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校园内“无纸化办公”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j2002_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学校网站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为师生构建一个绿色、和谐、学习型的校园网络环境,为学校办公、信息交流和通讯架构平台,使学校逐步跨入电子化、无纸化办公阶段。
  关键词:(1)ASP(Active Server Pages):是一种未经编译的,开放的应用软件,它使用户能够利用HTML和
  ActiveX强有力的功能创建的功能强大的、与平台无关的Web应用系统。(2)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同各种数据库建立联系,进行沟通。按照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的规定,SQL被作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语言。SQL语句可以用来执行各种各样的操作,例如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等。(3)VOD(Video On Demand):视频点播系统,它是一种可以按用户需要点播节目的交互式视频系统,或者更广义一点讲,它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交互式信息服务。(4)下载(Download):从远程计算机取回文件的过程。(5)RSS:是站点用来和其它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也叫聚合内容),通常被用于新闻和其他按顺序排列的网站,例如Blog。网络用户可以在客户端借助于支持RSS的工具软件,在不打开网站内容页面的情况下阅读支持RSS输出的网站内容。
  
  校园信息网络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标志之一,建设校园网已成为面向21世纪教育工作新的重要内容。我校是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高级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从2002年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校园网,并且以校园网为依托,使学校网站服务于师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校园逐步跨入电子化,校园内实现“无纸化办公”。
  
  一、明确目标,搞好模块设计。
  
  在本校网站建设之初,我们参考了国内一些高级中学的网站建设现状后,认识到要构建一个成功的网站,其应用性、统一性、完整性、扩展性、及时性非常重要。所以在网站建设初期必须作好规划。学校网站与商业网站的目标人群不一样,学校建网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学,让教师用,让家长(包括相當部分的社会人群)看。面向学生家庭开放、面向社会开放,促进社会与学校的交流和沟通。从宣传效果而言,通过交互网页的新媒介手段,学校也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在模块设置方面,我们参考了许多学校网站,但在具体内容设置时,从符合本校特点、为师生应用服务出发。我校网站分为五大模块,分别为:
  1.信息发布模块。包含16个部分(学校内网、教育技术处、校长办公室、高中部副校长、高中教务处、高中德育处、初中部副校长、初中教务处、初中德育处、科研处、人事劳资、政工、团委、工会、总务、保卫)主要用于学校各部室的信息分类发布。
  2.辅助教学模块。如网络办公、资源中心(含校下载中心、论文中心、图片中心、网校资源等)、视听中心、教师个人主页等,主要服务于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及教师的教学。例如我校高级语文教师杨春和老师创建了“三柳轩”关于语文方面的个人网站,学生有关语文方面的问题可以在网上直接与老师进行交流,为学生提供了问题交流的平台;年青教师姬恩泽老师创建了“乱顿馆”关于个人爱好方面个人网站,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音乐教师孙莫日基夫老师创建了“风铃助力”音乐网站,对一些在音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很有帮助,辅助学生。
  3.对外交流模块。如“学校论坛(BBS)”、“留言板”、“友情链接”、“Blog”等,这些模块的建立使我们能更好地和外界进行交流。在“学校论坛”中,学生可以在上面对热门话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留言板”可以促进学生与老师的情感交流,让老师走进学生的天地,了解现代学生的情感世界。RSS(聚合内容)实现网站与网站之间资源共享。
  4.专题栏目。如“学校概况”、“辉煌成绩”、“招生信息”、“招聘信息”,“通辽铁路中学信息”、“日常工作”栏目等,其中“通辽实验中学信息”栏目是为了整合网络资源,为教师更好地认识新课程服务。在进行功能模块的开发时,为便于维护和管理,用微软的ASP(Active Server Pages)与Access结合来编写程序,Access本身集成在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中,使用方便,而且可以方便地升级为Microsoft SQL Server。如“学校快讯”栏目,校领导和各科室部门的新闻、通知、公告通过网络发布到学校网站上,既增加了对外的宣传,教职工又能即时接收,保证了政令畅通,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学校办公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校内文件、工作计划等均可公开查询,增强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学校网站正向助教、助学、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发展。
  5.VOD点播系统。为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我校自编、自录宣传片《与时俱进,创办名校》,将它放到VOD点播中,只要登录到“通辽实验中学”网站上,打开VOD点播系统就能看到、了解到通辽实验中学从“软件”到“硬件”各方面情况。
  
  二、全员参与,加强资源建设。
  
  网站仅仅是信息的形式,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才是信息化的内容与实质,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比校园网站本身的建设更重要也更困难。建设好教育教学资源库是一项覆盖面广、内容多、时间长而又很复杂的工作。因此,网络资源的建设必须打破只依靠少数技术骨干以及孤立、封闭发展的状态,学校各部门、教师全员参与。发动全体教师为校园网站提供教学设计、教学参考、教改体会、学法指导等,并鼓励教师通过互联网,选择适合本校师生的资源进行下载和重新组织,再上传,为全校提供更多的、有效的资源。学校还组织对网络的使用者——教师进行培训,将教师推上现代教育的第一线。在2003、2004年教育技术处举办了“第四届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的计算机培训班,全校教职工利用课余时间系统学习了操作系统、常用软件(Word、Excel、Frontpage、Flash、Photoshop等)。如今,教师们已经能熟练地通过校园网搜索、下载所需资料,利用校园网这个平台进行教学资源的交流并将自己的课改论文及心得上传到网上。四年来,累计上传各类教学资源400余件。现在,每位老师都能积极提供自己掌握的教学资源,并且都认为同行们乐意使用自己提供的教学资源是对自己工作及教学能力的一种认可。并且我校网站在2007年通辽市教育局举办的全市67个单位参加的网站比赛中获一等奖。
  
  三、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作用。
  
  (1)开展互动式学习。我校网站在“师德师风建设年开展的系列活动”中开设了师德师风栏目,教师可随时下载相关学习资料,通过资源共享、相互交流,深化了认识。如本学期开学初,我校就开展了“师德师风”的网上征文活动,现今,已有许多老师撰写了对师德师风很有见地的文章,部分已发布到网上。
  (2)利用网站,实施送教下乡计划。我校作为市内师资实力最强的高级中学,每年都要和农村中学结对子,派教师送教下乡。但由于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大面积地送教下乡。如今我们可以把名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等,通过我校网站的VOD点播系统进行传播,并组织农村中学的教师到我校进行参观学习,从而达到了更快及更广的宣传效果。例如我校初中数学组的王朋老师带着自己的优质课到各旗县作示范课,受到了兄弟学校及老师的欢迎。
  (3)积极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环境。学生对计算机充满了好奇,网络对他们更是充满了诱惑。消除学生对网络的神秘感,引导他们健康地上网,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掌握使用网络的技能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我校通过信息技术课教学、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网络教室以及组织高一、高二年级的网页制作兴趣小组、开展网页制作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使用网络的技能,创设了学校自己的网络主流文化。通过提倡班级主页的创建和学生个人主页的制作活动,还增强了同学们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校园网还给了同学们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任何一个学生都可通过校园网打开相应的学科教学网站,进行自主学习,
  并可将问题通过留言板、电子邮件、论坛等形式反馈给教师。同学们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沟通并积极参与学校网站的建设,真正构建了一个绿色、和谐、学习型的校园网络环境。
  
  四、联系纽带,招收优质学苗;招聘优秀教师。
  
  由于我校网站在建设之初就以服务师生应用为宗旨,所以很快就赢得了广大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欢迎,并受到上级有关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在今年市电教管举办的教育系统网站评比中获“最佳网站”称号。在我校招聘优秀高级教师方面,学校网站起到了联系纽带的作用。许多各省市想应聘的优秀教师是通过我校的网站了解到我校的优越条件,才来我校应聘的。为我校吸纳优秀人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招收学生方面,每学年开学都有学生家长打电话询问我校招生情况,甚至有不少家长不惜家远将孩子送到我校学习。新版网站建立一年多,访问量已达160000余人次,并且不时有兄弟学校前来交流网站的设计与制作经验。同时,基于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研究也在我校顺利展开。校园网资源环境的建设,为学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适宜于自觉、自主学习的环境,而且为学生创造了全面发展、个性化学习的最佳条件。利用学校网站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为师生架构起一个全新的工作、生活、学习的平台。
  在新形势下,还有许多问题要面对,我们要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网络,采用先进的管理软件,规范学校的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利用计算机存储量大、处理快速的特点,在减轻学校管理者工作量的同时,因为学校的决策提供更加准确、丰富的信息。因为学校办公、信息交流和通讯方面有了合适的管理平台,从而使学校逐步跨入“电子化”,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阶段。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探索。
其他文献
[摘 要]城市社区服务供给是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社区服务多元化的迫切需求与社区服务升级的多重挑战所形成的矛盾日益凸显,这就需要基层政府不断在顶层设计与自身创新之间寻求解决之道。杭州市上城区政府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创新整合多方资源以及通过激活社会活力提升社会参与能力,凭借这两大体系的相互作用,有效解决了城市社区服务供给的难题,促进了社区服务体系的良性发展,同
摘 要:中国广告行业经过近二十年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为社会培养、输出人才的高校,广告设计教育开展得如何呢?本文试图从艺术类院校广告设计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其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并借鉴国外广告设计教育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广告设计教育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广告设计 教育 革新思维 教育模式    一、概况    中国的广告行业经过近二十年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摘 要:白嘉轩是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的主人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白嘉轩,是传统文化的化身,承载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性在他身上得以体现。  关键词:《白鹿原》白嘉轩 传统文化 矛盾性    白嘉轩是陈忠实在《白鹿原》中为我们塑造的一个崭新的艺术形象,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他对于儒家倡导的立身之道及“仁义”思想情有独钟,同时几千年的宗法文化对他又有颇深的影响。他身上不乏优
摘要: 坐标变换是解析几何中一个有用的工具。任何一个二次方程,经过坐标轴适当的平移和旋转,都可以化成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或它们的特殊情形)。但方程化简十分烦琐 ,利用极坐标系可以使问题的解决得到很大的简化。  关键词: 数学 坐标变换 极坐标    首先介绍两个基本知识  1.极轴的旋转  如果极点的位置、长度单位和角度的正方向都不改变,而极轴绕极点旋转一个角度,这种坐标系的变换叫极轴的旋转。  
摘 要: Daniel Gile于七十年代末提出了译员精力分配模式,认为同传是一个三种精力交织、共存的配合过程:听力理解精力、记忆精力和组织译语的精力,即:同传=听力分析 翻译 记忆 协调。这一模式揭示了同传的本质,既为同传技巧提供了理论基础,又为我们探讨影响同传质量的诸因素并对症下药提高传译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将在Gile的同声传译精力分配模式的启示下探讨影响传译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及对策:听
摘要:文化因素是翻译中一个难以忽略的障碍。为了克服这个障碍主要有归化和异化两种手法。本文以《老残游记》中的名篇《明湖居听书》为例,分析几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障碍和应对策略。异化能更好地保留中文的语言特点,有利于西方读者拓宽视野,吸收新鲜文化成分,同时也有助于中华文化时外传播:归化则便于英文读者理解,快速赢得他们的认同。二者互为补充,一味地推崇异化或者归化都不利于文化交流。  关键词:归化 异化 文
[摘 要]从农户的视角,在对国家扶贫开发的集中连片困难地区——江西罗霄山区样本农户满意度和需求度的问卷调查及访谈数据统计基础上,通过构建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和需求度矩阵模型,对农村公共服务政府供给优先次序深入地分析,并得出结果。建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为农民提供所需要的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根本要义。  [关键词]集中连片困难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优先次序  [中图分类号]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首先要突出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在教学中,笔者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角度,努力尝试运用“问题教学法”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让“问题”从学生中来,最终再回到学生中去解决。让学生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其学习负有主要责任,而教师则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资源”、学生学习
摘 要:本文对黄自与青主两位大师在探索运用中西音乐的结合来发展我国民族音乐方面做了对比介绍,并对他们的代表作品作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 西方音乐 中西合璧 民族音乐    在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我国音乐界出现了两位重要的音乐家:黄自与青主。他们立足于发扬中国民族音乐,运用西方先进的音乐技巧、音乐形式来改进中国落后的音乐文化,使西方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相融合,促进了当时我国音乐的发展。这
摘 要:新课改语文阅读教学倡导研究性学习,但在其具体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学中把探究活动变成以新方式呈现的灌输教学;课堂中夸奖、表扬毫无目的,失去其应有的激励作用;自主学习成了纯自由的放羊式的教学;合作学习成了一种完全意义的形式;空洞而漫无边际的探究内容导致探究价值的贬损。为此,笔者建议遵循以下一些基本过程:坚定地明确阅读目标,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感知文本,提出合适的探究问题,