键词]沥青路面 施工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1-0082-01  1、做好施工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内容既包括制定质量目标体系、实施规则、技术要求等预先策划,也包括原材料质量认定、质量检测、中间交换、施工工艺流程审定、质量
期刊
[摘 要]凭借正在建设和规划中的众多高层大厦,中国当之无愧的成为全球高层建筑最大的发展市场。由于高层建筑的投入相对于多层大,且施工周期长,混凝土浇筑量大,工程质量及安全等方面有它的特殊性,笔者从进一步加强质量及确保安全出发,结合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 强度控制 三线控制 裂缝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
期刊
[摘 要]节水灌溉是节约用水的重点,在一个区域内如何选择最佳的节水灌溉方式,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关键问题,通过技术适宜性及选择,优选出最佳适宜水灌溉方式,为在一个区域内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节水灌溉;方式;方法;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1-0087-01  节水灌溉是今后农业发展方向,由于节水灌溉的方式很多,
期刊
[摘 要]路基承载能力是公路载重的基础,并直接影响着路面的平整度与耐久性。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1-0072-01  路基承载能力是公路载重的基础,并直接影响着路面的平整度与耐久性。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公路路基施工质量,保障公路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期刊
[摘 要]混凝土裂缝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温度和收缩两种裂缝问题进行了简单探讨,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 温度裂缝 收缩裂缝 原因 防治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1-0088-01  1、前言  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使混凝土呈现出
期刊
[摘 要]暖通工程在整个建筑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暖通安装工程的施工,联系工程实际做好施工计划,并依据现行规范、设计要求等进行全过程管理控制。以更低的成本、更精湛的工艺进行施工。努力改进暖通工程的质量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本文探讨了暖通空调工程的施工管理。  [关键词]暖通空调;工程;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
期刊
[摘 要]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内容,L_T-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质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后浇带施工的技术要点进行探讨。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减少因为施工技术问题影响工程质量,对施工方和建设单位造成损失。  [关键词]房屋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F4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